芭比带火大量亚马逊产品 卖家靠“蹭热度”疯狂爆单!

观点
2023
07/27
12:32
亚设网
分享

导语:早在Prime Day期间,芭比娃娃便成为各大购物网站的热门搜索关键词。根据Numerator提供的早期数据,与去年相比,今年Prime Day顶级品牌排行榜上,芭比娃娃的排名从第85名跃升至第49名。

电影《芭比》全球爆火,随着这股“粉红风暴”愈演愈烈,商业嗅觉敏锐的跨境商家正从中捕捞出海商机。

芭比粉色风暴带火多个品类,卖家靠“蹭热度”爆单

早在Prime Day期间,芭比娃娃便成为各大购物网站的热门搜索关键词。根据Numerator提供的早期数据,与去年相比,今年Prime Day顶级品牌排行榜上,芭比娃娃的排名从第85名跃升至第49名。

为此在《芭比》正式上映前,以该IP为名的电商大战便已火热打响。据悉,美泰公司(芭比娃娃生产商)同100多个品牌达成协议,授权品牌们销售以芭比娃娃为主题的时装、美容品、配饰等。

在经济萎靡的大环境下,不少零售商及品牌纷纷寄希望于芭比热潮,通过这抹亮粉色赶走夏季的通胀阴影并提振销售。

而事实证明,《芭比》的全球大爆不仅令这一略显“过气”的经典老IP重归顶流,其周边辐射效应也成功带火多个相关品类,为跨境电商销售注入活力。

根据AMZ123 Top25w热搜词工具的搜索趋势,在过去一周内,亚马逊美国站同芭比关联的关键词搜索量大幅飙涨,其中芭比娃娃、芭比相关服饰以及芭比梦幻屋等品类最受消费者青睐。

芭比带火大量亚马逊产品 卖家靠“蹭热度”疯狂爆单!

随着《芭比》的正式上映,消费者们的热情一触即燃,疯狂抢购相关周边产品,芭比娃娃、芭比连衣裙、芭比香水、芭比耳环等单品的销量飞速增长。

AMZ123了解到,芭比所引领的粉色风暴正全面渗透着海外消费者的衣食住行,涵盖服饰、家居用品、食杂、汽配、3C等多个类目。

知名品牌同芭比的联名更是将热度推上更高峰:名创优品同芭比的联名款销量持续激增,部分热门款式被抢购一空火速断货;Zara和芭比的联名服饰系列包括圆形耳环。香水、粉红色连帽衫,目前均已处于售罄状态,甚至于男士T恤、紫粉色西装也都被抢购殆尽。

而嗅觉灵敏的跨境商家同样抓住了这一粉色商机。一位独立站卖家表示,其上周发现《芭比》电影上映后在美国热度高涨,很多人都特意穿着粉色衣服去电影院观看,TikTok被大量相关内容产出所刷屏。

为此该卖家立刻抓住热度,针对这部分顾客专门挑选一款产品来营销。据其自述,该产品属于跨境电商领域容易出爆款的品类,受众很广,就算电影热度过了,消费者也可以持续使用该产品。

原本产品的颜色分很多种,但该卖家在Shopify店铺针对性地单独上架了一个粉色款的落地页。而产品视频还是以前投放过的视频,但把背景音乐替换成了芭比相关的配乐。

为了抓住最佳时机蹭电影热度,该卖家激进地加大了TikTok广告的投放力度,并成功得到了回馈——几天之内单日销售额就冲到了3000刀以上。

可以看到,目前《芭比》正值火热,许多跨境商家纷纷借势开品。不过这类经典IP往往需要获取商业授权方能销售相关产品,卖家的开拓方向更应集中在消费者由此衍生的多方面需求上,切勿铤而走险售卖侵权产品,尤其是在近期风控持续升级的情况下,产品下架、店铺封禁的重锤极可能落下。

突发!亚马逊再度掀起大规模地址验证潮!

在芭比粉红潮流席卷全球之际,亚马逊上新的风波同样正在酝酿。

5月24日,亚马逊突发掀起地址验证潮,大批卖家收到了相关邮件,被要求在7月下旬之前完成验证。

如今时隔两个月整,亚马逊地址验证潮又卷土重来。7月24日,一位卖家反映其突然收到账号存在停用风险的警告,需进行明信片验证后方能解除限制。

芭比带火大量亚马逊产品 卖家靠“蹭热度”疯狂爆单!

芭比带火大量亚马逊产品 卖家靠“蹭热度”疯狂爆单!

▲图片来源于知无不言

事实上许多卖家陆续都遇到了同样的情况:

“今天早上也收到了,关键是5月份刚验证过了地址,这次又来了,不知道是不是系统BUG。”

“我这边也是一样,6月中旬验证都过了,今天又跟我说要验证地址。”

“我的全部要验证一遍,身份验证提交了有5天了还在显示进行中,这个正常吗 ?”

“上个月验证的时候没有要求验证地址,今天就要求明信片验证了,像是查漏补缺。”

AMZ123观察到,不少收到邮件的卖家此前在5月份那波地址验证潮中便已核验通过,如今仅仅时隔两个月,亚马逊却在大部分卖家并未修改地址信息的情况下再度群发邮件,属实令人费解。

对此有卖家推测,此轮地址验证很可能系亚马逊的查漏补缺。“早上打开主页一看又挂起了黄条,点进去账户看地址验证待验证。 明明6月份就已经验证通过了。随即开了个CASE问客服是怎么回事,客服说是我的办公地址那里没有填写收件人的名字,把收件人填写完了黄条就立即消除。”

不过也有卖家表示很可能系亚马逊系统bug。一位卖家在收到通知后便按照要求填写身份信息,保存以后立刻显示已完成验证,并未出现填写验证码的步骤。开case咨询客服后,得到的反馈是无需处理,验证已经顺利通过了。

截至目前,亚马逊并未对此次验证风波作出官方解释,就各位卖家的反馈来看,一般而言仅需按照要求补充相关信息便可消除风险警告。

虽然《消费者法案》正式落地已有一段时日,但其引发的连续验证潮尚未彻底平息。就在上周,有部分卖家反馈因未能通过信息验证,而导致账户遭到了停用,在售产品也遭到下架。

联系二者,一定程度上可以猜测亚马逊的风控仍在不断紧缩,对此卖家们还需审慎行事,切勿随意更改账户信息,以免再遭扫号。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艾瑞网立场)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 亚设网的观点和立场。

20.jpg

关于我们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