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宁愿摆摊也不想上班?有人过得比 996 还累

观点
2022
08/11
22:41
亚设网
分享

后备箱掀起,白底红字的布横幅悬挂出来,缠绕其上的几根串联小灯泡散发暖色,麦兜搬出桌子、折叠椅、桶装原材料,放置好充当菜单的荧光黑板,今晚的柠檬茶摊位就要开张了。

从今年 6 月中旬开始,来自佛山的麦兜和几位朋友在晚上 8 点半出摊卖柠檬茶,除雷雨天气,基本每周只休一天,汽车的后备箱就是她们的驻地。

像麦兜这样的年轻人还有很多。摆摊之于他们,是退而求其次,还是意味着更多的可能性?

与年轻人为邻

「后备箱集市」(Car Boot Sale)起源于欧美,是乡村文化的一部分,人们将衣服鞋帽、日用杂物、书籍光碟等放在后备箱,相聚集市买卖和交换闲置物品,盈利倒不是最重要的。

而对于后备箱摆摊的麦兜,赚钱在第一顺位。她白天有工作,摆摊牺牲了睡眠时间,每天两点睡七点起,「赚的是辛苦钱」。

麦兜摆摊的地方环境好,离厕所近,不收停车费,晚上散步的人不少,20-40 岁的中青年占其中的大多数,也是柠檬茶摊位的主要顾客。

年轻人宁愿摆摊也不想上班?有人过得比 996 还累

▲ 柠檬茶是后备箱摆摊热门.

押中了目标人群,但收入并不稳定,麦兜的营业额在三四百到一千五之间浮动。

摆摊这一职业尤其靠天吃饭,想要地利人和的,自然不止麦兜一个。

麦兜在附近认识了很多同样卖柠檬茶的年轻人,他们默契地保持距离,偶尔互相借借冰块和杯子。周围还有卖泡面、烧烤和牛肉丸的年轻人,算是友好的互补关系,麦兜饿了也会帮衬。

在小红书上搜索「摆摊」,可以查找到 182+ 万篇笔记,各种年轻人摆摊经历藏匿其中。

年轻人宁愿摆摊也不想上班?有人过得比 996 还累

▲ 图片来自:中新社

三明治、咖啡、鸡尾酒、柠檬茶…… 都市丽人的早 coffee 晚 alcohol,在这里就能实现。去年 12 月,上海、广州、杭州、成都等多地掀起「热红酒摆摊潮」,只需备齐红酒、水果、香料、锅、电磁炉,便可以出摊了。

年轻人宁愿摆摊也不想上班?有人过得比 996 还累

▲ 图片来自:咖门

当然,还有烤肠、小龙虾、无骨鸡爪等老少咸宜的小吃,以及凉粉、捞面、椰奶冻、绿豆汤等应季节而生的食物,主打夜宵场景,覆盖最广泛的人群。

年轻人宁愿摆摊也不想上班?有人过得比 996 还累

▲ 图片来自:upbeat media

餐饮之外,少不了鲜花、饰品、潮玩、拍立得、各式手工。凭借创意取胜,成了一件十分必要的事。

摊位的形态也有了不同,除了天桥、地铁口常见的「以地为席」,后备箱摆摊日渐流行。根据百度指数,「后备箱」的搜索指数从今年 4 月开始涨幅明显。

麦兜属于「游牧式」,把个人的后备箱当驻点,大致范围框定,具体在哪要看天气和城管的意思。最近城管抓得严,很多老顾客帮着找位置,麦兜每天能收到好几个定位。

与「游牧」相对的是「聚落」,最典型的是后备箱集市,他们不出「野摊」,往往与正规商场合作,每周活动时间不定,根据流量、性质的不同收取摊位费,一般 100-500 元/天不等。

年轻人宁愿摆摊也不想上班?有人过得比 996 还累

▲ 图片来自:中新浙里

后备箱集市在北京、南京、昆明、保定、济南、武汉、成都等地生长起来。市集的位置,同样与年轻人的生活方式紧密相关。

今年端午假期,南京夫子庙步行街引入后备箱文化集市,假期日均客流量较五一期间增加 85.4%;INSO 汽车后备箱集市位于斯普瑞斯奥特莱斯广场,是北京最大的后备箱集市。

年轻人的生活在哪里,他们便在哪里。有的是赚快钱,有的是放长线。「塔门」曾报道,一些摊主去集市摆摊,就是为开店探路,与顾客面对面,摸索初创品牌和产品的问题。

让摆摊变得更好一点

年轻人支起的摊子,和街边手抓饼、烤冷面等餐车不太一样。

所谓产品为王,产品创新自然是首要的。

南京的阿涵还是学生,她学了几个月的烘焙,在课余出摊卖曲奇、蛋糕、牛奶麻薯等甜品。几款饼干借鉴了小红书的达人,卖相出众,以安佳黄油、新良低筋面粉为原料,定价比附近的实体店便宜,非常受学校和广场附近的小朋友欢迎。如果全卖完了,差不多可以赚收入的一半。

年轻人宁愿摆摊也不想上班?有人过得比 996 还累

▲ 阿涵的甜品摊. 图片来自:小红书@阿涵甜品.

成都的小得,今年 3 月从教培行业裸辞,没有想好转行要做什么,决定多尝试没接触过的事物,4 月底开始摆摊卖三明治。开张第一天,小得 5 点就起床了。

选择卖三明治,是因为小得自己就爱吃、爱研究三明治。她也观察到,快节奏的年轻人早餐更愿意选择便捷的面包。小得没有「拜师」,通过网上学习和不断试验研制出自己的配方,以全麦面包打底,招牌口味加入了鲍师傅同款海苔肉松,价格便宜,销售量也是最好的。

年轻人宁愿摆摊也不想上班?有人过得比 996 还累

▲ 小得的三明治摊. 图片来自:小红书@爱吃火锅哦哦哦哦

「将摆摊当成上班对待」的小得,一天出摊两次,早上面向上班族,晚上针对放学的高中生,她的摊位保持着和他们一样做五休二的节奏,每天营业额 600 多元。

在七夕、520、情人节掐点卖鲜花的年轻人,和地铁口箩筐卖花的大爷进货区别并不大,但他们用 PVC 手提袋、灯串、贴纸、卡片等廉价又好看的装饰,将鲜花包装起来,一晚净赚几百。

为了与产品相称,摊位需要好看的门面。就像麦兜的摊位一样,荧光黑板、折叠桌椅、串联小灯泡等「氛围感道具」必不可少。不过按麦兜的说法,比起同行,她们的摊位不算精致。

装备讲究归讲究,不能过分烧钱。毕竟,前期预算往往不太足够。

在社交媒体查找,可以看到不少「三五百搞定摆摊装备」的经验贴,核心思想是「平替」。比如不应搜索露营装备,因为「现在和露营搭边的价格贵」,不如找铝合金折叠桌和钓鱼折叠凳。

年轻人宁愿摆摊也不想上班?有人过得比 996 还累

▲ 图片来自:小红书@Cooler 酷椰甜品/@柠檬茶贩子

这些新兴摊主不止于追求地摊该有的物美价廉,而是别出心裁地营造更多体验和场景,在逼仄空间里玩转创意,有些「新消费版摆摊」的味道。

若说线下「门店即产品」,线上则要注重运营和流量。麦兜开了两个微信群,发布抖音视频,不时直播制作柠檬茶。直播多则两三千人,少则三四十人,但她们不靠直播 PK 或刷礼物赚钱,开直播主要是为了将位置告诉线上的朋友。

在麦兜看来,吸引顾客最重要是两点——口味以及跟他们成为朋友。她认得出样子的熟客有 20 个左右,包括每次只喝某一种茶的顾客、每天准时看直播的顾客…… 这种对用户画像的简单勾勒,有利于后续的持续运营。

年轻人宁愿摆摊也不想上班?有人过得比 996 还累

▲ 某捞面经验贴评论区求教程.

变现的形式也越发灵活。许多摊主不光靠一亩三分地谋生,他们还在社交媒体售卖产品配方、方法论,将互联网的边际成本玩个明白。不过,究竟是授人以渔还是割韭菜,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街头巷尾的烟火气,维系着一家一户的柴米油盐。谈论再多的附加值,包装成再美好的生活方式,摆摊本质就是一种谋生手段。上班卷同事,出来摆摊也不意味着自由,更要凭主观能动性为自己打工。

更年轻的摆摊,没有更容易

年轻人摆摊或许有很多创新之处,但这门生意并没有更容易。

「摆摊第一天/几小时赚了多少」属于真假难辨的成功人士发言,「开业即歇业」的劝退指南显得更为现实,揭露一个又一个坑,叫醒头脑发热的青年。

不能忽略的是,后备箱等摆摊形式,食品卫生标准和经营资格皆较为模糊,还面临着占道经营、噪音扰民、垃圾处理等一系列城市管理问题,不适合长期经营。

阿涵摆摊时就曾被人质疑「不卫生啊」,这些评论没有根据,但她有苦难言。

2020 年 6 月,五菱推出内地首款「地摊车」,城管部门表示,个人只能在允许个人摆摊的特殊集市开原装「地摊车」经营。未经经营许可,把车开到道路旁或人行道上,属于占道经营,需要取缔。个人后备箱摆摊和这种情况应该较为接近,在危险边缘试探。

年轻人宁愿摆摊也不想上班?有人过得比 996 还累

▲ 图片来自:微博@五菱汽车

作为「正规军」的后备箱集市,也有一个野蛮生长的过程。

今年 3 月初,南京五马渡后备箱集市的爆火,引起了交通、城管等部门的注意;5 月,集市在规范化后由景区负责管理,避免了占道经营。集市负责人表示,目前车队中从事食品生产的摊主都有线下门店、食品经营许可证和从业人员健康证明,否则不能出摊。

不过,各个集市的规定并不相同。爱范儿试着申请某个北京后备箱集市,假称之前是个人后备箱流动出摊,没有营业执照,负责人回复「可以,要有健康证」。

硬性规定是一方面,更多决定成败的细节,亲历过摆摊的年轻人才能体会深刻。

首先,摊位的口碑乃至品牌效应无法快速建立,就像一位网友所说,「最大的感受就是,15、20 一杯的柠檬茶,我为什么不去茶百道、一点点,要来买地摊」。

年轻人宁愿摆摊也不想上班?有人过得比 996 还累

▲ 图片来自:西安晚报

因为有开实体店的熟人做供应商,麦兜觉得出品比起慢慢摸索调制更有保障,「有些忠实顾客宁愿站着也不去其他摊位」,但更多摊主只能自己从零做起,或者先下血本拜师学艺。

其次,忽视调研和计划、一拍脑袋就入局并不少见。一位暑假摆摊失败的年轻人,因为自己喜欢买花、注重仪式感就决定卖花,很快尝到苦果,因为「在小县城卖花需谨慎,不是什么节日一般不会有人买」。

还有一些意料之外的情况。摆摊第三天,阿涵就收到了一张假钞,「整整一张红票子,没想到现在还有人用假钱」;虽然麦兜与大部分摊主之间是良性竞争,但少数摊主很不友好,跟着她们的位置摆摊,甚至趁她们不出摊时冒充她们的名号。

简言之,通过摆摊体验生活、拓展社交当然可以,温饱或许也能做到,但想摆摊致富的一定要慎之又慎。不过,个人的选择,不完全是个人做主。被我们看到的,也只是时代浮沉中的极少数。

年轻人宁愿摆摊也不想上班?有人过得比 996 还累

▲ 辞职摆摊的年轻人.

8 月 11 日,#00 后宁愿摆摊也不想上班#上了微博热搜。一对重庆 00 后情侣摆了 2 个多月的摊,卖耳环、发光戒指等饰品,刚起步时已经能满足日常生活开销,感觉「挺自由、轻松」,不像在前公司面临无故加班、同事内卷以及领导不合理的安排。

年轻人宁愿摆摊也不想上班?有人过得比 996 还累

这对情侣更关注自己的感受,所以离职摆摊创造自己的理想职场,「努力的时候不要太焦虑,更重要的其实是健康和快乐」。

对于裸辞的小得来说,之前教培行业的工作影响至今,帮助她们选择摆摊选址、分析目标群体以及复盘总结。现在摆摊同样有意义,既增加了收入,弥补了裸辞的薪酬空缺,又是一次小小的、但并不容易的创业经历,为未来留下前车之鉴。

麦兜算是较为幸运的一类,摆摊只是一份来钱的兼职。她没想到「这事还真的挺辛苦的」,也没想到自己的摊位很快就火了。

她和朋友们正在慢慢探索,除了摆摊之外还可以做点什么,现在已经有些流量,未来可能考虑转型,做些其他的事情。

「毕竟现在赚这个钱真的太辛苦了,也不可能一直摆下去。」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亚设网的观点和立场。

2.jpg

关于我们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