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鳗财经》文/李万钧
10月5日,北京一位市民在某精品超市购买耗油时,在货架前踌躇了好久,最终还是选择了“味达美”,放弃了海天味业(603288.SH)的0金标耗油。
“海天”可是中国调味品行业的龙头,当前消费者对该公司产品选择犹豫的原因在于近期闹得沸沸扬扬的国内国外“双标”事件。
《电鳗财经》综合多方信息发现,调味品的添加剂问题一直受到广大消费者和专家关注,常识告诉我们调味品加入食用添加剂是常规操作,而且国家主管部门对食品安全的监管十分严格。《电鳗财经》关注到,海天味业即生产含有添加剂的产品,也生产没有添加剂的产品,包括0金标生抽、蚝油、料酒、米醋等。
海天两度辟谣 调味品行业协会发声
十一长假正是食品类上市公司的风口期,然而一条质疑海天味业“双标”的视频引起轩然大波。
随后,海天味业连续发出声明辟谣,中国调味品协会也跟进“净化市场环境”声明,但网络和坊间针对海天味业的情绪仍在发酵。
海天味业“反击”的第一步是9月30日发布的声明,该公司称其产品的食品添加剂符合国家标准以及法规要求。
经过几天时间,“双标”事件进一步发酵,这或许是海天味业第二次辟谣的原因。10月5日,海天味业的第二次声明见诸媒体,落款时间是10月4日。
海天味业以“中国品牌企业的责任、担当与呼吁”为标题,认为“双标”是挑起消费者和中国品牌企业的矛盾对立,打击中国消费者信心,影响中国造声誉。
显然,海天味业试图以自身代表中国品牌,双标事件影响消费者对该公司产品的购买或是事实,但难以说消费者不再消费,大概率是转向其他公司的产品。
不过,海天味业在声明中的表态值得关注,该公司称“产品的内控标准要求,大多都高于甚至远高于国家标准,同一品质的产品,国内国际的内控标准都一致。”
10月5日,中国调味品协会也发布声明,指出“我国食品添加剂的管理实施严格的审批管理制度,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范围和限量要求全部经过权威机构的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并被证明是安全可靠的。”
《电鳗财经》综合信息发现,食品添加剂有利于改善食品色、香、味等品质,有的是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各国管理标准不同,我国允许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并有严格管理标准。
公开信息显示,海天味业的酱油产销量连续二十五年稳居全国第一,如此举足轻重的企业在举国欢庆的节日期间遭受标准质疑,随着危机事件发酵,是否会引起国家主管部门关注呢?是否会进驻该企业进行合规检查呢?
近6成收入来自酱油 3800亿市值能否看得住?
截至9月30日,海天味业总市值3838亿元,节后开盘该公司能否扛得住本次“双标”事件犹未可知。
《电鳗财经》关注到,酱油、蚝油、酱是海天味业的三大核心品类,以上半年营收数据计算,酱油产品占到该公司接近6成的营收。
据海天味业披露的主要经营数据,按产品分类,该公司2022年上半年实现产品收入126.88亿元,其中酱油产品收入74.93亿元,占比59.06%。此外,今年上半年海天味业的调味酱产品收入占比11.21%,蚝油产品占比17.41%。其他产品增长是最猛的,上半年增长了39.02%,包括醋、鸡精、味精、料酒等调味品。
据《电鳗财经》观察,海天味业近年来保持着持续增长,营业收入、净利润、扣非净利润等主要指标可谓芝麻开花节节高。其中,2021年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50.04亿元,同比增长9.7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6.71亿元,同比增长4.18%。
去年,三大产品品类中,海天味业的酱油实现营收141.88亿元,增长8.78%,蚝油实现营收45.32亿元,增长10.18%,酱料实现营收26.66亿元,增长5.61%,市占率稳步提升。
科研方面,该公司2021年研发投入同比增加8.45%,全年研发成本超过7.72亿元。同时,加快新产品开发力度,0系产品重磅上市,包装革新,推出双层瓶、挤挤装、mini装、自立袋等。
然而,2022年四季度伊始就碰到标准事件,且在持续发酵,势必影响海天的品牌和销量。《电鳗财经》将继续关注海天味业“双标”事件。
《电鳗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