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半年以来,货币政策出现了微妙变化。7月初,央行在公开市场开启精准调控模式,7天逆回购调控量由百亿级别降至十亿级别,下半年的操作以日常维持几十亿逆回购,并在跨月跨季的特殊时点加大投放量为主要模式。
公开市场缩量投放,一方面由于市场利率和政策利率偏离较多,另一方面央行也希望通过边际缩量态度,对市场逐渐抬头的高杠杆和资金空转现象进行警示。
今年以来,为支持实体经济,央行通过两次降准释放了大量长期资金,叠加年初央行上缴1.1万亿利润,货币市场流动性整体充裕。然而,由于实体需求较为疲软,资金向实体经济的传导效果有待观察,货币市场利率下探,一年期国股存单利率从年初2.6%降至2%附近,隔夜加权价格在1%-1.3%左右震荡,货币基金收益率全面进入“1”时代。
10月,制造业和非制造业PMI双双落入荣枯线以下,疫情散点多发对生产企业以及服务业产生一定影响,房地产复苏进程较慢不及预期,外需也面临一定压力。受中美利差影响,人民币贬值压力加大,我国汇率强调“以我为主”,汇率压力或将对后续进一步宽松政策产生一定制约。
会议强调,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质”重于“量”,并且要加强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我们认为,下一阶段的政策方向会专注于将资金引入实体经济。
从金融机构助力实体经济措施看,增加企业贷款与债券融资、降低同业投放比例,逐渐将淤积在金融体系内的流动性输送到实体企业中,将是银行下一步的主要方向。随着会议精神不断落实,我们可以预期相关政策将会陆续出台,市场对下一阶段政策思路也在进行不断学习与解读。
站在当前时点,我们认为,货币市场利率最低点已经过去,后续将迎来缓慢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