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通信,给手机市场带来了什么?

观点
2022
09/30
18:31
亚设网
分享

近日,华为 Mate 50 与苹果 iPhone14 两部搭载卫星通信的新机引起广泛讨论。在手机创新日益萎靡的当下,消费者们在年年有新机、年年无惊喜的轮回中,日渐审美疲劳。两家大公司不约而同地为手机搭载的新能力 —— 卫星通信,迅速吸引了一大波网友的眼球。

卫星通信本身并不是什么新的黑科技,而是一项极其成熟且应用广泛的通信技术。卫星通信直连太空中的卫星,基本能够覆盖人类所能触及的所有活动范围,常被用于地质勘探、远洋运输、森林巡护等特殊领域。智能手机加上卫星通信功能,也可以在一些诸如海洋、沙漠、森林等“信息荒原”中,在没有信号的情况下与外界保持联系。在一些极端的情况中,人们可以通过手机卫星通信功能来发送一些简短求救信息。

两家发布的智能手机,通过搭载新颖功能吸睛的同时,也带来了争议的声音。毕竟卫星通信不是一项全新的技术,市场里也有专门的卫星电话。这些卫星电话在军事领域和民用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市场中有替代品,并且两部新手机此次披露的卫星通信功能,目前也只有基础的单向通信能力,那为什么还能够引起广泛的关注与讨论?手机厂商们瞄准的又是什么?

襁褓中的卫星通信,能给手机厂商带来什么?

华为和苹果发布的新机,搅起的水花不小。但其手机卫星通信功能只可以单向发送消息,并不能接收信息。在卫星电话广泛应用的今天,手机厂商们为何还要在手机中大费周折去实现卫星通信呢?

1.丰富了一些有需求指向的特殊场景。目前手机场景的扩展到了瓶颈期,洞察与拓展有需求的新场景困难。对于远洋通信、石油勘测、海上、森林、沙漠等偏远地区的科研或紧急救援活动等有需求的特殊场景,手机卫星通信可以为应急通信服务提供支持。

2.激活产业链创新空间。面向 6G 时代,运营商、零部件厂商、设备商等整个卫星通信产业链上下游都在积极布局。手机厂商如果参与其中,可以激活产业的连锁反应。参与与否的结果,决定着是否与卫星通信的价值绝缘。抢跑的手机厂商,对于手机卫星通信领域的未来发展有着引领行业的先导作用。

3.占位 6G 竞争点。当然,手机厂商们也不会停留在单一功能或者单一场景的升级中小打小闹。他们聚焦在更远方,面向着更先进的下一代通信网络 ——6G 时代。在业界,6G 并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义,但大家的共识基本上是 6G 的通信指标将比 5G 高 10-100 倍,6G 网络不仅有超出 5G 的高速率、大带宽、低时延,也在 5G 基础上从服务人、人与物,进一步拓展到支撑智能体的高效互联,实现空天地一体化的全球无缝覆盖。

6G 的愿景之一是实现全球通信的无缝全域覆盖,但在广袤的地球上实现这个目标比较困难,比如在大片的海洋、沙漠无人区等地域,建设基站既不现实也不经济。而卫星通信作为 6G 时代最重要的潜在技术,则是地面通信网络的重要补充。卫星通信 + 地面通信能够真正实现更好的全域覆盖体验。面对 6G 时代卫星组网高概率出现的可能,手机厂商们提前部署卫星通信能力,可以提前为 6G 时代的到来做铺垫。

在日渐趋同的创新中,手机厂商们很难拿出创意十足、影响市场格局的产品。创新力的枯萎让手机厂商们陷入内卷,企业亟需新的场景新的产品去吸引用户。随着大公司的入局以及卫星通信产业链的逐渐成熟,手机厂商们在卫星通信上重新找到了应用空间,也为未来步入新的发展阶段提前备好技术“粮仓”。

接下来,如何推进卫星通信发展?

手机卫星通信的技术想象力,来自航天事业的大势所趋。随着航天科技的不断进步,卫星产业得到了高效发展。一箭多星发射技术、运载火箭可回收技术等的出现,让深空探索的成本不断降低。卫星部署的周期与研制的成本也随之降低。与此同时,卫星通信系统相较过去,也有了明显的提升,用户接入、通话质量、数据传输和建设成本等都有了明显的飞跃。这些进步,都为手机实现卫星通信提供了发展的机遇。

不过,对于手机卫星通信来说,迈入产业深处,需要实现规模覆盖、服务质量与体验的提升。手机卫星通信仍然需要不断进阶,而这个过程包括四个方面的产业推进:

第一步,低轨道卫星的发展。手机卫星通信功能的实现基础之一是低轨道卫星技术的发展。中高轨道卫星能够提供的通信能力十分有限,低轨道卫星可以提供更高的带宽、高性能全球覆盖、低时延、低成本的全球互联服务。比如马斯克的星链计划以及吉利的星纪时代。与此同时,因为卫星的频谱资源十分紧缺,低轨道卫星频谱和轨道资源的申请都遵循着“先登先占”原则,先登记者才有优先权。这也意味着发展低轨道卫星不仅必要而且时间紧迫。

第二步,信息编解码、数据压缩等技术的提升。因为卫星通信传输能力的限制,在设备端,也需要将传输的信息进行预先的处理,减少信息传输的数据量。信息编解码、数据压缩等技术需要不断地迭代发展,以配合卫星通信传输效率的提升。例如此次苹果发布的 iPhone14 中,通过自定义短文本压缩算法,将信息量降低 3 倍来节省传输的信息容量。

第三步,手机卫星通信类设备零件的集成设计与规划。对于手机来说,支持卫星通信能力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拿天线来说,常见的卫星电话为了保持较好的信号,配备的是长长的天线,且一般只能在无遮挡的户外场景中使用。支持卫星通信要求天线的功率大,抗干扰性强。这也使得卫星电话的功耗较高,需要额外配备大块的储蓄电池补充电能。对于智能手机来说,各类零部件集成设计成熟,冗余的空间有限。在成熟的手机设备中加入天线等卫星通信零部件,对于手机集成的设计带来了挑战。增加卫星通信功能,需要手机端设计和规划卫星通信各类零件的部署,并进一步平衡好功耗与通信能力。

第四步,产业生态走向成熟。手机卫星通信功能的最终呈现,需要手机厂商、运营商、软硬件应用生态、政策等多方的协同,这样才能够真正释放手机卫星通信功能的价值。比如我国通信业实行牌照制,目前只有中国卫通、中国电信等少数运营商持有卫星通信业务牌照。手机卫星通信的业务运行需要与运营商一起协作。此次华为新机的卫星通信功能,信号就是由中国移动暂时代收。

未来手机连接卫星通信是大势所趋。连接低轨道通信卫星、信息压缩技术,各产业的协同,这些逐步探索和不断完善的措施共同为 6G 时代的到来夯实基础。未来手机卫星通信的产业生态和商业模式也被一点点勾勒出新的模样。

商业模式的可能变化

目前阶段,卫星通信发展依旧需要需要大量投资。长远来看,免费的卫星通信商业模式不可持续,必定会产生较大的转变。如何设计可持续的商业模式,让手机卫星通信产业健康有序地发展,也是横亘在业界面前的重要问题。

面向未来,卫星通信的商业模式可能会产生以下几种变化。

面向 C 端,在市场教育普及的后时代,在一些特殊的极限场景下,简单的定位、呼救功能可能会依然免费。如现在华为的策略,每个月会有多次免费使用求助功能的机会。但更加详细的图像、视频等内容丰富的传输较大概率会按照单次收费的定价思路。而在手机卫星通信变得更加普遍以后,规模化的应用摊薄成本,各种应用会越来越丰富,价格也会更加亲民。不过这个收费定价的变化过程,也存在诸多的不确定性,可能会受到运营商、供应链、手机厂商开发生态等业态变化的影响。而应用丰富、体验良好的手机卫星通信时代仍然需要漫长的时间来“养成”。

面向 B 端,一些专项的服务,如远洋捕鱼、石油勘探、远洋海运等场景,成为卫星通信下一阶段的主要发力点与价值回馈方式。这些对于卫星网络有着特殊需求的领域,在手机卫星通信的辅助下可以为不同的业务赋能,提升商业价值。而这就需要手机卫星通信更多形成与行业结合的解决方案,明确自身与卫星电话的差异能力,构筑 B 端市场的护城河。

在运营商方面,卫星通信将带来深远的变革。地面通信网络的不断发展让基站的数量越来越多。无论是新建基站还是运营维护,成本压力与碳排放压力都是不容忽视的硬伤。面向频谱资源的短缺与建网成本的激增,未来的 6G 网络很大概率会将卫星通信纳入其中。依托低轨卫星组网,建设空天地一体化的移动网络覆盖,是协议阶段运营商的核心发展方向之一。目前阶段积极探索卫星通信业务,增强相关投资,较为符合运营商的商业需求。

不必担心的是,无论商业模式发生什么变化,在人道求助等方面卫星通信都将长期免费。

面向 6G,手机产业开始探索卫星通信已是必然,只有及早布局,才能在未来竞争中取得领先优势。很大概率上,6G 将实现空天地一体化的网络建设。搭载卫星通信功能也将成为未来手机的必然。

未来的智能手机,无论简单的紧急求助功能还是更是丰富的信息传输、互动,通过卫星通信,都能够实现。虽然这个目标需要跋涉万水千山和漫长的时间等待,但产业的风向已经吹起,巨头跃入其中。拉长时间尺度来看,卫星通信产业的系统变化,可能就发生在能手机中。智能手机中的卫星通信功能如一场蝴蝶振翅,可能会开启卫星通信产业的连锁反应。一个接一个的变化犹如齿轮啮合,正在推动着产业的持续更新和进化。

卫星通信,给手机市场带来了什么?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脑极体 (ID:unity007),作者:燕良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亚设网的观点和立场。

2.jpg

关于我们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