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鲸财经 屠俊
12月13日,国家医保局官微信息显示,2023年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调整工作现已顺利结束。
本次调整,共有126个药品新增进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1个药品被调出目录。143个目录外药品参加谈判或竞价,其中121个药品谈判或竞价成功,谈判成功率为84.6%,平均降价61.7%,成功率和价格降幅均与2022年基本相当。本轮调整后,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内药品总数达到3088种,其中西药1698种、中成药1390种;中药饮片仍为892种。
值得注意的是,国家医保局医药管理司司长黄心宇在今日10点召开的国家医保局新闻发布会上介绍,在今年的100个续约药品中,70%的药品以原价续约,31个因为销售额超出预期的品种需要降价,但是平均降幅也仅为6.7%。同时这100个续约药品中有18个药品增加了新的适应症,仅有1个触发了降价机制,其他的都没有触发降价机制,就原价能够增加适应症。
受此消息影响,A股今日创新药板块上涨,截至今日收盘,创新药指数上涨0.68%。
平均降价61.7%,CAR-T疗法未入,15种罕见病用药纳入目录
黄心宇在今早的发布会上介绍:“我们叠加谈判降价和医保报销的双重因素,预计在未来两年的谈判协议期内,可以为患者减负超过400亿元。”
黄心宇指出,2023年医保目录调整申报条件跟往年基本类似,主要包括近5年新上市或者修改说明书的药品,罕见病用药、国家鼓励研发的儿童药和仿制药,以及国家基本药物等。
细分到单品,“百万抗癌药” CAR-T疗法一直颇受业内关注,今年,复星凯特的阿基仑塞注射液和药明巨诺的瑞基奥仑赛注射液通过了形式审查,有业内人士向蓝鲸财经表示,此次“天价谈判”谈判结果对细胞疗法的支付体系有直接影响,能否出现创新支付方式和抬高医保支付天花板值得期待。不过,根据公布的结果来看,这两款CAR-T产品最终都无缘进入医保。
对此,CIC灼识咨询顾问李紫鹏指出,产品通过初审目录是医保局对其临床价格的认可,CAR-T未能进入医保说明医保局对高价药物维持审慎的态度,医保的主旋律仍然是保基本。
“未进入医保的产品,可寻求医保外商业化渠道,通过慈善赠药、联合商保多方支付、DTP销售等渠道来提升药品的整体销量。医保外商业化渠道已经不是新思路了,国产厂商和MNC都采用过这种商业化策略。”李紫鹏说。
罕见病药依然是2023年医保目录调整的侧重点,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对罕见病用药的申报条件未设置上市时间限制,纳入国家鼓励仿制药品目录的药品可以申报当年医保目录,进一步拓宽了罕见病用药的准入范围。据悉,此次有15种罕见病用药纳入目录,覆盖16个罕见病病种,填补了10个病种的用药保障空白。
首先值得注意的是艾加莫德α注射液,此次成功被纳入2023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这款用于治疗重症肌无力的药物由再鼎医药引进自荷兰Argenx公司。此前,艾加莫德α注射液每瓶售价过万元,成人(按80kg算)年治疗费用超30万元。
不过,艾加莫德并未公布谈判价格。根据国家医保局规定,《2023年药品目录》中医保支付标准有“*”标识的,各地医保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不得在公开发文、新闻宣传等公开途径中公布其医保支付标准。
“为了支持部分药品海外上市,就是我们说的俗称的叫出海,我们也借鉴国际的做法,按照企业自愿的原则,对部分药品实行了谈判,价格保密。国家医保局不主动公开这些药品的是谈判价格,在今年的药品目录中有230个谈判药品实行了价格保密。”黄心宇在今早的会上指出。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艾加莫德今年6月获国家药监局批准,9月即已在国内正式上市,而从上市到纳入医保仅用了不到半年时间,充分体现了国家对临床上存在巨大未满足需求的创新药给予的更大力度的支持。
黄心宇指出:“5年内新上市的药品在当年医保目录新增药品中的占比,从2019年的32%,就是不到1/3提高到今年2023年的97.6%,就是绝大多数药品都是5年内新上市的这些新药。2023年,57个品种实现了当年获批,当年纳入目录。新药从获批上市到进入目录的时间,从原来的5年多缩短到现在的1年多,80%的新药能够在上市之后的两年内进入医保药品目录。”
100个续约药品,70%的药品以原价续约
除了罕见病,肿瘤药也是医药产业和资本市场聚焦的重点领域,其中ADC单品一直颇具话题度,其中,德曲妥珠单抗被业内认为一旦成功纳入医保后,将搅动HER2阳性乳腺癌二线治疗市场格局。
截至目前,国内有7款ADC药物获批上市,此次目录调整,荣昌生物的维迪西妥单抗、罗氏的恩美曲妥珠单抗和Seagen/武田的维布妥昔单抗均再度纳入2023医保目录。不过,包括第一三共/阿斯利康的德曲妥珠单抗在内的其余4款ADC药物虽然通过2023年医保目录调整形式审查,但并未最终进入此次医保目录。
不过,此次医保目录调整对于乳腺癌治理也并非全无进展。以礼来的阿贝西利片为例,2021年,礼来以69.3%的降幅让阿贝西利片用于晚期乳腺癌治疗的适应症进入2021年医保目录乙类,是我国首款进入医保的CDK4/6抑制剂,此次目录调整,阿贝西利片针对晚期乳腺癌的两大适应症成功续约;而其联合内分泌治疗(他莫昔芬或芳香化酶抑制剂)用于激素受体(HR)阳性、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阴性、淋巴结阳性,高复发风险且Ki-67≥20%的早期乳腺癌成人患者的辅助治疗适应症首次纳入医保,实现了早期和晚期乳腺癌人群医保双覆盖。
此次,阿贝西利片同样未公布医保谈判价格。不过,黄心宇针对完善支持创新药发展的谈判和续约的规则,在今早的发布会介绍:“纳入目录后的续约阶段,我们进一步优化了规则,适当控制续约以及新增适应症降价的药品的数量和降幅,给予新药企业一个稳定的预期。”
黄心宇指出,在今年的100个续约药品中,70%的药品以原价续约,31个因为销售额超出预期的品种它需要降价,但是平均降幅也仅为6.7%。同时这100个续约药品中有18个药品增加了新的适应症,仅有1个触发了降价机制,其他的都没有触发降价机制,就原价能够增加适应症。
除了乳腺癌治疗,多款肺癌靶向药近年来被纳入医保目录。以EGFR阳性的非小细胞肺癌为例,近年来,医保药品目录先后谈判增加了奥希替尼、阿美替尼、伏美替尼、达克替尼等二、三代的靶向药。患者生存期从化疗时代的几个月延长到两年左右。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预测,2030年我国EGFR-TKI市场规模可达1000多亿元,第三代EGFR-TKI目前占据市场主流,其中,基本是阿斯利康的奥希替尼、艾力斯的伏美替尼、翰森制药的阿美替尼、贝达/益方生物的贝福替尼等占据主要市场。
今年医保谈判结果显示,阿斯利康肺癌三代EGFR-TKI靶向药泰瑞沙(奥希替尼)术后辅助治疗适应症成功准入医保目录,成为唯一一款在医保目录内覆盖IB-IIIA期早期肺癌术后辅助治疗的三代EGFR-TKI靶向药。
事实上,即便早期肺癌患者接受了完全性切除手术,但仍有复发转移的风险。数据显示,如果不接受术后辅助治疗,超过50%的肺癌患者会在5年内出现复发或转移,约74%患者术后发生远处转移,其中又以脑转移(CNS)为主,手术切除后的辅助治疗非常关键。
2023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药物经济学专家组组长陈文在今早的会上指出,经过6轮的调整,国家医保局已经累计将744个药品新增进入医保的目录,其中谈判新增446个,覆盖了目录全部31个治疗领域。谈判准入的药品当中,肿瘤用药达到了100个,其他的如高血压、糖尿病、精神病等慢性病的用药93个。
“在2017年以前,我们医保目录当中没有一个肿瘤的靶向用药,到2023年版目录当中,已经有74个肿瘤的靶向药品,其中很多治疗领域实现了不同代际的靶向药的多样化的选择。”陈文指出,同时6年我们累计调出了395个疗效不确切,容易临床上滥用以及临床被淘汰或者即将退市的药品。
PD-1方面,今年“四小龙”君实生物、信达生物、百济神州、恒瑞医药此前在医保目录内的PD-1也再增加了新适应症。不过,由于国家医保局设置了保密条款,国产PD-1的最新医保支付价均未公布。相对的,进口PD-1方面,默沙东的帕博利珠单抗、百时美施贵宝的纳武利尤单抗为了维护全球市场的价格的稳定,今年并未进入初审名单。
网红靶点GLP-1赛道共有4款产品被纳入新一轮医保目录。分别是仁会生物的贝那鲁肽注射液、礼来制药的度拉糖肽注射液、翰森制药的聚乙二醇洛塞那肽注射液以及诺和诺德的司美格鲁肽注射液。
据悉,新版医保药品目录将在明年1月1日正式落地实施,国家医保局也会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推动目录的落地落实,一个要落实谈判药品的直接挂网,信息系统调整等措施;第二,指导定点医疗机构加强联动;三是指导各地完善双通道等管理政策;第四,要继续强化目录准入之后的管理;第五,继续组织谈判药品的相关企业,定期报送药品配备机构的名单,并且在国家医保局微信公众号和官方APP会开通查询渠道,方便广大的医生和患者及时查询购买到这些谈判药品。
“2023年医保谈判降价幅度与2022年相比,平均降幅低了4.4个百分点,续约产品中七成产品以原价续约,降价续约的品种平均降幅也只有6.7%,从这些数据中,可以看出医保谈判降价机制趋温和。”李紫鹏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