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之家 8 月 27 日消息,2022 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于 8 月 26 日、27 日、28 日在北京、海南两地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召开,集中展现了一批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下游技术创新和应用场景。
作为新能源汽车领域高规格、国际化且最具影响力的年度大会,2022 年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在规模和规格上均创新高。
本次大会技术展览品涵盖新能源汽车整车、动力电池、驱动电机、氢燃料电池、汽车芯片、能源供给和配套设施等 40 余家参展企业的核心技术和产品。
此外,大会期间将举办 20 余场会议论坛及多场同期活动,预计将有 1000 多名全球新能源汽车领域政产学研高层云集大会现场。
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称,国外针对动力电池碳足迹的标准、政策、法规的研究已经率先启动,并且在加快推动。曾毓群提及,电池产品的碳属性,已成为欧美下一步监控的重点,而中国作为电池生产大国,在电池碳足迹的研究已明显落后。
他认为,应进一步完善电池回收利用政策,为电池企业大规模使用再生材料生产新电池提供政策保障。曾毓群提及,今年一季度,宁德时代共回收 2.13 万吨废旧电池,并使用这些废旧电池,生产了 1.8 万吨的电池前驱体。
IT之家了解到,“碳足迹”的概念最早起源于哥伦比亚大学提出的“生态足迹”,主要是指在人类生产和消费活动中所排放的与气候变化相关的气体总量。相对于其他碳排放研究,碳足迹是从生命周期的角度出发,分析产品生命周期或与生产和消费活动直接、间接相关的碳排放过程。
欧盟去年向世界贸易组织 (WTO) 通报了《关于电池和废电池的法规提案》,对容量 2kWh 以上的电池增加了碳足迹、再生原材料、电化学性能和耐久性、可拆卸和可替换性、二维码标签和 CE 标签、电池管理系统、电池护照、安全性等要求。
简单来说,2024 年 7 月 1 日起,只有已建立碳足迹声明的动力电池才能投放市场。
值得一提的是,曾毓群此前也在 2022 年两会期间提出了新型储能容量电价机制、电池碳足迹、锂资源供应、锂电池运输等方面的建议,其中就包括《关于加快我国电池碳足迹研究并建立中欧互认机制的提案》提案。
在“双碳”目标指引下,我国 2021 年新能源产业蓬勃发展,在制造业规模、产业化技术水平、应用市场拓展、产业体系建设等方面均位居全球前列。
他认为,电池在整个新能源产业链中具有关键作用,欧美各国已纷纷将电池纳入战略规划,并制定了相关的配套法规。我国在电池技术、制造和产业链等方面具有领先优势,但在电池碳足迹核算标准与方法论方面存在空白,而欧盟正在加快制定《欧洲电池法》。
尽快启动中国电池碳足迹标准和方法论研究,建立产品碳排放管理体系,参与全球碳中和规则制定,推动与欧盟建立电池碳足迹管理互认机制,对于确保我国电池领域全球竞争力十分重要。
曾毓群提出了三个建议,一是借助我国产业链完善、应用数据丰富的优势,加快电池碳足迹方法论研究。同时与欧盟积极沟通,建立合作交流机制,推动中欧电池产品碳足迹方法论的协调与互认。
二是建议有关部门按年度、分区域更新发布我国电力碳排放因子,并以此为基础建立我国电池产业链各环节碳排放因子数据库,及时更新并向国际通报。
三是加强绿色电力认证国际合作。研究适用于我国电池产业发展和产品需求的绿证管理制度,并通过区块链、5G、物联网等数字化技术为其确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