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奇艺是一家从事提供视频娱乐服务的企业,主营业务是电影、电视剧、综艺、纪录片、动漫、旅游等视频的制作与播放。「不二研究」据其最新财报发现:去年三季度,爱奇艺营收75亿元,同比下降2%;同期,净亏损为1.87亿元,同比收窄77.13%。
去年年初的一篇旧文中,我们聚焦于爱奇艺营收增长乏力、增长率持续下挫。时至今日,当长视频红利逐渐消失,单靠涨价并不能“救市”,爱奇艺如何加深内容护城河?由此,「不二研究」更新了去年年初旧文的部分数据和图表,以下Enjoy:此前,爱奇艺奉上年末压箱底的独播剧《风起洛阳》,尽管因技术原因延迟上线,但开播热度不减。据爱奇艺官方数据,其开播15小时,站内热度突破8500。截至2022年9月30日会员数达1.06亿,较2022年6月30日增长超1000万;季度日均订阅会员数1.01亿,环比净增270万。鲜明对比的是:新剧上线前不久,爱奇艺被爆史上最大规模的全线裁员,扇动“互联网冬天来了”的风声四起。风起爱奇艺大裁员,视频网站的寒冬掀起一角。互联网的冬天来了吗?
裁员或早有苗头。去年三季报财报会议上,爱奇艺创始人兼CEO龚宇曾提及,爱奇艺目前的重点工作是减少亏损、控制成本,其实就是开源节流,把那些低效率的业务砍掉、把低效率的作品砍掉……爱奇艺员工的相关工资、福利待遇的支出主要体现在研发费用科目。「不二研究」发现,今年三季度爱奇艺的收入成本为57亿元,其中爱奇艺的研发费用为4.76亿元,同比下降30%,在收入成本占比8.3%;而内容成本高达43亿元,在收入成本占比高达75.43%。
或许,大规模裁员在短期内确能减少开支,达到提升运营效率、降低亏损率的目的;但是,仅靠裁员减支似乎并非最优解。前车之鉴是,爱奇艺在2021年末员工数同比减少24.15%,但在2022年依然持续亏损。爱奇艺三季报显示:2022年Q3,其总营收75亿元,同比下降2%;净亏损为3.96亿元,而去年同期净亏损为17亿元。其三季度经营亏损为3.097亿元、营业亏损率为4%;对比2021年三季度经营亏损为14亿元、营业亏损率18%。如果拉长时间线,爱奇艺早已深陷亏损泥沼。据爱奇艺招股书, 2016-2017年,其营收为112.37亿、173.78亿;同期的亏损分别为30.74亿、37.37亿。即使在2018年登陆资本市场,也没能扭转亏损颓势:2018 -2021 年,其营收250 亿、290 亿、297 亿、306亿(约合91亿美元);同期,其净亏损为 91 亿、103 亿、70 亿、61亿(约合48亿美元)。「不二研究」统计发现,爱奇艺在七年间累积亏损高达360亿元,净利率均为负数;2016-2021年,爱奇艺净亏损率分别为27.36%、22%、36.26%、35.44%、23.59%、15.00%。不仅如此,爱奇艺的营收增长乏力、增长率持续下挫。2016-2021年,其营收增长率分别为:111.26%、54.65%、43.8%、16.03%、2.46%、3.00%。
「不二研究」发现,截至2022年9月30日,爱奇艺的现金及等价物50亿,较去年同期减少23亿;其流动资产108亿,而流动负债已经高达291亿。流动资产已经不能覆盖流动负债、短期借贷及长期借贷到期的规模不低,爱奇艺即将面临“缺钱”困境。即使身处资本市场可有多种融资手段,但其深陷亏损泥沼、看不到盈利曙光,投资者真的会买单吗?从这个维度来看,在没有找到突围路径、有效开源之前,裁员减支节流或许是爱奇艺目前能够寻到的可行之解。对于史上最大规模裁员的“敦刻尔克”时刻,它别无选择。
2018年起,爱奇艺的会员服务收入已超过广告收入,成为最大营收来源;今年三季度,其会员服务收入同比增长8%,但订阅会员规模却较上一季度下降。截止2022年9月30日,爱奇艺订阅会员数为1.06亿;较上一季度增长超1000万;季度日均订阅会员数1.01亿,环比净增270万。
如果拉长时间线,早在2020年前,爱奇艺订阅会员虽然处于上升通道,但其新会员的增速已经下降;2020年一季度,或由于疫情影响,其会员订阅量增长到1.19亿的峰值;此后有所回落、徘徊在1.03亿左右。“平均14个人就有一个爱奇艺会员”,当用户规模抵临增长天花板,爱奇艺试图通过提高平均付费,拉动营收增长;但从三季报业绩来看,会员提价策略对于营收与利润的改善微乎其微。或由于会员增长出现瓶颈,叠加行业需求疲软,爱奇艺在广告收入端也遭遇掣肘:三季度在线广告收入为12亿元,同比下降25%。在「不二研究」看来,爱奇艺的会员提价策略或是饮鸩止渴,并非长久之计;会员规模是长视频网站的根基,会员增长与留存问题无法回避。中信建投研报则犀利指出:根本原因是平台优质内容的匮乏。优质内容匮乏的B面,却是爱奇艺的收入成本攀升——三季度的收入成本高达当季营收的93%。三季度,爱奇艺的收入成本为57亿元,同比下降25%;其中,作为长视频收入成本重要部分——内容成本高达43亿元,同比下降 19%。爱奇艺解释为减少数量是为了提高质量。去年,爱奇艺独播剧热度TOP1《苍兰诀》在上半年播出;爱奇艺还包括《人世间》《罚罪》《卿卿日常》等在内的5部剧集,在2022年的热度均已破万。但在二季度之后,爱奇艺暂未出现独播剧“爆款”。此外,爱奇艺的综艺版块也因内容监管收紧受到重创。爱奇艺此前宣布取消所有偶像养成类综艺;其曾推出《偶像练习生》《青春有你》等热门综艺。龚宇在财报会议上坦承,去年三季度在内容安排方面经历很大的不确定性,导致收入表现低于预期。电视剧集特别是独播剧,可谓长视频平台的核心内容。在「不二研究」看来,高额的内容成本支出,或是爱奇艺持续亏损的主要原因。如果持续加码内容投入,必须承担极高的投资风险,无异于在亏损上“雪上加霜”;若不加码则会导致用户流失,进一步减少收入。两难之中的“负循环”将爱奇艺一步步拖入泥沼,难觅盈利曙光。
从一开始,这个故事就与奈飞不同。爱奇艺以免费模式崛起,伴随中国互联网红利期,订阅会员处于上升通道;其高速增长的用户规模掩盖了商业模式的种种缺陷。当互联网红利逐渐失效,视频网站趋于饱和的存量市场;独播剧从采购版权变成自制为主,内容成本正在拖垮视频网站。从用户端而言,订阅会员似乎更喜欢根据“独播”内容用脚投票。“我们宿舍3个人合买爱优腾三家的VIP会员,平均下来等于一家的会费享受到3家的VIP。”Z世代大学生Hh向「不二研究」表示,现在视频很多都是独播,每次想看的独播不太一样,选择合买比较划算。在Hh及舍友看来,长视频网站之前本来免费,现在即使是合买会员,已经算是对内容付费;更为重要的是,由于课业紧张,碎片时间在刷抖音、小红书等,长视频看剧的机会并不多。从免费模式起家吸引用户,被快手、抖音等短视频挤压生存空间,这并非爱奇艺一家面临的问题。风起于爱奇艺大裁员,掀开视频网站的寒冬一角。据「不二研究」不完全统计,除芒果TV之外,爱奇艺、腾讯视频、优酷、B站等其它视频网站均处于亏损中。B站三季报显示,三季度亏损26.863亿元,经调整净亏损为16.2亿元。“爱优腾”中的另两家网站,具体业绩并未浮出水面,但均未逃出行业寒冬。阿里巴巴财报显示,2021财年,阿里大文娱运营亏损为103.21亿元,经调整EBITA亏损61.18亿元;而优酷隶属于阿里大文娱板块。尽管腾讯三季报并未披露腾讯视频的单独数据,据其透露《扫黑风暴》《你是我的荣耀》仅为腾讯视频带来400万的新增会员。在「不二研究」看来,长视频平台的盈利主要源于会员收入、广告收入:对于前者,会员增长趋近饱和,但会员价格增幅有限;对于后者,当会员规模抵临天花板,叠加行业需求疲软,广告收入增长乏力。更为重要的是,两者均需要优质内容作为支撑;但内容监管趋严,独播爆款可遇而不求,叠加短视频冲击、广告需求疲软。视频网站的冬天可能比想象的更加残酷,也更加漫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