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职9个月后,银河基金总经理于东升离职。据知情人士透露,于东升为主动请辞,离职后准备休息一段时间再谋发展。
于东升任职期间,重在开拓基金零售渠道,非货规模一度创新高。作为拥有强大背景的老牌公募,银河基金面临规模不振,留不住人的难题。
任职9个月后离职
银河基金12月10日公告称,原总经理于东升因个人原因于12月9日离任,总经理一职暂由董事长宋卫刚代任。值得一提的是,距离3月15日正式出任,于东升在银河基金总经理任上不到9个月。
于东升是银河基金市场化招聘选拔的总经理。今年年初,银河金控与银河基金同时对外宣布启动银河基金总经理海选工作。3月15日,银河基金公告,于东升出任总经理职务。
公开资料显示,于东升,1971年人,经济学博士,曾在石油部、中国农业银行工作。后加入南方证券,成为其证券职业生涯的起点。他历任南方证券西安营业部总经理、计划财务管理总部副总经理,湘财证券华东管理总部总经理、市场总监,泰达荷银基金公司总经理助理、市场业务总监。2008年8月加盟汇添富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于东升擅长做市场,他2008年加入汇添富的时候,正面临证券市场的低点以及公募基金刚刚起步。从2008年到2011年短短几年间,他辅佐汇添富当时的总经理林利军,自己也做到汇添富基金副总经理、首席市场官。
2011年,他在职业的“高光时刻”,在申万菱信基金面向全球的市场化招聘中脱颖而出,就任总经理。不过,同样是不到一年时间,他从申万菱信基金离职。
而后,于东升奔私上海尚阳投资,担任总经理,之后又辗转回到公募,分别在华宝基金和诺安基金任副总,不过任职都不长。从汇添富基金离开后的的职业生涯,似乎并不顺遂,他一直在寻找一家值得奋斗的“第二春”。
任内非货规模创新高
再来看于东升在银河基金任内交出一份怎么样的成绩单。
Wind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三季度末,银河基金管理规模为1091.02亿元,非货管理规模756.49亿元,行业排名第50名,今年二季度末时,非货规模一度达到837.63亿元,为公司成立以来的规模高点。
就资产类型来看,混合型基金、债券型基金和货币基金三足鼎立,主动权益型基金发展较为薄弱。
主动权益基金中,郑巍山管理的银河创新成长为规模最大,该基金重仓半导体,截至12月11日,今年以来回报为-31.34%。
就在12月9日,中邮资本发布公告称,拟以3.23亿元购买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持有的银河基金12.50%的股权。经评估,银河基金净资产评估价值为25.83亿元。
公告显示,2021年全年,银河基金实现营业收入8.37亿元、营业利润1.99亿元,净利润也达到1.60亿元。今年前三个季度,银河基金实现营业收入5.45亿元、营业利润1.88亿元,净利润1.54亿元,几乎赶上去年全年水平。
2022年5月以来,银河基金旗下多只主动权益型基金增设C类份额,包括银河医药健康、银河文体娱乐、银河和美生活、银河消费驱动、银河蓝筹精选,银河行业优选等多只产品,此举似乎意图增强产品在零售渠道的竞争力,借此扩大规模。
人事动荡,高管变动频繁
作为老牌基金公司,银河基金成立于2002年6月,是按照市场化机制批准成立的第一家基金管理公司。其第一大股东为中国银河金融控股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银河金控”),持股比例50%,湖南电广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城投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首都机场集团四家股东各占比达12.5%。
同时兼具大股东银河金控的背景,但却屡屡错失基金业发展的时机,如今仍在千亿规模上徘徊。从公司历年管理规模来看,2020年底时,银河基金公募管理规模超过1200亿元,创出历史新高,此后一直在1000亿元上下徘徊。
从现有的人事安排中,可以看出大股东与银河基金的关系。今年五月,宋卫刚正式担任银河基金董事长。公告显示,宋卫刚现任银河金控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工会主任,银河基金党委书记。
银河基金高层人员频繁变更,总经理、副总经理轮流走马上任。
2015年8月,银河基金总经理尤象都因个人原因离职,公司副总经理陈勇暂代总经理一职。2016年2月,刘立达成为银河基金新任总经理;2017年12月,刘立达转任公司董事长,由范永武担任总经理。
担任总经理不到两年,2019年5月28日,范永武因个人原因辞职,刘立达再次代任总经理。直到2020年4月23日,高见履新银河基金总经理,但在2021年9月15日,高见同样因个人原因离职,刘立达又一次代任总经理职务。今年3月,刘立达也离任董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