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合肥日报消息,8月13日,合肥召开全市房地产问题治理专题会议。会议指出,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房地产工作的决策部署,毫不动摇坚持“房住不炒”定位,既高度重视群众反映的问题,也努力解决企业遇到的难题,千方百计“保交楼、稳民生”,继续保持合肥房地产市场“供销两旺、价格平稳”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
不管是对于政府、企业还是购房者,“保交楼”都是一颗定心丸,是连接供销两端关键节点。在房地产行业信心不足的大背景下,高水平交付可以促进置业者信心恢复,夯实企业交付信用,保障市场基本面稳定。
恢复信心,规范市场环境是关键
日前,合肥17家房企联合请求打击专业房闹一事引发广泛关注。上述房企共同发布的《关于请求维护营商环境、增强房企投资信心的纾困解难报告》一文表示,目前,房企除自身的压力外,还面临部分群体性不合理客诉、房闹事件,且事件背后有专业房闹机构的推波助澜。希望政府出面约谈、警示,对构成违法犯罪的个人和组织给予坚决打击。
文章提到,“这些专业房闹机构或者个人,约在交付前3个月组建业主微信群,进行群内非法集资,非法组织集中群诉,将建设过程中非常规拍摄的施工图进行特写,在业主群内宣传,影响其他业主正常的交房心理预期。”
有业内人分析称,由于近期交付品质不达标的情况屡见不鲜,购房者较易受到网络上的负面情绪影响。而部分资金并不宽裕的企业较难兼顾整体交付规模与单个项目的交付品质,因此会对项目选择性地实施“减配交付后续优化”,继而导致初次交付品质无法达到购房者的心理预期。多种因素叠加影响下,政府对交易秩序的监管与约束就显得尤为重要。
此次合肥召开房地产问题治理专题会议,在提升对企业监督力度的同时,也对违法违规行为进行了约束。会议既强调,必须强化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积极开展成品房销售试点。房地产开发应该是良心工程,要全面推行房地产开发企业、施工企业和监理单位“信用管理”制度,对查实存在明显质量问题、抽挪资金、虚假宣传、拖欠农民工工资等问题的企业,严格依法依规追究,并及时向社会公开曝光,情节严重的,要暂停其参与在肥开发、建设和监理新项目资格。审计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对房地产管理部门审计监督,必要时要依法依规开展延伸审计。又强调,对极少数购房者不合理诉求,要加强沟通解释和教育引导,如有违法违规行为,也要依法依规处置。
在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看来,质量问题仍旧是引发购房者维权的主要原因,所以对于购房者合理的维权诉求,地方政府还是要给予支持,但一些机构恶意诋毁房企的现象同样存在。此次政府召开会议是优化营商环境的有力举措,对恢复市场信心,保障正常的交易秩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多方协作,共同维护市场稳定运行
不管是房企联名发布文件,还是合肥召开专题会议,其落脚点都在于稳定区域市场。市场稳定,信心恢复,行业才能进入供销两旺与价格平稳的良性循环,企业才能稳健经营。
从企业的角度看,房企经营问题的直观体现即为交付问题。一名出险房企的工作人员表示,受流动性承压影响,部分企业在“保交付”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全面保质交付”,仍需要一定时间。
随着各地疫情逐步稳定,加之年内各地放宽楼市调控政策,房地产市场正逐步回暖,越来越多的企业陆续开始加快施工进度,力争按期交房。在市场恢复周期内,企业与购房者之间需要良性的、透明的、官方的沟通渠道,以确保信息的及时互通,降低被非官方平台介入及误导的可能性。
合肥就采取了政府引导的方式。会议决定,建立由常务副市长担任组长的市房地产问题协调处理机制,下设六个工作专班,畅通房地产开发企业和购房者双方反映问题渠道,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全市房地产领域存量问题逐步得到解决,坚决遏制住增量问题发生。
虽有政府托底,但从购房者的角度看,在信息渠道复杂多元的当下,部分法律意识薄弱者仍存在被不法分子利用的风险。当问题发生时,购房者如何通过合法途径有效维护自身权益?
北京金诉律师事务所主任王玉臣表示,一方面,购房者需要对遇到的商品房问题进行精准定性,比如是延期交房问题、房屋质量问题还是虚假宣传问题等等,针对相应的问题进行有效的法律分析,制定维权策略,以避免眉毛胡子一把抓。
另一方面,购房者不能只盯着看得见的问题,还要关注看不见的问题。如果想更充分保护自己的合法权利,购房者还可以采取进一步的法律手段去核实项目的手续,挖掘是否还在存在其它问题。只要是违法违规的问题,都可以视情况提起相关的违法查处和诉讼。
政府加强监管力度,房企升级交付品质,购房者提升法律意识,信息渠道公开透明,多方协作,共同保障楼市健康稳定运行,或许就是破除专业房闹及“恶意维权”的底层逻辑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