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蓝鲸财经记者 王晓楠
3月25日,“陶机大王”科达制造(600499.SH)发布2023年年报,净利润腰斩,喊出的销售收入130亿元的目标也仅完成七成。
此前曾被佛山陶瓷巨头们围猎的科达制造在不断探索第二增长曲线,2015年,切入锂电池行业的上市公司终于接到了自己的泼天富贵,2022年更是在参股企业蓝科锂业拿到了30亿分红,成为公司的现金奶牛。
随着锂电板块收入下降近四成,半路跨界锂电行业的科达制造,如何讲好新能源故事?
利润奶牛蓝科锂业失效?
3月25日,“陶机大王”科达制造发布2023年年报,公司实现营收96.96亿元,同比下滑13.1%;实现归母净利润20.92亿元,同比下降50.79%。距离科达制造设定的2023年努力实现集团含税销售收入130亿元,仅完成了七成左右。
就在2022年,科达制造营收首次突破百亿,为111.57亿元,而归母净利润更是暴增322.66%,为42.51亿元。但是2023年公司营收与净利增速双双下滑,甚至净利润缩水五成,科达制造交出了近五年内最不满意的答卷。
资料显示,科达制造早年以陶瓷机械设备起家,成长为亚洲第一、世界第二大陶瓷机械设备龙头。
2015年,科达制造开始进入锂电池负极材料领域,主要从事石墨化代加工,以及人造石墨、硅碳复合等负极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相关产品应用于锂离子电池中。2017年,科达制造在原有负极材料相关业务的基础上,参股盐湖提锂企业蓝科锂业48.58%股权。目前形成了建材机械、海外建筑陶瓷、锂电材料及装备的业务布局。
近年来,随着碳酸锂市场的价格波动,以及科达制造参股公司蓝科锂业碳酸锂产能的释放,蓝科锂业的经营对公司业绩有较大影响。2022年时,蓝科锂业对公司利润的影响占公司归母净利润的80%以上。
而2023年,随着碳酸锂价格的剧烈波动,市场终端价格从2023年初约50万元/吨持续下跌,到年末跌破10万元/吨,尽管蓝科锂业产销量同比均实现较好增长,但其业绩较2022年同期大幅减少约62.5%。2023年,蓝科锂业实现的业绩同比大幅下降,最终实现营业收入63.35亿元,对公司归母净利润的贡献为12.94亿元,对比上年同期减少约21.56亿元。
需要指出的是,2017年末,科达制造持有蓝科锂业长期股权投资期末余额为9.65亿元,而截至2023年末该长期投资余额已经增加至23.12亿元,但2023年年中时该余额为36.84亿元,仅半年缩水了13.72亿元。不过,2022年时,科达制造还从蓝科锂业获得近30亿元的现金分红。
此外,科达制造锂电材料板块2023年的收入为7.39亿元,同比下滑38.85%;毛利率为9.16%,较上一年减少7.3个百分点。虽然公司负极材料成品的产、销量于2023年均实现同比大幅增长,但是受负极材料行业供需关系及价格下行的影响,科达制造负极材料营收规模受限,毛利率阶段性承压。
除此之外,受全球经济放缓及国内房地产市场影响,科达制造建材及机械业务略有波动。2023年,公司收入占比接近五成的建材机械业务,其实现营业收入44.77亿元,同比下滑20.16%。而科达制造第二大业务海外建筑陶瓷,虽然收入上涨11.59%,但是其毛利率却较上一年减少7.63个百分点。
就在净利润出现大幅下滑的同时,科达制造仍不忘回馈股东,公司2023年年度利润分配预案为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3.3元(含税),累计分红数额达6.22亿元,而2022年时科达制造还抛出了上市以来最高分红,累计分红数额高达13.04亿元。
在2022年年报中,科达制造曾高喊,自2023年起,公司将争取5年内实现陶瓷机械业务的“百亿目标”,然而其设定的130亿元的销售收入仅完成了七成。对于2024年的计划,科达制造似乎回归了理智,其表示努力实现集团销售收入120亿元。
佛山陶瓷巨头围猎科达制造
从科达制造的改名史不难看出,公司发展方向经历了多次调整。
在科达制造还叫科达机电时,其前身为顺德陶机,成立于1996年,公司是靠陶瓷机械起家的。2002年,科达机电登陆资本市场。在发展主业的同时,2011年科达机电收购了其在国内陶机行业的竞争对手恒力泰,公司一步巩固了自己的龙头地位。2015年开始,科达机电开始向海外拓展,在非洲推出“合资建厂+整线销售”的模式,在肯尼亚、加纳、坦桑尼亚、塞内加尔、赞比亚5国合资建设并运营陶瓷厂。
另一边,科达机电也在向建材装备行业拓展,但发展并不算顺利。2008年,科达机电成功研制了墙材成型装备墙材压机,进入墙材机械市场,在2012年公司收购了新铭丰,主要产品为加气混凝土装备机械。虽然新铭丰股东完成了业绩承诺,但是后期新铭丰的业绩在持续下滑。
虽然顶着“市占率第一”,但激烈竞争下的科达机电利润空间不断走低,其陶机业务的利润率甚至不到10%。2014年,上市公司将名字改为广东科达洁能股份有限公司,公司进入了科达洁能时代。因陶瓷机械行业对下游建筑陶瓷制造业具有一定依赖性,受房地产等行业的变动,公司核心业务收入出现了波动,将发展方向投向了清洁煤气化领域,但该板块却未能给科达洁能带来丰厚的业绩。
走不通路的科达洁能,又将目标锁定在了锂电材料。2015年,上市公司跨界新能源这一新领域。2020年,公司将名字改为科达制造。搭上锂电的科达制造,踏上了新能源的春风,在2018年亏损了5.14亿元后,科达制造的营收从2019年的64.22亿元上升至2022年的111.57亿元,净利润更是从1.19亿元上涨至42.51亿元。
实际上,科达制造业务频繁变动的背后,上市公司股权分散,实际控制人也在不断变动。
科达制造创始人是公司原董事长卢勤,不过2012年时由公司总经理边程接任董事长一职。2015年,卢勤还是上市公司的第一大股东,持有15.02%的股权,但是2019年时,第一大股东的位置就由持股11.03%的边程接替。不过,目前科达制造第一大股东为梁桐灿。
作为宏宇集团的实控人,梁桐灿于2011年进入股东名单,后于2018年增持5%成为第四大股东,2020年参与定增成为第一大股东。2007年,宏宇集团开始进军房地产业务,在佛山、广州、江西、上海等地开发商业和住宅项目。根据2023年胡润百富榜,梁桐灿以75亿元财富位列榜单。
据悉,佛山知名的陶瓷集团有顺成集团、东鹏集团、鹰牌企业、宏宇集团、新明珠陶瓷集团、蒙娜丽莎集团、新中源等。其中,新明珠正在寻求A股IPO,已进入问询回复阶段。新明珠实控人之一叶德林控制的佛山市新明珠企业集团有限公司,于2019年中进入科达制造前十大股东列表,但是2023年对科达制造减持了100万股。
截至2023年末,科达制造持有公司5%以上股份的股东为自然人梁桐灿、卢勤、边程,以及法人股东广东联塑、新华联,其中梁桐灿持有公司股份19.22%,为第一大股东;广东联塑、卢勤、新华联和边程分别持有公司股份 7.01%、6.47%、5.16%和5.07%的股份,股权较为分散。因此,科达制造不存在控股股东或实际控制人。
频繁跨界进行资本运作的科达制造,曾于2022年计划分拆控股子公司安徽科达机电上市,后者主要从事墙材机械装备业务,2021年,安徽科达机电营收5.65亿元,净利润5227.8万元。不过,科达制造筹划一年多的分拆计划于今年1月19日宣布终止。
#直击财报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