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芳斋困在粽子里:“粽子第一股”多元化遇挫

观点
2024
06/07
22:30
亚设网
分享

五芳斋困在粽子里:“粽子第一股”多元化遇挫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蓝鲸财经记者 王健文

“你今年吃甜粽还是咸粽”、“粽子是蒸好还是煮好”……端午节将近,粽子再度受到了消费者的关注,有关粽子的话题也频上热搜。

但作为“粽子第一股”,端午节前,五芳斋的股价却并未见涨。6月1日以来的,公司股价累计跌幅达4.30%,至6月7日收盘,公司股价收于26.72元/股,总市值约为38亿元。

业绩起伏不定、多元化发展成果不显,靠粽子起家的五芳斋困在了粽子之中。

业绩起伏不定

自成立至今,五芳斋的历史已有百年。

1921年,浙江兰溪籍商人张锦泉在浙江嘉兴售卖粽子,取名五芳斋。1998年后,五芳斋开始进行改制,五芳斋实业成立。自2001年开始,远洋实业(后更名为“五芳斋集团”)开始逐渐收购五芳斋实业的股份,逐步成为公司第一大股东。2022年,五芳斋登陆上交所主板。

年报显示,截至2023年年底,厉建平和厉昊嘉父子共持有五芳斋集团40%的股份,间接控制了五芳斋36.84%的股份,是上市公司实控人。

虽然头顶百年老字号的头衔,但近年来五芳斋的业绩表现却起伏不定。

2021年至2023年,公司的营业收入分别为28.92亿元、24.62亿元、26.35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94亿元、1.37亿元、1.66亿元。2024年一季度,五芳斋的营业收入为2.07亿元,归母净利润为-0.70亿元,均较2023年同期有所下滑。

2023年,五芳斋的业绩虽然较2022年有所回升,但并未达到公司的业绩目标。2023年初,公司曾对部分管理人员推出了股权激励。根据公告,2023年,公司营收、净利润需要较2022年增长21%、18%,上述管理人员所持的限售股才能解禁,但这一目标并未达成。2023年12月,五芳斋还调低了2024年及2025年的业绩考核指标。

为了提振业绩,五芳斋一边推动销售渠道改革,一边降低销售费用率。

目前,五芳斋大部分的销售额仍来自线下渠道。2023年,公司通过直营(连锁门店)渠道获取的收入为3.64亿元,通过经销商渠道获取的收入为9.09亿元。与经销商渠道相比,连锁门店渠道的毛利率更高,2023年,公司的连锁门店渠道毛利率为55.93%,经销商渠道毛利率为37.91%。

在此背景下,五芳斋的连锁门店数量不增反减。2023年,公司直营店数量为112家,同比下降26家;合作经营店数量为25家,同比减少6家。同期,公司经销商数量增长了7家。

在2023年股东大会上,五芳斋方面坦承,过去公司选择通过直营的方式快速扩张,但是受外部环境影响,连锁餐饮板块发展遇冷。去年底,公司通过“缩、转、关”策略,对门店进行了全面梳理。公司董秘于莹茜也表示,“对一些租金比较高,成本费用比较高的门店,公司做了针对性的关闭”,未来,公司的战略为加盟为主,实现公司业务快速扩张。

除渠道改革外,五芳斋还在持续调降销售费用率,以保障利润水平。

五芳斋的费用支出以销售费用为主,销售费用支出超过管理费用、研发费用、财务费用总和。2023年,五芳斋销售费用共5.52亿元,占公司总营收的20.93%。

与上市前相比,五芳斋的销售费用率已经大幅下降。2019年至2021年,公司的销售费用率均在27%以上。年报显示,与上市前相比,公司的销售费用率下滑主要是源于门店房租费和运输仓储费的下降。前者源于公司缩减直营门店数量,后者则受益于公司近年来持续去化库存商品。

截至2023年末,五芳斋的存货账面余额为1.98亿元,占总资产的8.47%,较2021年末下降了9.73个百分点。

多元化之路未走通

成立至今近百年,五芳斋的业绩仍主要靠粽子支撑。

2018年,五芳斋董事长厉建平在接受采访时曾表示,“粽子圈子也就这么大,差不多到‘天花板’了。所以我们很明确,要突破‘天花板’就一定要走出来,不能只做粽子。”在厉建平看来,2017年五芳斋粽子销售额占比约59%,随着公司的多元化经营,“估计在3年内会降到50%以下”。未来,五芳斋将成为“中式快餐连锁著名品牌”。

年报显示,除粽子外,五芳斋还经营月饼、餐食(即餐饮业务)、蛋制品、糕点等产品。

但近年来,粽子业务在五芳斋业绩中的占比不降反升,2023年,公司粽子系列产品营业收入为19.40亿元,占总营收的比例为73.64%,已远高于2017年的59%。除粽子以外,公司月饼、蛋制品等业务的收入增长乏力,餐食业务的收入则出现了大幅下滑。2021年,公司餐食业务的收入为2.52亿元,至2023年已降至1.48亿元。

对五芳斋而言,多元化之路没有走通,意味着公司仍要靠粽子业务来支撑业绩。因此,公司也在进一步提升粽子产能。

2023年,五芳斋共售出了5.44万吨的粽子,其中,3.96万吨为公司自产,其余通过委外生产。近年来,公司对委托加工需求有所扩大,2021年至2023年,委外生产的比例由24.41%提升至25.61%。

为了进一步提升自有粽子产能,2023年8月,五芳斋宣布将对此前IPO的募投项目结构进行调整。被调整的项目为研发中心及信息化升级建设项目以及成都生产基地升级改造项目。

根据公告,原来的研发中心及信息化升级建设项目主要是对原有研发中心进行改造升级,并新建产品试验车间等,并不能增加五芳斋的生产能力。但此次调整后,五芳斋将在优化中试车间的同时新建部分产线,让其拥有年产4500万只气调锁鲜粽、新鲜粽、熟饭粽的产能。

此外,五芳斋还计划对成都生产基地升级改造项目进行调整,公司认为原有的计划不能保障未来成都生产基地所需的粽子生产能力。因此,此次调整后,公司计划将该项目的建筑面积从7654平方米调整为16227平方米,为以后继续扩大产能预留场地。

修改上述投建计划后,五芳斋需要额外支出3984.20万元的建设费用,这些资金将由公司自有资金支付。

从五芳斋的资产负债情况上来看,公司的财务状况较为健康,能够覆盖上述资金支出。截至2023年底,五芳斋的资产负债率为24.37%,流动比率为2.00。公司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6.10亿元,且公司短期借款、长期借款余额均为0。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 亚设网的观点和立场。

20.jpg

关于我们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