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背着背背佳上班的陈芙。图 / 受访者提供一直想追求“细腰肥臀的欧美身材”的00后王莱,还在读高中时,就曾花了自己几个月的生活费,买到两条Rebitch束腰,一共一千两百多元。她坚持每周穿4天束腰,每天持续五六个小时,腰腹都在被勒紧的状态里。长期的坚持让她看到了身体上的变化。在镜子里,王莱的腰型折角弧度更大了,束腰上的三个排扣,被她从最外层穿到了最里层,围度和弧度的变化也让她如愿换了一条尺码更小、压力更大的束腰。但变化是牺牲了王莱半个青春期的“舒适”才得以实现的。原理上,束腰是通过使用外力压迫,勒细腰部,从而凸显胸部和臀部,让整个人身材呈现“沙漏形”,来获得所谓完美的“腰臀比”。外力压迫带来的不适,在日常都被王莱有意识地忽略掉,但是听课时,需要注意力高度集中,腹部时刻传来的挤压感会格外明显。女性的身材,在生育后,迎来了更严苛的考验。生完一胎后,杨爽的人生步入新阶段。迎接新生命的喜悦交织着对身材走形的不安。怀孕前,她的体重一直维持在103斤,但“卸货”后,却一度超过120斤。怀孕前的裤子也穿不上,她不止一次地因为镜子前发胖的身材感到焦虑。为了尽快回到产前的体态,她习惯在入睡时穿上骨盆带、束腹带和哺乳内衣,“把身体裹得像粽子一样”。还在怀孕的时候,杨爽就早早挑选好了这些“装备”,成为待产包里重要的一部分。杨爽的同事们知道她“全副武装”睡觉的战绩后,开玩笑地说:“你是战争年代被抓后能扛下几个刑具的人。”林美意今年五十多岁了,依然在为逐年发胖的身材而苦恼,“像有游泳圈一样挂在肚子上”。一次去内衣店,经不住推销人员的软磨硬泡,她花1750元买下了一件兼具收腹、美胸、瘦腰功能的易缇秀塑身衣,没想到买回来“噩梦”便开始了。第一次穿塑身衣,她就遇上了麻烦——因为太紧了,她无法一个人顺利地穿脱这件衣服。最后,不得不叫来了年过花甲的老母亲,两人合力才终于把自己装进了这套“盔甲”。除了身穿“盔甲”,脸也要“全副武装”。为了改善自己的法令纹,95后的佳佳入手了一条二十几元的雕脸面罩。在她的理想状态下“颈纹可以因为低头玩手机物理加深,那法令纹也可以通过提拉物理减轻。”雕脸面罩的外形看起来类似脸基尼,佳佳戴上之后觉得自己几乎“丑得没法见人”,所以只在睡觉的时候用。整个过程,需要提拉脸部肌肉塞到面罩与脸的缝隙间,戴上的一刹那,佳佳感受到了小时候妈妈站在身后给她梳头时,头皮的紧绷感。
▲ 图 / 背背佳官网女性的耐受力在花样百出的“刑具”面前,有了具象化的证明。尤其是那些经历过生育的人。超过预产期一周肚子都没有发动,杨爽不得不打催产素让孩子快点出来。催产素带来的阵痛比自然生产痛好几倍,又正好赶上当时医院无法做无痛分娩,杨爽生生扛了六七小时才把孩子生出来。相比之下,如果骨盆带、束腹带和哺乳内衣只借助轻微的外力,就能达到杨爽恢复体型的目的,对她来说反而“像牙齿矫正一样”。唯一不便的可能是卡在耻骨的骨盆带,上厕所时需要拆掉或者往其他部位调整。在小红书,很多分享束腰的笔记下,大概率能看见这样一条评论“这和裹小脚有什么区别。”从古代开始,女性习惯用牺牲身体的舒适度,来换取“主流审美”的认可,曾经是为了婚嫁,如今是为了成为想象中“更好的自己”。追求美,是所有人的天性。但是当“美丽”,被消费主义裹挟,成为一件待价而沽的商品,女性们所受的每一分“酷刑”,都暗中标好了价格。
▲ 图 / 背背佳官网根据飞瓜数据,抖音“背背佳官方旗舰店”近一个月直播34场,场均观看人次8万,最高观看人次达到了50.2万,直播销售均价200元到300元不等,直播销售额1000万到2500万。其中,女性消费者占八成,18岁到40岁的人群占比70%以上。在买束腰之前,毛毛也被抖音上铺天盖地的矫姿带推广吸引。“开肩直背”“美胸束腰”的宣传语,正中她的下怀。为此,毛毛特地买来售价299元的背背佳U9和88元的熊猫茜茜两款矫姿带产品对比,不过令她失望的是,除了平替款布料摸起来比较廉价之外,使用效果没有什么差别。“站着的时候看着还行,坐下来还是驼背,还不如背着一根棍子好使。”矫正驼背效果不如预期,毛毛最终还是退掉了背背佳和熊猫茜茜两款矫姿带。关于“背背佳是不是智商税”的讨论,从2006年就开始了。那时,背背佳的主攻人群还是青少年。数名骨科专家做过调查后指出背背佳“不仅不能矫正驼背,还会出现点别的毛病。”一时间,背背佳遭到多名家长的投诉和举报,陷入了涉嫌虚假宣传、误导消费者、产品功效受质疑等舆论风波。2020年,跳水冠军吴敏霞也在社交媒体发布视频称,“背背佳不仅对治疗驼背毫无效果,甚至还可能是让人白白吃苦的刑具。”一名有16年从业经历的健身人士对每日人物表示,使用矫姿带时,腰腹部一圈都被包裹,容易导致核心肌群用进废退,腰腹力量更加弱化,对核心收紧产生副作用,进而导致更严重的含胸驼背。压迫感更直接的束腰,在作为“减肥神器”使用时,有时会产生更严重的后果。2021年的某一次红毯活动后,演员兼制片人张萌曾发微博称:“红毯+束腰裙=骨科!?姐的身材是拿命换的!”图中是她穿着绿色复古细腰裙的照片,同时还有一张上海徐汇区某医院骨科预约挂号记录的截图。公众号丁香医生也曾晒出过一组X光片,能清楚地看到腰部被收紧时胸廓脊柱的改变,“原本正常的肋骨被向内、向下挤压,甚至带动脊柱出现扭转。”
▲ 弯曲的脊柱。图 / 丁香医生产后穿着骨盆带、束腹带和哺乳内衣,“全副武装”睡觉的杨爽,最后还是恢复到了她产前的纤细身材。但不能忽视的是,在穿戴“全套设备”睡觉的同时,她也坚持每周5天准时到健身房打卡。用杨爽自己的话说,那是她人生中最忙碌的阶段,休产假甚至比上班还累。而当“刑具”在痛苦后,没有带来体态的改变,一部分女性甚至会把责任揽到自己身上。林美意遇见的塑身衣推销员,和她年龄相仿,却有让她羡慕的“薄身细腰”。在推销员口中,这是坚持穿了四五年塑身衣的成果。所以,当林美意的腹部,并没有如她期望变得平坦,她想的还是——自己没有像推销员那样坚持长期穿。
▲ 各式各样的束腰产品。图 / Rebitch京东旗舰店在更细分的领域里,无数的小商家继续蚕食着“美丽”的剩余价值。无论是开肩十字棍还是“精灵耳”耳贴,都很容易在拼多多找到百万级销量的产品。佳佳买的雕脸面罩,用了没几次就被丢在了一旁,因为不贵,所以没有心理负担,“这么个小玩意,要是有用,至少不用打几千块一次的美容针和热玛吉,要真是智商税,也就几十块。”无论再少的钱,背后都是一个人对于“美丽”的期待。但是,很难有人能分清楚,这份期待是消费主义设下的“甜蜜陷阱”,还是属于女性自身的追求。在对抗消费主义这条路上,女性曾经成为过胜出者。上世纪90年代霸占电视广告的婷美,主打产品是带钢圈的塑形内衣,最大的卖点是让女性的胸部显得更丰满。但到了今天,几乎所有内衣品牌的主打理念都变成了“舒适、无感”。因为,女性们渐渐发现,相比于“美胸”,“乳腺畅通”更让人心情美丽。一个更好的例证是,曾经以“性感”著称的维密,卖不动了——在2020年其英国公司已进入破产清算程序,并永久关闭了250家在北美的门店。在舒适度和健康面前,“美丽”会变得不堪一击。当那些压在女性胸部刻板的评判体系,被女性自己打破,这个消费世界也跟着改变了。在高中坚持穿束腰的王莱,在上大学后接触了女性主义,她发现“只有对手才希望我变弱”,她眼中的“对手”,是可能阻碍她的任何事。她变得更希望追求力量,腰线的弧度对王莱失去了吸引力。为了“变强”,她最终扔掉束腰,举起了健身房的铁片。(应受访者要求,文中人物为化名)参考资料:[1] 零售商业财经,《“狠人”杜国楹,如何收割“智商税”?》[2] 中国新闻周刊,《这款“美丽刑具”,又杀回来了?》[3] 丁香医生,《女生们别再穿它了!内脏畸形了都不知道》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该投稿文章作者观点,不代表蓝鲸号立场。未经授权不得随意转载,蓝鲸号保留追究相应责任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