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ICphoto
在向高端化探索的路上,小米终于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有人说,小米终于扬眉吐气了一次。
11月7日,针对网友对小米14系列销售情况的提问,小米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雷军也正面进行了回应,“确实过了百万台,但缺货还是严重,我们正在拼命催单,请大家耐心等候。”
小米14系列销售的火爆也传导至了资本市场。11月9日,小米股价创年内新高,盘中一度触及16.94港元,较6月23日低点,已涨超70%。梳理历史脉络,自2021年初小米股价创历史新高的35.9港元/股后,小米便陷入震荡下跌走势,2022年9月,小米股价跌破10港元大关,创下自2020年4月以来的历史新低。此后虽有阶段上涨,但长期在11港元/股徘徊,今年10月,小米股价开始发力,仅一个月时间,涨幅便接近40%。
此外,蓝鲸财经记者注意到,受个股走强影响,消费电子板块也在上证指数单边下跌的背景下,走出独立行情。截至11月9日,消费电子板块年内涨幅约28%,最高上冲6817.2点。
种种迹象表明,消费电子市场正在温和回暖。其中有两个重要原因,其一是随着消费者换机周期的拉长,今年底来到了新的换机周期;其二是由于进入9月以来,各大手机厂商密集发布了新机,在硬件配置和软件体验上都有了很大提升,因而也更加刺激了消费者的换机需求,此次一机难求的小米14系列新机搭载高通第三代骁龙8移动平台,成为全球首个量产使用该芯片的手机厂商。据悉,高通骁龙8 Gen3采用了1颗3.3GHz Cortex-X4超大核+3颗3.15GHz Cortex-A720大核+2颗2.96GHz Cortex-A720中核+2颗2.27GHz Cortex-A520小核的设计,CPU峰值性能提升30%,GPU峰值性能则提升35%。
据调查机构TechInsights此前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三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为2.96亿部,同比下降0.3%,虽然这是智能手机销量连续第九个季度出现年度下滑,但下滑趋势已经放缓。具体来看,三星智能手机的全球出货量以5959万部摘得第一,市场份额为20%,较去年同期下滑2%;苹果手机出货量为4660万部,同比下降4%,占据16%的市场份额,位列第二;小米的则以14%的市场份额来到第三名的位置,手机出货量为4150万部,同比增长3%;OPPO(含一加)则以2770万部的出货量排名第四;传音(包括Tecno、Infinix和itel三个品牌)连续两个季度保持第五。
此前很长一段时间,为了能在存量市场上分得一杯羹,各大手机厂商整齐划一地在硬件设备上大做文章,不管是摄像模组还是屏幕等等。然而现实情况是,这些配置基本大同小异,就算有些许的创新,也会马上被超越,因而无法勾起消费者的兴趣,更无法建立品牌忠诚度。
雷军在今年8月14日的年度演讲上曾谈到,消费电子行业,竞争极其激烈,只有做高端,才可以倒逼在技术上寻求突破,赢得未来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小米过去三年高端化探索之路,也是他近十年最痛苦,也是收获最大的一次。为了夺取DXO评测的分数,花了两年多时间准备的小米11 Ultra不仅参数全部拉满,而且DXO评分做到了全球第一,但这个第一却并没有让小米11 Ultra承接住小米的愿景,首发之后也被各种吐槽。此后命运多舛的小米13系列面世,口碑和销量双丰收之后,“体验优先”才彻底被认同。
而谈及体验,苹果之所以可以在高端市场上称霸,除了其A系列芯片之外,高质量的iOS系统也是核心因素。国产手机厂商也开始意识到,相较于堆料,软件的提升给用户的体验感会更为直接。
以当下的明星产品小米14系列来看,最核心的突破则是其搭载了全新操作系统澎湃OS,这对小米来说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是迈向“人车家全生态”的关键一跃;不仅仅是小米,10月30日,华为宣布,HarmonyOS 4(鸿蒙OS 4)升级设备数量突破1亿,据Couterpoint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其在中国市场已经拿下了8%的市场份额。
除了系统方面的优化升级,各个手机厂商也迫切地想把大模型装进手机里。前不久,在vivo的开发者大会上,vivo发布了其自研AI“蓝心”大模型和大模型矩阵,包括1750亿、1300亿、700亿、70亿和10亿五款不同参数规模的大模型,并宣布120亿蓝心大模型实现端侧跑通;小米大模型也于今年4月建立,手机端侧的大模型已经跑通;华为表示将会在HarmonyOS 4接入大模型;OPPO则宣布与联发科技合作共建轻量化大模型端则部署方案。
在终端市场之外,A股市场上消费电子供应链公司也有很大起色,例如欧菲光曾于今年9月末连续6日涨停,累计涨幅近80%,股价最高达到12.3元/股;朝阳科技也于近期收获6个涨停板,虽然11月9日朝阳科技盘中跌停,但股价仍较10月末有超40%的涨幅。
在股价涨幅之外,供应链公司的业绩也出现了回暖趋势。以蓝思科技为例,据蓝思科技披露2023年第三季度公告数据显示,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338.08亿元,同比增长7.07%;归母净利润16.49亿元,同比增长117.23%。结合其中报数据可知,智能手机与电脑类产品业务占据蓝思科技营收八成的比例。此外,曾经的光学龙头欧菲光也凭借着华为mate 60系列的火爆在第三季度实现扭亏为盈。据欧菲光三季报数据显示,今年第三季度该公司实现营收45亿元,同比增长47.75%,净利润也由去年同期的亏损24.07亿元转为盈利5432万元。
从AI赋能、软件升级再到硬件更新,从终端产品再到产业链和供应链,消费电子正在走向复苏的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