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亿造假案风波过后,ST康美再度申请“摘帽”,股价一字涨停

观点
2024
06/27
16:30
亚设网
分享

300亿造假案风波过后,ST康美再度申请“摘帽”,股价一字涨停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蓝鲸新闻6月27日讯(记者 王健文)时隔一年多,ST康美再度申请“摘帽”。

6月26日晚间,ST康美公告称,将申请撤销“其他风险警示(ST)”。6月27日,公司股价一字涨停,截至发稿,公司股价为1.85元/股,涨幅为5.11%。

根据ST康美公告,此次公司申请“摘帽”的理由共包括三点。

从内控角度来看,2021年,审计机构对ST康美出具了否定意见的内部控制审计报告,公司也因此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2022年,审计机构再度对公司出具了带强调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内部控制审计报告。不过,在2022年及2023年的内控审计中,审计机构均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内部控制审计报告。因此ST康美认为,因内控原因而触及的“其他风险警示”相应情形已经消除。

从业绩角度来看,自2021年底重整完成以来,ST康美的盈利能力持续提升。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8.74亿元,同比增长16.60%;实现归母净利润1.03亿元,实现扭亏为盈。2024年一季度,公司营收12.01亿元,同比增长5.01%;归母净利润0.07亿元,同样同比扭亏。此外,公司的整体资产负债结构也在优化,截至2023年末,公司的流动比率为1.46、速动比率为0.86,均较破产重整前大幅提升。

此外,ST康美还提及,2018年,公司及部分关联方为原大股东康美实业同渤海信托间的一笔贷款提供了担保,但由于康美实业未及时还款,渤海信托将ST康美、康美实业及相关方告上了法庭。2023年8月,该案件的二审判决已下达并生效,相关事项对公司的影响已经确定。

综合上述三点理由,ST康美向上交所提出了撤销“其他风险警示”的申请。最终申请撤销情况仍要以上海证券交易所的审核意见为准。

此次并非ST康美首次申请“摘帽”。早在2023年4月,公司就曾向上交所提交过一次撤销“其他风险警示”的申请。不过,由于当时公司与渤海信托间的诉讼还未收到二审判决,且公司仍处于亏损状态,2023年6月,ST康美撤回了该申请。

ST康美的前身康美药业成立于1997年,2001年,公司于上交所上市,是一家以中药饮片业务为核心的医药制造公司。

但在2018年年底,公司却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证监会立案调查。2019年8月,证监会调查结果出炉,公司于2016年至2018年度累计虚增营收291.28亿元、虚增营业利润41.01亿元,并持续虚增货币资金、资产总额。此外,公司还累计向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提供非经营性资金116.19亿元。

2021年11月,作为“康美案”的直接当事人,ST康美的原实控人马兴田因操纵证券市场罪、违规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罪以及单位行贿罪数罪并罚,被判处有期徒刑12年,并处罚金120万元。其妻子许冬谨及其他责任人员11人,因参与相关证券犯罪被分别判处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受此案影响,ST康美也“元气大伤”,2019年至2021年,公司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14.46亿元、54.12亿元、41.53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6.61亿元、-310.85亿元、79.18亿元。

2021年11月,广药集团旗下的广东神农氏出手,参与了ST康美的破产重整。最终,广东神农氏代替康美实业成为公司新任控股股东。截至2023年年底,广东神农氏持有公司25.31%的股份。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 亚设网的观点和立场。

2.jpg

关于我们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