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具身智能并行:人形机器人的崛起与挑战

观点
2023
08/12
10:31
亚设网
分享

导语:2023年6月,美国亚利桑那州的研究团队推出了一款名为“ANDI”的机器人——它不仅可以呼吸,还会因为某些环境刺激而发抖和出汗。

2023年6月,美国亚利桑那州的研究团队推出了一款名为“ANDI”的机器人——它不仅可以呼吸,还会因为某些环境刺激而发抖和出汗。目的是用来研究人体在面临极端环境时的各种变化。这不仅是一项技术上的突破,也是对“生命”的定义提出了全新的挑战。

与具身智能并行:人形机器人的崛起与挑战

2023年7月,联合国在瑞士日内瓦召开了“人工智能向善(AI for Good)”全球峰会。人形机器人成为峰会展示厅的绝对主角。 科技日报驻法国记者 李宏策 摄

2023年7月,联合国在瑞士日内瓦召开了“人工智能向善(AI for Good)”全球峰会。这场由联合国国际电信联盟(ITU)举办的活动,更像一场科技界的“奥斯卡”红毯秀,展示了众多人形机器人,包括全球首个超现实主义机器人艺术家“艾达”、人形摇滚歌手机器人“苔丝狄蒙娜”以及最先进的医疗保健机器人“格蕾丝”,等等。

峰会还举办了全球首个由机器人主导和参加的新闻发布会。9位人形机器人站在台前,自如地与记者互动,讨论了关于人工智能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监管问题以及如何建立人机之间的信任。这不仅是对技术问题的回答,更是一次震撼的展示,展现了人形机器人正逐步被社会所认知和接纳的新景象。

2023年8月,三星电子透露,开始制定进军机器人市场的战略,由设备体验(DX)部门的规划团队主导该项目。为此三星还推迟了用于医疗保健的可穿戴机器人的上线。显然,三星已经预见到机器人产业所带来的无限可能性,并对这一领域有更大的野心和构想。

这三则新闻共同描绘了一个清晰的图景:人工智能的进步正在成为机器人产业发展的关键引擎。生成式人工智能的爆发,催生了初代“AI+机器人”的人形机器人。在人工智能技术的加持下,机器人不再是单纯地执行预定程序的机械设备,而是具有了自主学习和决策能力的智能机器人。从单纯的执行预设程序,到拥有自主学习和决策的能力,从面向专业工程师的工具,到面向广大用户的日常伴侣,未来的人形机器人已经站在了新的起跑线上。

在这轮“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人形机器人浪潮背后,许多公司其实早已做好准备。业内的代表性机器人产品,包括国外的波士顿动力Atlas,国内的小米CyberOne(铁大),优必选WalkerX等。

特斯拉人形机器人Optimus(擎天柱)更是备受关注。还记得2021年8月,马斯克在特斯拉的人工智能开放日上首次提及制造“擎天柱”人形机器人的计划。令人惊讶的是,短短一年后,Optimus(擎天柱)的原型机已经在接下来的AI Day中亮相。特斯拉展示了它在汽车工厂进行搬运、浇水植物、移动金属棒的视频。

在特斯拉的股东大会上,马斯克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设想:“一个自然人或许都需要拥有两个人形机器人。未来,全球的人形机器人数量有望达到100亿到200亿。” 他强调,这将是一个比电动汽车,甚至比传统汽车市场更大的行业。马斯克还透露,Optimus(擎天柱)的生产计划已经展开,特斯拉目前已经生产了10台,并预测在2023年11月进行公开的行走测试。为什么特斯拉如此执着于人形机器人的研发?一方面是为了提供工厂的劳动力,以降低生产电动汽车的成本;另一方面,更远大的目标是,用机器人来建设火星,预见未来的跨星际梦想。

人形机器人,为什么可能成为继智能手机和新能源汽车之后的下一个智能终端?或者更进一步,成为下一个产业风口呢?在我看来,答案在于人工智能对社会生产力的作用方式。当前,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展现出了令人震撼的语言和逻辑处理能力,但其输出主要仍依赖于计算机软件系统。换句话说,它尽管“智能”,但却受限于数字世界,无法直接在现实世界中施展实际影响。

而人形机器人,有可能成为这种高级人工智能的理想载体。试想一下,拥有智能大脑的机器人,不仅能理解复杂的指令,更能通过其敏捷的身体和手脚,在物理世界中执行各种任务。这样的机器人将是数字智能与物理行动的完美结合,可以在虚拟和现实世界之间自由穿梭,发挥其巨大潜力。因此,人形机器人有望成为未来人工智能的主要输出渠道,桥接虚拟与现实,为社会带来更广泛、更直接的效益。

当我们深入探讨这个话题时,有一个不可或缺的关键词需要引入:“具身智能(Embodied Intelligence)”。这个概念首次被提及还要追溯到1950年,当时图灵在他的开创性论文《计算机器与智能》(Computing Machinery and Intelligence)中提出了:机器可以像人类一样,与环境互动,感知周围,自主地规划、决策、行动,并拥有执行这些决策的能力。经过73年的发展,这个词现在越来越受到重视,被看作是人工智能发展的最高境界。它也被称为“Embodied AI”(具身人工智能),与之对立的概念,则是Internet AI(互联网人工智能)或Disembodied AI(非具身智能)。

在2023年5月的ITF World半导体大会上,英伟达首席执行官黄仁勋充满激情地展望未来:人工智能的下一个浪潮将是具身智能,即能够理解、推理、并与物理世界互动的智能系统。紧接着,5月28日,科技部副部长吴朝晖在中关村论坛“人工智能大模型发展论坛”上进一步强调,自然语言大模型并不是大模型的最终形态,比它更高级的是多模态的具身智能。上述两位的前瞻观点都预示了一个崭新的时代:机器人发展,从实验室技术的积累,到工业机器人的先行,再到今天,我们将步入人形机器人的黄金时代,它们有望成为具身智能的绝佳体现。

在人形机器人的发展浪潮中,中国拥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和机遇。首先,中国正面临前所未有的人口老龄化问题,这使得对于人形机器人在医疗、护理和日常生活辅助等领域的需求日益凸显。与此同时,新一代年轻人更倾向于追求知识和技能型工作,传统的体力劳动逐渐失去吸引力。这为人形机器人在制造业、农业和服务业中的应用创造了广阔的空间。

不仅如此,中国将会成为全球最大的机器人消费市场。预测显示,到2025年,中国的人均工资将达到约14.4万元。与此同时,如果特斯拉的人形机器人Optimus(擎天柱)如期投入量产,其价格据马斯克预测为2万美元,大约等于14万元人民币,与中国的人均工资相当。

试想一下,当人形机器人的价格与一个人的年收入相当时,它们不再是远在天边的高科技产物,而是逐渐成为企业和家庭中的常见角色。它们可能在工厂里助力生产线,或者在城市的繁华街头为人们提供服务,甚至在家中扮演家务助手的角色。这是一个场景,在这个场景中,人形机器人不再是孤立的技术存在,而是与社会、与人们的生活紧密交织。

更值得一提的是,中国政府对于机器人和智能制造领域的政策态度坚定并持续支持。

5月31日,《深圳市加快推动人工智能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应用行动方案(2023-2024年)》提出,加快组建广东省人形机器人制造业创新中心。

6月15日,《上海市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指出,瞄准人工智能技术前沿,构建通用大模型,面向垂直领域发展产业生态,建设国际算法创新基地,加快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

6月28日,《北京市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行动方案(2023-2025年)》提出,着眼世界前沿技术和未来战略需求,加紧布局人形机器人,带动医疗健康、协作、特种、物流四类优势机器人产品跃升发展,实施百项机器人新品工程,打造智能驱动、产研一体、开放领先的创新产品体系。

这系列利好政策表明,中国的一线城市为人形机器人的发展和应用创造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想象这样一个未来:一个人形机器人,不仅能直立行走、听从你的指令前进、后退或抓取物品,更为关键的是,具备高度的感知能力。当你把它放置在一个陌生的房间中,它的摄像头、传感器和触摸器皆开始工作,敏锐地捕捉和解读周围的一切信息。它能迅速识别房间里的每一个人、每一个物品,并且可以学会并模仿人类的动作,如开关门、拿起物品等。

这样的机器人,如果真的能走入千家万户,它将能够无微不至地为我们服务。想象它忙碌地在厨房中为你做饭、打扫房间、温柔地照顾年迈的家人或与孩子嬉戏。更让人期待的是,它能够执行许多复杂的日常任务,成为家庭中不可或缺的助手。这无疑将是人类生活品质的一大跃进和革命。

人形机器人,真的有可能成为与汽车、手机相提并论的下一大通用产品吗?尽管有许多人对此充满期待,但也有同样多的批评和质疑,指出它在实际应用和价值上可能并不如预期那般广泛。

首先,某些前沿科学家提出了颇有深意的观点:“在某种层面上,将机器做成完全的人形,其实是人类想象力的一种缺失。如果飞机都按照鸟儿的形态设计,那还有多少创新之处?”坚持把机器人做成人形,不仅增加了设计的复杂性,而每一个细微的关节和传感器都需要高度精准的校准和维护。这不仅大大提高了成本,同时也使得能源消耗更为严重。

其次,针对特定的任务,某些非人形的机器人设计可能会更加简单、实用且成本更低。例如,对于清洗狭窄的通风管道,一种模仿蛇行动的蛇形机器人会更加得心应手。毕竟,有很多任务,人类本身就难以完成,或者说,在执行这些任务时,我们常常需要借助各种专门的工具。

还有,让机器人真正达到人类行动和互动的复杂程度仍是一大技术难题。有位科技创业者曾在一个演讲中直言:“如今,若你能设计出一个机器人,让它熟练地绑鞋带,或者从洗衣机中取出衣物、轻柔地抖开并悬挂,你无疑将跻身于科技领域的巅峰,成为众所瞩目的顶级专家,这绝非言过其实。” 事实上,与人类的灵活多变相比,人形机器人在感知、认知和动作上仍然有很大的差距。要让机器人真正融入家庭,我们并不一定需要一个真实的人形机器人,而是需要构建一个更加智能化的生活环境。例如,智能音响成为家庭的“耳朵”,智能摄像头则是我们的“眼睛”,而扫地机器人则像家中的“手脚”。

最后,我们不能忽视的是社会和文化层面的顾虑。许多人担心,过度依赖人形机器人可能导致人类在情感上的迷失,特别是当它们被当作伴侣或照料的工具时。此外,与外观和行为都如此接近人类的机器人互动,很可能引发深入的道德和伦理讨论。再比如隐私和安全问题,一旦机器人被黑客攻击或数据泄露,可能会对家庭成员带来意想不到的风险。

面对人形机器人的新浪潮,我们不免思考:这是人工智能的终点,还是另一个起点?当机器人与人类的经济活动、文化和日常生活如此紧密地交织时,我们可能会发现,这不仅仅是技术的进步,更是人类文明的一次深远跃升。在未来,可能会有一天,我们不再称它们为“机器人”,而是作为共生的伙伴,与我们并肩前行,共同创造一个超越传统界限的未来世界。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艾瑞网立场)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亚设网的观点和立场。

2.jpg

关于我们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