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蓝鲸财经记者 李明昊
近日,华熙生物发布公告称,其全资控股子公司钜朗在9月1日与韩国公司Medytox、开曼华熙、以及合资公司华熙美得妥签署了一项终止契约。
按照约定,华熙生物与Medytox的合资协议将被终止。该协议的主要目的为在中国大陆地区开发、拓展及销售Medytox生产的特定注射用A型肉毒毒素等医疗美容产品。
同时,由Medytox与华熙美得妥签署的独家代理协议也一同被终止。在华熙美得妥所有债务清偿完毕的前提下,华熙美得妥将解散并注销。这也意味着,在筹备了八年之后,华熙生物与Medytox合作在国内布局肉毒素的计划彻底终止。
在签署终止契约的前一日,华熙生物刚刚发布了2023年度半年报告。报告显示,2023上半年,华熙生物罕见出现了净利润同比下滑的现象,这也是自2019年上市以来,华熙生物首次净利润出现负增长。
核心业务增长遇阻的同时,依靠肉毒素打开新的增长曲线计划又落空,此举无疑已让华熙生物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
“瘦脸针”生意落空
华熙生物成立于2000年,主营业务为研发、生产和销售透明质酸等生物活性物质原料产品及生物医用材料终端产品,被称为“玻尿酸第一股”。正因其医美公司的特质,华熙生物在2015年就盯上了“瘦脸针”生意。
2015年,华熙生物旗下开曼华熙与韩国肉毒素企业Medytox在中国香港成立合资公司华熙美得妥,并先后出资5000万港元、1678万港元、1200万港元,进行该肉毒素在中国内地的独家开发、拓展及销售工作。
众所周知,韩国是医美、整形业大国,其医美领域的厂商也多如牛毛。Medytox能被华熙生物选中也因其在肉毒素领域领先的地位所致。
Medytox成立于2000年5月,于2006年第一个拿到韩国国内肉毒素许可证。自从其A型肉毒毒素Meditoxin上市后,市占率直线增长,到2009年时,在韩国市场的占有率已经接近40%。
让华熙生物没有预料到的是,双方合作还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时,Medytox就爆雷了。
2020年6月18日,韩国食品医药品安全厅表示,从当月25日起,吊销韩国知名生物制药企业Medytox公司的三款肉毒素的产品许可。韩国食品医药品安全厅认定,该公司在生产肉毒素的过程中,使用未经批准的原液,通过材料造假获得流通许可,违反了相关法律,并要求公司召回和销毁有关产品。
同年8月,华熙生物公告称,全资子公司钜朗已向Medytox发出律师函,行使其权利终止及/或撤销及/或解除合资协议及依据合资协议签署的其他相关协议,并保留就此事追究Medytox相关法律责任的一切权利。
如今,在华熙生物决定终止合作的三年后,华熙生物与Medytox彻底分道扬镳。华熙生物半年报显示,其子公司钜朗已对Medytox发起国际仲裁,对Medytox提出索赔要求,初步索赔金额约6.4亿元。该案目前尚未开始审理。
净利首次下滑
不仅肉毒素新业务拓展失败,华熙生物现有业务的表现也不尽如人意。自2019年11月上市以来,今年上半年,华熙生物首次交出了一份增收不增利的财务报告。
半年报显示,华熙生物今年上半年营收为30.75亿元,同比增长4.77%;归母净利润为4.25亿元,同比下降10.27%。
从华熙生物的营收组成上看,主要可分为原料业务、医疗终端业务、功能性护肤品业务和功能性食品业务四类。
今年上半年,华熙生物营收同比增长主要得益于原料业务和医疗终端业务带来的大幅增长所致。其中,原料业务实现收入5.67亿元,同比增长23.20%,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18.45%;医疗终端业务实现收入4.89亿元,同比增长63.11%,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15.90%,毛利率为82.30%。
而功能性护肤品业务今年上半年整体业绩全面承压,实现收入19.66亿元,同比下降7.56%。毛利率也比去年同期下降4.25个百分点,下降至74.49%。四大品牌同比收入悉数下跌,其中“BM 肌活”收入同比降幅最大,下降近30%。
图片来源:华熙生物财报
值得一提的是,即便功能性护肤品业务营收下降最多,但仍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63.92%,依然是华熙生物最为核心的业务。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22.76万亿元,同比增长8.2%,其中限额以上单位化妆品类商品零售额达2071亿元,同比增长8.6%。华熙生物护肤品业务的收入显然与行业走势出现了背离。
华熙生物的股价表现也不乐观,2021年7月,华熙生物的股价曾创下314.99元/股的历史高位。截至9月11日,华熙生物的股价为90.9元/股,两年多的时间,华熙生物的股价已下跌逾70%,总市值已蒸发近千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