持续亏损的汽车业务又一位核心人员宣布离职。
日前,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事业部(以下简称“BU”)智能驾驶产品部首席架构师陈亦伦宣布已经离职,转投清华大学智能产业研究院(AIR),任智能机器人方向首席专家。
资料显示,陈亦伦本科及硕士毕业于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博士毕业于美国密西根大学电子工程系。在入职华为以前,曾担任大疆首席工程师。2018年,陈亦伦加入华为,担任自动驾驶部门首席科学家,负责感知技术,主导华为第一代自动驾驶系统的全栈研发从0到1的研发,是华为BU业务的元老。
陈亦伦的离职,是华为年内第三位宣布从华为智能汽车BU离职的核心人员。今年1月底,原华为智能驾驶总裁苏箐离职;4月,原华为智能汽车BU智能车控产品部总经理蔡建永“跳槽”宁德时代,担任CTC电池底盘一体化业务负责人。
而在去年,华为BU人员变动更频繁。据观察者网不完全统计,华为BU部门先后有5人离职。原华为自动驾驶团队创始人、自动驾驶研发部部长陈奇出任极氪汽车任自动驾驶副总裁一职;原华为智能汽车BU首席功能安全专家佘晓丽赴任蔚来算法研究的内部专家;原华为智能驾驶产品部项目群总监张晓洪也已任职蔚来汽车高级产品经理;原华为自动驾驶首席运营官姜军、原华为融合传感负责人彭学明也相继离职,但去向不明。
除了人事调整, 华为BU团队内部也经历数次调整。2019年,华为成立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隶属于ICT管理委员会;2020年,任正非签发组织调整文件,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划到消费者BG(现更名终端BG),王军担任CEO;2021年,华为终端BG CEO余承东兼任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CEO一职。
核心人员流失以及组织架构变动,其背后是华为BU项目持续亏损。近日,华为终端BG CEO余承东在第17届中国汽车蓝皮书论坛上直言,“在汽车业务上华为一年花掉十几亿美元,间接投入超过1万人,这是华为唯一亏损的业务。”据余承东透露,华为在汽车业务直接投入7000人,间接投入超过1万人,“这个领域是很烧钱的游戏,是亏损的生意”。
其实,不只是华为智能驾驶团队人员频繁流失。随着越多越多玩家涌入智能驾驶赛道,主机厂同样面临频繁人才流失的烦恼。今年4月,蔚来自动驾驶助理副总裁(AVP)章健勇离任,结束其在蔚来7年的职业生涯。今年2月,理想汽车CTO王凯离职,理想汽车总工程师马东辉将负责智能汽车相关技术的研发工作。
有分析认为,人员频繁变动原因在于高级别辅助驾驶还只能停留在测试阶段,受法律法规、道路条件、数据独立、技术限制以及成本等因素影响,短期内自动驾驶难以快速实现商业化落地。但智能驾驶现阶段又是一个非常烧钱的业务,厂商显然不愿意大量投入产出却很低。
不过,好消息是,已有地方政府在法规上逐步放开对自动驾驶的管控。7月5日,据深圳人大网信息显示,《深圳经济特区智能网联汽车管理条例》(以下称《条例》)获深圳市七届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表决通过,放开L3级别车辆上路管控,该法律自2022年8月1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