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2月份以来,新能源板块出现“恐慌性”下跌,中证新能指数(399808)最大跌幅近40%,随后又强势反弹超60%。回顾历史,2019年至今,新能源板块已经历了四次大跌,但每次都会在半年左右的时间创出新高。
对此,湘财基金电气设备与新能源行业资深分析师李志虹表示,新能源“长坡厚雪”的属性,不断得到业绩快速增长的确认。与看重估值水平相比,他建议应更加关注“行业景气度”这一综合性指标,下半年看好光伏、锂电池、风电三大细分方向。
新能源“长坡厚雪”属性被确认
全球能源转型大背景下,新能源“长坡厚雪”的属性,不断得到业绩快速增长的确认。然而,经过两年多的结构性牛市,板块也存在资金获利丰厚、行业较为拥挤等问题,下跌过程中往往首当其冲。
“最近一轮的回调由交易层面的因素主导,尤其是三四月份国内疫情反复,使得市场对2022年的业绩产生较为悲观的预期,诸多因素一起诱发了这一次的恐慌性下跌。”李志虹表示。
一方面,投资者对行业未来基本面产生了分歧,担忧光伏、锂电池等上游原材料涨价等因素,会抑制下游需求和中游制造企业的利润;另一方面,俄乌冲突、美债收益率上行、美联储加息预期强化,对成长股的估值形成较大压制。
而4月底以来的强势反弹,则主要由产业趋势推动。比如,四月多家企业发布一季报,快速增长的业绩验证了行业强劲的基本面,坚定了投资者信心。即使一季度碳酸锂价格快速上涨时,锂电池企业整体环境依然向好,且二季度排产情况也非常乐观;光伏行业受内外部环境影响较小,特别是俄乌冲突导致欧洲需求持续旺盛,出口呈现井喷状态。
此外,新能源板块经过前期大幅下跌后,估值已处于历史较低水平,随着疫情、美联储加息等利空因素逐步被市场消化,及一系列消费刺激政策出台,新能源板块以其优异的基本面和较高的景气度,率先迎来修复性反弹。
看行业景气度比看估值更重要
今年二季度,新能源板块快速、大幅上涨,整体估值已得到一定程度抬升,尤其是进入8月份以来,市场不时有“估值过高”的声音,引发相关板块出现横盘震荡。看行业景气度还是看估值水平,成为市场分歧的焦点。
李志虹表示,从PEG(市盈率相对盈利增长比率)指标来看,新能源板块的估值还没有达到历史高分位,仅仅位于中位值偏上水平,目前依然处于合理区间。
估值水平的高低还要看业绩增速是否可以被快速消化。从多家公司的二季度业绩报告可以看到,大部分公司都实现了快速增长,而受益于行业的高增速,估值水平将有望进一步下降。
“成长股估值是一个比较感性的问题,其高增速与持续时间往往会超出预期,如果仅盯着估值,会发现很难去做统一尺度上的比较。因此,要用动态、长期的眼光看待估值问题。”李志虹认为。
在他看来,估值指标并不是最主要的因素,有些个股表面上看估值较高,一旦高速增长被验证,估值将很快被消化。因此,筛选新能源板块个股时,应更看重行业景气度指标。
“行业景气度”是一系列指标和影响因素的综合反映。新能源行业研究中,需要跟踪的高频数据非常多,变化也比较快,只有通过把握行业景气度的变化,才能挖掘其中大概率的投资机会。
下半年看好三大细分方向
疫情期间,政府出台了不少消费刺激政策,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超预期提升,最近的销售数据已充分验证了这点。具体而言,他下半年看好光伏、锂电池及风电等三大细分方向。
“硅料价格虽然短期处于高位,但2023年将出现一定回调,利润将向电池片、硅片、组件等环节转移,下游利润提升背景下,光伏产业链将出现放量逻辑。”李志虹表示。
他认为,光伏是目前最优质、性价比最高的发电模式之一,基本面相对较强。而随着光伏产业链各环节技术的持续迭代,将在一定程度上驱动行业降本增效,从而对光伏未来的行业需求和估值起到支撑作用。
锂电池是新能源汽车最重要的环节之一,会影响对应车型的续航里程、使用寿命、快充时间等等,并最终传导到消费者层面。此外,锂电池的应用场景非常广泛,比如生活中的各种电动工具,甚至特斯拉的机器人也需要便携式锂电池。
李志虹认为,“行业渗透率快速提升背景下,锂电池需求将保持旺盛。锂盐价格虽然处于高位,但其他材料的价格会出现不同程度回落,总体对中下游的压制较小。锂电各环节均会放量,业绩增速能够在2023年消化掉估值。”
风电方面,短期内招标量很大,长期看需求旺盛。短期钢材价格回落,使得风电产业链释放业绩的潜力更大。此外,风电估值在新能源板块中相对较低,具备较强的上涨动力。
记者 赵琦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