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ICphoto
从去年底ChatGPT发布后的一炮而红至今,几乎在任何一个行业,你都可以看到AI的身影。也正是借着这股风潮,有着“AI独角兽”之称的第四范式,在三年四度冲击IPO之后,终于如愿在9月28日正式挂牌港交所,开盘报63.1港元,较发行价上涨13.49%,截至午间收盘,第四范式报58.5港元,总市值约271.5亿港元。
在第四范式招股书里,“中国最大的以平台为中心的决策类人工智能公司”是其对自己的描述。据公开资料,按照应用类别的不同,人工智能行业主要分为四类:视觉人工智能、语音语义人工智能、人工智能机器和决策类人工智能。第四范式则是属于最后一种,也就是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和梳理,来为公司提供规避风险的服务。
为了显示出自身的发展潜力,在招股书里,第四范式还引用了灼识咨询报告的数据来为自己背书。报告称,在所有人工智能行业领域中,决策类人工智能是增长最快的。2018年至2022年以平台为中心的中国决策类人工智能市场规模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为87.7%,预计2022年至2027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为42.3%。2022年,中国决策类人工智能市场的支出规模为532亿元,预计2027年将增长至2104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31.7%;据第四范式介绍,在市场份额方面,以22.6%的占有率位列行业第一。
第四范式成立至今也就九年左右的时间,资本市场却一直对其青睐有加。据公开资料显示,它已经先后完成了11轮融资,不仅包含了红杉中国、联想创投、基石资本等知名机构,还吸引了国有基金和多家国有银行的投资。从客户群体来看,金融领域是第四范式最早开拓的优势市场,约80%以上的头部银行是第四范式的客户,其也在2018年获得了国有五大行的联合投资。
但即便是种种光环之下,第四范式暂时似乎也难以走出所有AI类企业“增收不增利”的怪圈。
据招股书显示,2020年至2022年,第四范式的营收分别为9.42亿元、20.18亿元和30.8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05.0%、114.2%、52.7%。今年一季度,第四范式的营收为6.44亿元,较去年同期的4.82亿元增长了33.6%。但若对数据进行梳理分析可以看到,2022年开始,第四范式的增速已经大幅下降。
此外,2020年至2022年,第四范式产生亏损净额分别为7.5亿元、18.02亿元及16.53亿元,2023年一季度亏损净额为3.04亿元,同比扩大约11%。即便在营收稳步增长的情况下,三年依旧累积亏损超45亿元。对于亏损的原因,第四范式解释称,“为开发及增强公司的解决方案和技术栈而产生的研发开支;为提高公司的品牌知名度和扩大我们的用户群而产生的销售及营销开支;一般及行政开支,主要来自支付予公司雇员的以股份为基础的薪酬;及与授予公司投资者的若干非经常性优先权有关的赎回负债的利息开支”。
就研发来看,2020年至2022年,第四范式的资金投入分别为5.66亿、12.5亿和16.5亿,研发费用率分别为60%、62%以及54%。此外,在经营现金流方面,截至2023年一季度,第四范式经营现金流依然为负、整体未能盈利,其于招股书中也提及,由于投资技术及解决方案研发、营销计划等因素,预期在2023年度仍将录得大量亏损净额。在这种烧钱的打法之下,第四范式又是否真的可以得到资本市场的长期支持还是未知数。毕竟它并没有像OpanAI那么万众瞩目,即便OpenAI也在大幅亏损,也有微软这样的巨头和其他耐心的私人资本作为后盾。
根据招股书,第四范式的收入主要是公司自研的先知平台及产品、应用开发及其他服务两项。先知平台主要是指在用户服务器上本地部署的软件,以及在服务器或其他硬件上预装的先知平台软件;应用开发则是根据用户的需求,基于先知平台开发定制化的AI应用,按照个体项目向用户收费。
具体来看,先知平台研发出来后可以直接卖给不同客户,后续不用定制,具备持续赚钱的通用能力,而应用开发则需要对每个客户进行量身定做,其成本较为不可控。根据已经披露的数据来看,应用开发产生的收入逐渐超过了先知平台。2020年至2022年,先知平台及产品的收入占比分别为65.7%、50.3%、48.4%,应用开发及其他服务的收入占比分别为34.3%、49.7%和51.6%。
值得一提的是,招股书中提及,在今年1月15日投资者与公司股东签署终止协议的补充协议中,触发撤资权的条件之一由“D系列融资完成后48个月内或终止协议签署之日起18个月内未完成IPO并在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变更为“于2023年12月30日前没有完成IPO并在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也就是说,第四范式急着上市,除了公司经营的压力之外,也有着来自股东的压力。
其实,第四范式的现状也是当下AI科技企业共同面临的处境,研发成本和高昂的算力投入,势必会造成短期内无法盈利的情况,也有为了提升知名度而提高销售成本的问题。
但总体来看,第四范式在这方面做得并不差。其销售及营销开支占总收入的比重在逐年下降,2020年至2022年三年的时间里,销售占比由24.1%降低至13.1%,降幅接近五成,2023年一季度则进一步降至12.9%。
据招股书显示,第四范式的解决方案涉及各个行业和领域,其中运输、金融、能源与电力是最主要的客户群体。自2021年开始,能源与电力、运输行业客户产生的收入占比逐渐上升,2022年能源与电力行业客户交易金额占总收入的21.7%,金融行业客户交易金额占总收入的16.9%。2020年至2022年,各年度中前五大客户合计占第四范式总收入的比例分别为17.4%、11.1%、25.8%。
在今年上半年大模型如火如荼的发展浪潮中,第四范式创始人兼CEO戴文渊曾公开表示,“在过去的几个月中,大家的认知都在迅速提升。去年12月问的最多的是‘你听说过ChatGPT吗?’到今年2月,客户问的是‘ChatGPT我到底能不能应用它?’”
为了追上大模型狂奔的脚步,第四范式也在今年4月发布了其大模型产品“式说3.0”,并提出了AIGS战略(AI-Generated Software),即以生成式AI重构企业软件,偏向于To B领域,主要是解决垂直行业生产力问题。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据介绍,“式说”是北京市首批7家模型伙伴之一,已经率先与多个行业的头部客户开展了AIGS的相关合作。但另一面,第四范式并没有成为8月31日通过《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备案的首批大模型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