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国资入场,“给予”近两年的自救期,华南城或也未能避免陷入债务逾期的窘境。
农历癸卯年的最后一天,华南城对外发出预警称,因流动资金日趋紧张,预期不会就2024年10月票据于2024年2月9日到期的强制赎回款项进行支付,将导致2024年10月票据发生违约事件;
同时,华侨城亦预期将不会就2024年4月票据于2024年2月12日到期的一笔利息进行支付,倘未能于2024年3月13日前支付该利息,将导致2024年4月票据发生违约事件。
图片来源:企业公告
据悉,目前华南城共有5只美元债存续,余额为11.52亿美元,最新息票率均为9%,到期日期分别为2024年4月、6月、7月、10月和12月。
两个月前,华南城曾发布一份涉及上述五笔美元债的债权人意见征求公告,为这批债券寻求展期、降低利率和分期偿还本金。
华南城也曾发布进展称,已有至少一系列票据获得75%以上的持有人投票赞成征求同意。截至2023年12月15日,已有69.8%的票面总额持有人投票支持征求同意。
这已不是华南城首次发布债务逾期预警。
公开资料显示,2002年,以珠宝起家的潮汕商人郑松兴联合同乡共同出资成立华南城,主要业务为开发、经营大型综合物流及商品交易中心。2009年,华南城赴港上市,并依托商贸物流,先后在广西南宁、黑龙江哈尔滨、河南郑州等多个城市建立大型商贸物流综合体。
2021年底,华南城因高负债,融资渠道不通,叠加市场销售回款下滑,“自我造血”能力下滑等原因,出现首次大规模现金流危机。
彼时,为应对境外债兑付风险,华南城引入深圳国资以自救。
2022年5月,华南城引入深圳市特区建设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获得后者约19.1亿港元的股权认购金额。据天眼查显示,目前,特区建发持有华南城29.28%股份,为单一最大股东;郑松兴持股比例为20.16%,为第二大股东;腾讯控股为第三大股东,持股比例为8.35%。
引入国资后,华南城成功展期上述五笔美元债。2022年8月,华南城通过同意征求,将5只2022年、2023年到期的美元债展期至2024年,展期期间分期偿付本金并统一将10%以上的票面利率调整至9%。
此后,华南城还引入中医药大健康、汽车产业园、奥特莱斯等,并向轻资产输出转型。
不过转型成效或并不明显。据其近四年财报显示,华南城2020/2021财年、2021/2022财年、2022/2023财年、2023/2024中报,总营业收入分别为107.86亿港元、96.16亿港元、40.52亿港元、25.16亿港元,对应的归母净利润分别约24.15亿港元、7.6亿港元、7亿港元、-6.21亿港元。
值得注意的是,其2023/2024中报显示,截至2023年9月30日,华南城流动债务超362亿港元,手持现金及银行存款总额为13.06亿港币。
为缓解现金流压力,近期华南城拟通过公开招标方式出售西安华南城有限公司约30.6472%股权,及间接持有的深圳第一亚太物业管理有限公司50%股权。
2022年7月15日,华南城就曾将第一亚太物业50%的股权出让给现最大股东特区建发,当时代价约12.57亿元。
短债激增、造血能力下滑,华南城又回到了两年前的窘境,但彼时有国资救场,如今华南城又该如何破局值得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