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6日,在香港特区政府力促虚拟交易合规化的大背景下,欧科云链控股有限公司(01499.HK)旗下的Web3 链上数据及合规解决方案提供商 OKLink,正式宣布与香港持牌零售虚拟资产交易所 Hashkey Exchange 达成合作,用科技助力交易所业务平稳进入合规化时代。
作为这次合作的见证者之一,欧科云链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毕良寰接受了蓝鲸财经的专访。
毕良寰强调,Web3想要正式进入主流视野,合规化是必经的一环。为技术设下护栏,不但是监管方的需求,也是投资者和从业者共同的需求。而在虚拟资产交易中,想要让合规化落地、规避风险的同时,平衡好隐私和安全的关系,就必须使用科技给出解决方案。
毕良寰还进一步指出,在避险需求上,虚拟资产交易和传统金融交易其实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为了满足这些需求,就需要高科技工具持续跟踪链上动态,并进行数据分析。过去,区块链技术就曾经协助执法部门进行链上执法,而如今,在香港特区政府力促Web3合规化的大背景下,区块链分析工具,已经成为监管链上数据的必选项,未来将大有可为。毕竟,对于Web3行业来说,做好风险预警,才是对投资者真正的保护。
蓝鲸财经:您认为合规的推进可能会对整个 Web3 行业产生怎样的影响?这种影响可能会扩展到哪些方面?
毕良寰:合规意味着 Web3正式迈入主流世界,就像过海关盖戳一样,你需要遵守海关的要求,才能顺利前往自己想去的地方。任何一项新科技或者新发明都会由小众、试验性的阶段逐渐发展为主流应用,区块链技术也不例外。
合规意味着“有规可依”,这对于整个行业发展来说,其实是给出了一个监管的框架。无论是行业内外,都不想看到一个新技术被金融犯罪、诈骗、洗钱等所利用。举例来说,根据欧科云链研究院统计,2023 年上半年,一些不法分子将矛头对准了区块链生态项目,造成了大概 7.24 亿美元的损失,是给整个行业带来了危害。 香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曾表示,Web3.0 的发展,是要为技术设下适当的护栏,让技术和应用以负责任、可持续发展的模式推进。
上半年,我们也在美国的Consensus大会上与很多高校教授、议员进行了交流,发现社会各界,包括业内人士,其实都对合规有很大需求。另外,合规还是确保区块链技术能够与传统金融体系协同发展的关键。
我们认为,合规对于市场参与者来说,其实是提振信心。合规出现的时间点,正是美国 FTX 暴雷之时。美国采取了“制裁处罚”的措施,而香港则有幸得到了缓冲的机会,出台了全面的监管框架。并且这个监管延续了之前的沙盒思路,是鼓励行业参与者积极与监管机构合作,共同推动合规标准的制定和实施的。像我们之前就参与了之前证监会的建言。
在合规之前,我们看到的更多的可能是一些原生的项目,比如 NFT,DeFi,等等。但是在合规之后,我们看到的是 RWA,STO 等。前者,在目前的发展阶段,市场市值大概有苹果公司的一半;而后者,则是代表整个金融市场的潜力。前段时间,欧科云链研究院就分析了香港的政策,是发现政策其实是在助跑证券型代币的。
蓝鲸财经:香港证监会在推进保障合规性方面,目前最看重的是哪些领域?香港当前推进合规性最大的困难是什么?是否有特定的挑战或障碍需要克服?
毕良寰:目前香港证监会看重的合规性集中在两个领域。
第一个领域,是对投资者的保护,证监会要重点帮助投资者有效管控风险。
第二个领域,则是落地性。这里的落地性,又包含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虚拟资产相关的服务商和创业者到底可以在香港如何展业。政策到位了,接下来应该如何具体操作?这个问题,是我们在观察香港 Web3 发展的时候重点关注的。比如,欧科云链研究院之前就观察到,是香港SFC直接对话银行,提出了开户难这个问题。
另一方面,则是如何进行风控问题。企业或者机构与投资者不同,对于他们来说,监管要落到实处,需要一套全新的风控体系和风控理念,对于行业外的人有着较高的门槛。我们现在也正在致力于做这件事。
蓝鲸财经:您如何看待 Web3 隐私保护与反洗钱安全之间的冲突?
毕良寰:首先,我们需要就一件事达成共识,那就是Web3 隐私保护是在保护谁的隐私。我想,每一个行业的从业者,都希望自己所在的行业欣欣向荣,保持着较高的 YOY,而非被一些不法分子所玷污。所以我认为,从利益的层面出发,Web3 隐私保护和反洗钱安全是没有冲突的。
至于技术层面,我想说的是,在链上你的地址就等于你的账户,其中的操作就是这个链上的用户画像,就像电商平台会根据用户偏好为你推送商品和信息一样。
不过,在传统电商平台的运作模式中,你的行为习惯、日常偏好等标签是由中心化平台掌握的,而Web3则不同,是公开透明的,大家都可以通过区块链浏览器查询到该地址的操作。
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是怎样做到反洗钱安全的呢?这一点,可以从两个维度来说明。
从数据来源的维度上,举例来说,就是每一次确认的洗黑钱、攻击等操作,都是链上公开透明的,那通过我们的地址关联和穿透,可以将这些有风险的账户所关联的地址按照风险评估标准来打上标签,从而来帮助金融机构以及虚拟资产相关机构规避这些风险。当我们确认某个地方有风险,某种行为存在风险的时候,第一反应应该是避开,而不是只身涉险。
从链上身份的维度来说,在使用欧科云链合规工具规避洗钱风险的时候,我们只需要知道在KYC环节客户所提供的钱包地址是否有风险,以及在接受资金的环节是否触及洗钱风险、是否安全。
金融机构在做合规的时候,是不需要“只身涉险”的。香港证监会强调运用科技给出解决方案,其中就包括使用区块链分析工具。
蓝鲸财经:您认为科技导向的监管对与虚拟资产市场可能带来积极和负面影响是什么?
毕良寰:在讨论具体影响之前,我认为区块链分析工具这类科技解决方案已经是一个必选项了。传统的风险管理的集中主要手段中,排在第一位的是识别和评估风险,而基于链上资产,受技术本身的一些特点影响,光做到“识别”就十分困难了。而且我们在用链上天眼进行一些金融犯罪地址分析的时候,也是通过对全量链上数据的搜集整理、核对、验证、分析,辅以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的建模分析方法, 才能对研判地址进行无线层级的一个穿透,然后再把这些信息转化成需求方所能清晰掌握的图示和数据信息。
这样一整个过程,明显不是之前的技术可以实现的了。因此,区块链分析工具已经成为科技发展中的必选项。
至于负面影响,或者更准确地说,目前的缺陷,那就是科技解决方案终究只是辅助工具。那些“打怪升级“的战士,本身是要投身于这个行业,并随着行业的不断进步,去发现是否有哪些漏洞,是否会存在新的需求,然后及时地去不断迭代科技方案,而不是依赖于科技方案。
欧科云链在香港合规政策出台之前,得益于之前积累的链上数据能力(现已覆盖各类区块链网络 170 余条,收录链上数据量超 1000TB,链上数据交易量高达 300 亿条,并拥有超过 34 亿的地址标签,其中黑灰地址标签近7000 万。)已经在着手研发 Onchain AML。后来,在确定性政策出台后的不到30天内,我们就正式对外公布了自己的Onchain AML。最近,我们也已经和HashKey Exchange达成了合作,共商共建,一起让香港 Web3 真正“落地”,踏踏实实地展业,从香港走向国际,和行业内的共建者助力香港打造国际新金融中心。
蓝鲸财经:您提到监管需要对虚拟资产交易中的钱包地址进行筛查和强调关联交易的重要性,能否解释一下具体原因?
毕良寰:今年 3月份,我们曾建议证监会补充一些实时的链上数据指标。比如,可以对创始人或者主要相关利益者的钱包等进行实时监控,引入对虚拟资产的实时监控以及大额转账提醒,针对虚拟资产生态的安全攻击事件对投资者发出提醒,等等。这些链上数据指标可以被纳入监控来提防市场风险,从而加强对代币发行人和交易平台的透明度和责任感,更好地保护投资者利益。
防范关联交易,其实就是防止不当利益输送、风险集中、风险传染和监管套利。
在虚拟资产交易中,也存在和金融市场的关联交易风险类似的情况。首先,关联交易可能被利用来进行欺诈行为或市场操纵。其次,关联交易可能导致不当的利益输送,损害了其他投资者的利益。
除此之外,虚拟资产还具有自己的特点。举例来说,传统金融框架里,进行股票交易时,所有的资金流动都在银行托管账户中进行。但是,虚拟资产的交易信息与此不同,会分布在链上和中心化交易平台。
链上的转账和交易往往具有匿名性和抗审查性。而且对于链上资产来说,链下信息的披露仅代表一部分。比如一些虚拟资产钱包,就可以一人创建多个地址。
我们研究院也在持续跟踪链上的一些动态。根据欧科云链OKLink 的数据分析,存在市场风险的大额交易,往往是钱包转账(链上)而非中心化交易所交易。虚拟资产的特性使得其在跨境转移和匿名性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通过对钱包地址进行筛查,监管机构可以追踪和监控资金的流动,减少洗钱和非法资金流动的风险。
蓝鲸财经:在内地,也有执法和监察机关会通过链上天眼等技术进行资金追踪,从您的经验来说,目前这类技术的主要使用场景和模式是怎么样的?
毕良寰:在合规还没落地之前,我们主要是通过利用区块链技术协助执法部门进行链上执法、 打击黑产、智慧助警等工作。
在合规之后,我们则是根据出台的条例和法律,围绕底层逻辑——链上数据,升级推出了一款全新的合规工具 Onchain AML。目前,该工具算是为香港地区量身定制。但未来,我们也会放眼全球,根据不同地方的法律法规去调整、升级,也就是前面提到的,降低合规门槛,用简单易用的工具来完成风险预警做到全流程全景式的风控。就已发生的损失进行处罚,取得的效果永远不如提前预测和防范风险来得更好,因为后者才是真正做到了“投资者保护”。
#蓝鲸人物专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