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大智造(688114)成立于2016年,专注基因测序行业上游测序仪器及试剂的研发和销售,累计向市场推出7款不同型号测序仪,产品丰富度位于国内外厂家前列。华大智造2019年在全球和中国基因测序市场的市占率分别为3.5%和25%,是国内稀缺的具备测序仪自研自产能力的龙头企业。公司2017-2021年营业收入CAGR为48.76%;2018-2021年归母净利润CAGR为57.16%,2021年实现营收和净利润分别为39.3亿元、4.8亿元,同比增长41.32%、86.13%。
基因测序产业链包括上游的仪器、耗材及试剂供应商、中游的服务提供商,以及下游测序相关应用。其中,产业链上游的进入壁垒最高,全球具有自主研发并量产临床级高通量基因测序仪能力的企业主要有Illumina、ThermoFisher及华大智造。目前,基因测序行业已经开始逐步成熟的应用领域包括:多组学研究、人群队列基因测序、新药研发与创新、微生物检测等科研及新兴应用领域,以及无创产前检测、辅助生殖、肿瘤诊断与精准治疗等。此外,在包括农林牧渔、食品安全、海关检疫、肿瘤早期筛查等其他应用场景仍然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公司招股书数据显示,在应用场景不断拓宽,测序能力进一步加强的共同促进作用下,全球基因测序仪及耗材市场在过去数年间保持了两位数的增长。预计到2030年,全球基因测序仪及耗材市场将达到245.8亿美元的市场规模,2019-2030年CAGR为18.2%;中国基因测序仪及耗材市场将达到303.9亿元的市场规模,2019-2030年CAGR达19.7%。
我国产业政策大力扶持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行业,同时国内科研机构及企业基于数据保密的需求倾向购买性能稳定的国产设备,本土品牌迎来了发展新机遇。此外,《生物安全法》将国民基因数据安全提高到国家安全层面,用国产设备完成国民基因数据的测试、研究和储存是国民基因安全的基础保障,这有望加速优质国产品牌的进口替代。其中,华大智造自主研发测序技术路线,并在产品性能、性价比、生态链等方面打造相对优势,迎接国产替代的浪潮。
华大智造以质量为基石,以控本为突破,逐渐建立并持续完善商业生态链。公司自主研发测序技术,产品质量具备国际竞争力。华大智造以全资子公司CGUS的技术为基础并不断自主创新,已建立自主可控的技术体系,一方面形成大量专利、注册商标、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等,另一方面也通过在基因测序仪的量产和使用过程中,不断发现和解决问题、保持产品的更新迭代,并通过独立第三方评测验证其产品质量具备国际竞争力。
大幅提升测序通量,较竞品具备成本优势。目前测序成本仍是掣肘整个测序产业链的关键因素,华大智造的相关技术和产品布局亦结合上述痛点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通过提升通量和速度,降低整体测序成本,其中DNBSEQ-Tx基因测序仪将测序试剂价格最低降至5美元/Gb;加大与国内供应商合作开发的力度,现已实现部分高价值原材料的国产化,具备一定的成本优势,降低依赖进口采购的风险;通过自动化样本处理系统(核酸提取、文库制备)、实验室自动化流水线等从样本到结果的整体解决方案,助力客户的业务高效开展。
借力强大的合作伙伴,实现技术迭代及商业生态圈的建立和完善。公司目前的合作伙伴包括科研级用户(卡洛林斯卡医学院、中科院遗传发育所)、企业级用户(华大基因、吉因加、泛生子、燃石医学、安诺优达、贝康医疗等)以及海关、疾控等其他机构。基于性价比、生物安全性等因素的考量,越来越多的国内外政府和企业开始选择华大智造的产品,未来以华大智造测序平台为中心进行开发和应用的企业/机构有望持续增加,形成较为成熟的商业生态圈。
太平洋证券表示,公司目前已形成基因测序仪业务和实验室自动化业务两大板块,并围绕全方位生命数字化布局了如远程超声机器人等新兴领域产品。预计公司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44.59亿元、57.38亿元、74.42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2.39亿元、8.14亿元、10.54亿元,对应EPS分别为5.42元、1.97元、2.55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国联证券表示,华大智造具备测序仪自研自产能力,已取得国内注册证具有较高的稀缺性,专利布局上与全球巨头错位竞争。公司产品丰富度及细分指标已经媲美国际龙头,且已获得国内外用户认可,有望持续提高国内外市场份额。预计公司2022-24年收入分别为45.22亿元、54.01亿元、65.94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6.92亿元、7.08亿元、8.97亿元,对应EPS分别为4.09元、1.71元、2.17元,综合PS和DCF估值,给予公司目标价130.92元/股,对应2023年77倍PE估值,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记者
刘希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