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追明星追熊猫,最近,“萌兰”“花花”“七仔”等大熊猫火出了圈,各大互联网社交平台、短视频平台都晃动着它们可爱的身影。
全民关注的同时,很多人心中都有的疑惑也被再一度放大:熊猫到底是熊还是猫,抑或是浣熊?大熊猫和小熊猫都叫熊猫,为什么长得如此不同?
事实上,关于熊猫分类的拉锯战旷日持久,至今还没有赢家,追寻更完整解答的努力也还在继续。在《最后的熊猫》一书中,美国生物学家及环保人士乔治・夏勒从生物演化的角度,追溯了这场关于熊猫分类的拉锯战。
(美)乔治・夏勒 著,张定绮 译 胡锦矗 校在文章的最后,他的这段话颇值得玩味:
熊派、浣熊派、中间派都以最清楚的逻辑推动他们的观点,而同时大熊猫平静地生活在四川群山里,从没想到就因为它是它,竟在动物学界引起那么大的骚动。
大熊猫至今还跷着它的伪拇指,在对我们扮鬼脸呢!
熊猫就是熊猫
摘自《最后的熊猫》
(美)乔治・夏勒 著 张定绮 译 胡锦矗 校
我故作姿态掩饰我的真貌。
—— 莎士比亚《奥赛罗》
大熊猫是熊的一种吗?小熊猫跟大熊猫有亲戚关系吗?这两个问题已经辩论了一个世纪。
解剖学者、行为学者、古生物学者和分子生物学者发挥无比的创意与毅力,把这场引人入胜的讨论,导向两个物种在演化上的关系。他们不断根据不同的证据导出不同的结论,不放弃追寻瞬息万变的答案。他们的追寻态度是科学逻辑与研究方法的最佳佐证,唯有追根究底能带来知性的满足。
我不曾在这件事上投注精力,这方面的研究跟我的兴趣没有直接关联,不过我认为,解谜的过程十分有趣。
熊猫花花 ©Tommyue小熊猫和大熊猫的关系极为复杂。它们不仅名称雷同,体格上也颇多类似之处。它们的头颅、牙齿、前爪,都因为吃竹子而演化得相像。两者还以同样姿势握竹子,不过小熊猫缺少大熊猫用来掌控竹茎的第六指(或称伪拇指)。两种熊猫的相似之处有目共睹,但它们真的有关系吗?
自从谭卫道神父一八六九年发现大熊猫以来,这一直是科学争论的主题。他认定熊猫是一种熊,所以为它取了“熊”(Ursus)的属名。第二年,阿方斯・米尔内爱德华兹观察熊猫的骨骼构造,认为它不是熊,而跟浣熊有亲。从那时起,两种熊猫就以愈来愈神秘而技术性的方式,在生物分类学里不断搬家。
基本上这是个单纯的问题。有的生物学家观察这两种熊猫,认为它们没什么特别的关系,体格上的近似,不过是饮食和生活方式相同而导致的演化结果。他们把小熊猫归入浣熊一族,大熊猫则跟熊同科。
小熊猫 图源网络其他生物学家面对相同的证据,最后却坚持两者是亲戚,在演化树上同栖一枝。他们若非为熊猫另立一科,就是把它们并入浣熊科。各家都拿得出生理上的特征支援他们的说法。
例如,熊派强调大熊猫的体格结构与熊类似;浣熊派反驳说,大熊猫的骨骼过于沉重。莫里斯夫妇就指出,熊猫骨架给人的感觉“像‘冒牌’的熊骨架”。大熊猫外表当然像熊,可是它是一种纯粹而单纯的熊吗?又或是一种长得像浣熊的动物,只不过块头太大,身体太重,所以需要粗壮的腿支撑,因而才像熊?
在某种程度上,这个拖了很久的议题其实有点无聊,足以证明,科学对任何不确定的事都感到不安,而且过分拘泥于一个萝卜一个坑,企图把所有的东西都安排在特定的位置上。
如果大熊猫是熊,它绝对是一头很不正统的熊。如果大熊猫是浣熊,它倒是有一大群摆在一块儿显得格格不入的亲戚:包括长鼻子的长吻浣熊(coati)、尾巴执握力很强的蜜熊(kinkajou)、跟三千万年前渐新世(Oligocene)老祖宗一模一样的活化石篷尾浣熊(ringtail),以及指爪特别灵活的浣熊等。
长吻浣熊但争议也提出一个基本的科学问题 —— 在动物分门别类时,究竟是哪些特征最重要、最有意义?在只须考虑身体构造的时代,分类已殊非易事,而分子生物学问世后,问题更大、冲突更多,各方面的证据都必须列入评估。令人意外的是,熊猫渊源之谜深受公众注目,像恐龙为何消灭的疑问一样引人入胜。
我演讲的时候,常有人在结束时问我熊猫是熊还是浣熊,为简明起见,我通常回答:“熊猫就是熊猫。”
在熊派支持者声浪最高期间,显然我这种观点屈居少数。以一九八六年《自然》杂志上一篇针对这问题的科学评论为例,作者对反对意见明显不耐烦,他指出,有人仍然认为两种熊猫“彼此有密切的亲戚关系,事实上,各式各样的证据几乎异口同声驳斥这一论调,似乎已相当明显”…… 依他看来,“大熊猫与熊科动物关系密切,已是铁证如山,这场争执最好就此打住…… 现在只剩少部分研究行为学的学者还没有被说服”。
看到“铁证如山”这种字眼时,最好当心。这篇文章究竟是在推广某种偏颇的教条,还是在仔细检视既有的证据?科学界对于真正的定论,通常只是静悄悄地吸收和传播,不需要什么“几乎异口同声”的异口同声,硬把异端邪说改造成真命天子。
在重庆市杨家坪动物园举行大熊猫幼仔命名仪式上,大熊猫幼仔“良月”抱着饲养员的腿不放。陈超 摄。是我因为惰性而不愿加入熊派,还是我不能摆脱落伍的观念,又或是多数人支持的观点确有令人存疑之处?
我必须承认,在听说大熊猫虽然遭到解剖、观察、测量并接受一连串先进分子科技处理,还是无法归类时,不由得心中窃喜。正如我希望雪人(yeti)真的存在,但永远不要被发现一样,我也希望大熊猫永远保有它的小秘密。尝试解决这样的谜题,有一种知性的乐趣。
分子研究最近几年给熊猫分类提供了重要的线索。由蛋白质分子组成的 DNA,能密切反映一种动物的遗传和演化历史。蛋白质由不同的氨基酸构成。
根据推论,任何两种蛋白质所含氨基酸的差异程度,应该跟它们从不同祖先分化后所经过的时间成正比。假设分子演化过程不受环境因素影响,它就具有足够的规律性,可以充当一座分子时钟,对过去数百万年内基因改变的程度,提供精确的资讯。
图源网络文森特・萨里奇(Vincent Sarich)在一九七六年出版一份相关的研究,他利用免疫学技术比较大熊猫、小熊猫、熊、浣熊的血蛋白。方法是把蛋白质注射到兔子体内,产生的抗体会对蛋白质产生强烈抵抗反应,但对于血缘关系愈疏远的物种体内所含的同类蛋白质,抵抗力愈弱。
他的结论是:“大熊猫跟其他熊科动物的关系明显得毋庸置疑…… 令人意外的是,小熊猫不能跟其他浣熊科动物归于一类。”它似乎比大熊猫和熊更早从同一祖先分化出来。
一九八五年,斯蒂芬・奥布赖安跟他的同事在《自然》杂志上刊出一篇叫作《利用分子科学解答大熊猫来源之谜》的文章。利用可以把蛋白质依电荷与体积分类的电泳技术(gelelectrophoresis),比较大熊猫、熊及浣熊科动物。
研究人员进行了 DNA 混合试验,检验实验所得的结果。他们比较的不是蛋白质,而是各个物种体内实际控制遗传的 DNA。从一个物种取得的 DNA,经辐射处理后,跟另一物种的 DNA 混合,测量混合物的稳定性。研究结论发现:
小熊猫约在同一时期跟浣熊科动物及熊科动物分家,而大熊猫的祖先相当晚才脱离熊科,刚好在现代熊出现之前。
熊猫花花 图源网络这次分化据说发生在一千五百万至二千五百万年前。换言之,大熊猫是熊,而小熊猫是浣熊。但这项研究发表不到一年,又有一项血蛋白研究显示,两种熊猫的关系比大熊猫跟熊或小熊猫跟浣熊都更密切。
究竟该用哪一种血蛋白做分类标准,鉴定大熊猫是熊的白蛋白(albumin),或鉴定大熊猫不是熊的血红蛋白(hemoglobin)?分子时钟有时不见得像预期的那么准确。同一组织中的不同蛋白质,发生突变的速度可能有差异,自然选择对血红蛋白之类的蛋白质的影响,说不定也比其他蛋白质来得大。
到了一九八九年,戴维・戈德曼(David Goldman)、拉瑟纳・吉里(Rathna Giri)和奥布赖安又以一项新研究加入战场,这次的分子研究包括所有七属熊科动物,再加上大熊猫、小熊猫和浣熊。
这项发表在《演化》(Evolution)上的研究,“基于二百八十九种做过辐射记号并溶解于二度空间电泳的成纤维细胞(fibroblast)蛋白质,在四十四种溶解于一度空间电泳的同工酶(isozyme)之中的电泳变化范围”。
图源网络我对分子生物学所知有限,不懂这种研究是怎么回事,更不要说评论他们的技术或分析。实验结果大致肯定奥布赖安在一九八五年的报告。浣熊和熊的祖先在渐新世分道扬镳,又经过一千万年,小熊猫跟浣熊分家。到了中新世(Miocene),熊有三大分支,最早的一支是大熊猫的祖先,第二支是今日南美洲眼镜熊(spectacled bear)的祖先,最后一支是熊科动物其他六属的共同祖先。
如果他们三人企图用这套研究解决熊猫论争,恐怕非大失所望不可。按照分子研究的传统,紧接着问世的研究,必然会抵触他们的结论。果真如此。
一九九一年,张亚平和施立明在《自然》杂志上发表对两种熊猫、亚洲黑熊以及马来熊线粒体 DNA 详尽的分析结果。他们的结论是:大熊猫跟小熊猫的关系比它跟熊的关系密切。他们还指出:“每个细胞里有一千至一万份线粒体;这种 DNA 承受的自然选择压力很低。因此两种熊猫之间的类似 DNA 未必是趋同演化所造成。”
分子研究互为矛盾的结果,教了我们很重要的一堂科学课。花样复杂而现代化的技巧不一定能说明令人费解的事。形态学、古生物学和博物学在解答两种熊猫的演化之谜上,继续扮演重要的角色。
化石经常为物种的历史提供启发,但化石记录中往往存在很大的空白,熊猫尤为如此。浣熊科是犬科动物一个很早的分支,发源于北美洲,后来散播到亚洲和欧洲各地,后两地发现在二百万年前的第三纪中新世有类似浣熊的古浣熊(Sivanasua)。熊也是犬科的一支,出现于中新世早期的祖熊属(Ursavus),是一种外形像熊,体型与中型犬相当的动物。
第一头真正的熊猫(Parailurus),是一种类似小熊猫的小型动物,在距今约一千二百万年的上新世(Pliocene)初期,出现在欧洲南部和北美洲;它一直在欧洲存活到上一个冰河时期,当时它在温带森林里很常见。有研究者认为,从中新世中期出现的一种叫作野熊属(Agriarctos)的似熊动物,由祖熊属演化而来,是大熊猫的祖先。
一九八九年,邱占祥和他的同事在云南发现一件中新世后期的新化石,有跟大熊猫类似的牙齿,但也具有若干原始熊的特征。这头被命名为“Ailurarctos lufengesis”的动物,体型还不及今日大熊猫的一半。
始熊猫复原图大熊猫在上新世晚期或更新世早期突然出现,距今可能不超过二三百万年。缅甸、越南,尤其是中国东部,最北到北京,都发现过熊猫化石,它们常跟更新世的剑齿象(Stegadon)一起出土,所以这两个物种成为当地动物化石的特征。更新世早期的熊猫体积约为今日熊猫的一半,被视为一个独立的物种小型熊猫(Ailuropoda microta)。
新物种之所以会产生,往往是因为古老的物种有一小部分遭到孤立,这种动物借由自然选择改变外形和行为模式,直到具有新特征的物种到达相当数量。
这个过程可能很快发展完成,导致化石记录没有留下可视为中间过渡的物种或所谓“失落的环节”。动物通过染色体重新排列组合来完成快速演化并非难事,但演化也可能经过单一基因的突变,这样速度会慢得多。新物种适应环境后,可能经数百万年都不再改变,充其量做一些小的调整。
大熊猫获得今天这种形态的时间,并不如很多人宣称的那么久远,还算地球上的新客。但其演化历史仍无法确知。
小种大熊猫大熊猫的行为模式是否能提供演化过程的线索?这种研究方法有些问题。住在同一栖息地的物种,可能会发展出类似的社会结构和类似的外表,因而也在没有亲属关系下产生类似的行为模式。
比较物种时,我们必须先认定行为模式在哪些方面受到生态条件的重大影响。例如,食物的分量、品质、分配情形,会影响动物的行动、活动周期以及社会结构。同样地,两个各自分离的群体,即便属于同一物种,行为也可能不同。但是像用气味做记号或发声等行为模式,在迥然不同的环境下仍然可以运作,所以比较不易受生态压力而改变。
大熊猫能发出的声音出乎意料地丰富,有些与熊相同,有些与小熊猫相同,有些三者都会。比方说,大熊猫焦虑时发出的咂嘴声,包括牙齿相撞击和咂唇,熊也会做,小熊猫甚或长吻浣熊则以略微不同的方式,发出类似的声音。
大熊猫会发出哀怨的牛叫声,表示并非很严重的挫折感,跟熊或数种浣熊科动物抱怨的咕噜声很接近,但对后者而言,这种声音有另一种功能,即供母亲与幼兽联系之用。
大熊猫萌兰呻吟声可说是熊猫所独有的声音,其范围包括扯着嗓子叫、呜呜叫和拉得很长的呻吟声。只有大熊猫和熊会发出这种警告意味的信号。
最值得注意的是大熊猫像羊咩的叫声,用于在遇见同类时表示友善之意。正如波恩亚历山大・克英博物馆(Alexander Koenig Museum)的古斯塔夫・彼得斯(Gustav Peters)指出,这种羊叫声相当于小熊猫以及所有浣熊科动物的吱吱声,但熊没有类似的叫声。
对于像大熊猫这么大的动物,我们通常不期望它会发出高频率的叫声;事实上,大熊猫有几种叫声的频率之高,实在跟它那样的大型肉食动物身份很不相称。
还在吃奶的幼熊会发出一种很奇怪的叫声,是一种连续的哇哇声,尖锐而急速,几乎是响亮的喉音。虽然这种声音的作用还不清楚,但它对母亲显然很重要,可能是要求她躺着别动,分泌乳汁。大熊猫不会发这种叫声。如果说大熊猫是熊,我无法理解为什么熊猫宝宝不会发这个重要的声音。
做记号的行为当然决定于物种与生俱来的腺体,以及腺体所在的位置。大熊猫会用爪子抓树皮、撒尿,用肛门附近的腺囊摩擦物体。熊缺少这种腺体,不过它们还是会人立而起,用肩膀、脖子和头摩擦树干,它们也会咬或抓树皮,留下体味。
小熊猫会骑在树桩或其他突出物上,用画圆的动作留下肛腺的气味,跟大熊猫很接近;雄体小熊猫也会撒尿。华盛顿国家动物园的迈尔斯・罗伯茨(Miles Roberts)发现,小熊猫脚掌上有一些细孔,能分泌一种透明的液体,这是在走路时留下特殊资讯的一个办法。大多数浣熊科动物会利用尿液或肛腺做记号,行为与熊猫类似,但细节上略有出入。
图源网络大熊猫与熊的新生儿体型都非常小。黑熊妈妈的体重是新生儿的二百五十倍,大熊猫则为将近九百倍。(相形之下,浣熊妈妈只是宝宝的五十五倍重。)为什么大熊猫的新生儿特别小?
生殖受生态条件影响,尤其取决于不同季节里母亲与婴儿能取得的高品质食物的分量。熊和大熊猫一样,有受精卵延期着床现象。温带地区的熊在六月交配受孕,但受精卵要等到小熊在一月或二月出生前的六十天左右,才附着在子宫壁,让胚胎开始发育,这期间母亲正在冬眠。
如果小熊体型大而活跃,昏睡中的母亲可能无法满足它乳汁供应上的需求,母亲身上囤积的脂肪就可能用不到冬眠结束。大熊猫不冬眠,不同的自然选择压力导致新生儿格外娇小。熊与大熊猫的幼崽都长得小,但不代表它们是亲戚。只是大熊猫新生儿为什么长得那么小,却是一个令我百思不解的问题。
我从观察小熊猫上找到一些线索。小熊猫也会延期着床(但浣熊科动物没有这现象),它的妊娠期平均是一百三十一天,与大熊猫大致相同。大熊猫胚胎每天的体重增加量,不到熊胚胎的一半,反而较接近小熊猫或浣熊的胚胎。小熊猫每胎生一两只,新生儿体重则与大熊猫差不多,大约一百一十三克。雌体小熊猫把孩子藏在树洞里,它们成长很慢,三个月大才离巢,这阶段比浣熊或长吻浣熊都长。
所有这些事实都显示,大熊猫的生殖行为比较像小熊猫之类的小型哺乳类,而不像熊。当然也有一些因体形而做的调整。比方说,大熊猫宝宝长期留在巢中,需要母亲照顾十八个月以上,使母亲的泌乳期延长到下个交配季节以后,无法每年都生育。
相对而言,小熊猫的幼崽八个月大就能独立,所以雌体每年都能交配。我由此推论,大熊猫在生殖方面,还保持了很多体形较小的类熊猫祖先的特征,只少部分器官退化,以适应目前的状态。
熊猫花花和妈妈 图源网络从零星的证据判断。大熊猫跟小熊猫的关系确凿:特殊的头颅、牙齿和前爪构造;各种生殖上的特征;某些发声方式;以及用气味做记号的行为。
如果这两个物种没有关系,我们必须承认,它们趋同的程度已超过证据允许的范围。但它们的分化从何时开始?非常可能是大熊猫与小熊猫在中新世有相同的祖先。
那么两种熊猫究竟该归入熊科还是浣熊科呢?尽管大熊猫跟熊的关系较密切,我还是认为它不仅仅是熊。而且两个物种之间,即使只是基因上很小的差异,也可能对外表和行为有深远的影响。黑猩猩跟人类的基因有百分之九十九雷同。
我们无疑应该把黑猩猩视为家族的一员。但黑猩猩算是人类吗?大熊猫与小熊猫的分类问题,有几条出路。是否要将大熊猫纳入熊科或另立一科,而将小熊猫摆在浣熊科?是否将两种熊猫各自独立一科?是否将两种熊猫并为一个熊猫科(Ailuridae)?我比较赞成最后一种办法。科学有一天会克服所有的矛盾与演化上的困难,把熊猫分类问题做一总结。
这场动物分类的拉锯战还没有赢家。追寻更完整解答的努力还在继续。“熊派、浣熊派、中间派都以最清楚的逻辑推动他们的观点,而同时大熊猫平静地生活在四川群山里,从没想到就因为它是它,竟在动物学界引起那么大的骚动。”埃德温・科尔伯特(Edwin Colbert)一九三八年写道。大熊猫至今还跷着它的伪拇指,在对我们扮鬼脸呢!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非虚构时间 (ID:non-fiction702),作者:乔治・夏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