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戴森对松下提起诉讼一事引得业内关注,戴森认为松下旗下吹风机广告涉嫌误导消费者,违反了反不正当竞争法,戴森表示已向东京地方法院提交一项独立研究结果。两个吹风机巨头的“掰头”引起了吹风机行业的“吃瓜”热情,俗语道“无利不起早”,戴森此番操作是“仗义执言”还是“另有所求”?对于国内吹风机厂商来说,看热闹的同时,不妨也思考下,伴随着电吹风行业的高端升级,国内企业又该如何赢得更多的话语权?
市场竞争加剧,家电巨头博弈升级
戴森认为“松下吹风机‘EH-NA0G’的广告中声称对头发有‘保湿、保护作用’,这一描述涉嫌误导。”针对此说法,松下方面尚未表态。针对戴森起诉松下电吹风事件,有不愿具名的电吹风业内人士表示,“该事件本质上是市场竞争的体现,戴森向松下吹风机发起诉讼是提升自我品牌形象,打压竞争对手的竞争策略”,戴森和松下均是高端吹风机品牌的领导者,戴森以其每分钟13万转的高速转马达及独特造型于2016年杀入电吹风行业,快速占领亚洲市场,而松下也是高端吹风机代表品牌,双方在亚洲市场上的竞争日渐白热化。
该业内人士还表示,“戴森在2012年进入吸尘器市场后,就先后对小狗、科沃斯、追觅等多家国内吸尘器企业发起诉讼官司,虽然最后未必一定是戴森胜诉,但是也一定程度上对竞争对手的市场销售带来影响,本次戴森对松下吹风机的诉讼和戴森进入中国吸尘器市场的策略如出一辙。”
沙利文大中华区消费组分析师朱人杰认为,“从目前的情况看,戴森仅要求松下删除相关广告,并未对其提出索赔,可以看出这次起诉主要是起到震慑和警告的作用,背后还是整体市场竞争加剧后两家国际高端家电巨头之间的博弈升级,需要跟进双方后续进一步的动作。”
戴森起诉松下吹风机事件也折射出吹风机行业当下竞争主要聚焦在高端机型上,据奥维云网数据显示,2022年1-4月,线上电吹风零售额同比降低7.6%,零售量同比降低9.8%。虽然大盘出现下滑,但是高速机型则出现持续增长,线上高速机型零售额份额已占到40.7%,且目前仍有80%的消费者尚未从普通机型升级到高速机型,前景广阔。高速机型的品牌和机型数量从2020年1月份的3个品牌10个机型,增长到2022年4月的45个品牌66个机型,可见竞争之激烈。
国产品牌发力正当时,颠覆性创新为何难再现?
国产品牌的逐渐入局也在打破高端电吹风的技术壁垒,据魔镜数据及天风证券研报显示,2022年1-4月,电吹风市占前五的品牌分别是戴森、松下、飞科、小米和飞利浦,市占率分别为46.78%、22.2%、11.11%、8.18%、6.76%。
戴森无疑仍然占据着电吹风行业的头把交椅,细数戴森吹风机的成功之处,离不开其对电吹风行业的革命性创新,尤其是其核心技术每分钟13万转的无刷马达,基于这个高转速马达带来的大风量,同时产品的主体长度只有传统吹风机的一半左右,在产品使用的便捷性方面给消费者全新的体验,戴森吹风机突破了传统电吹风主要依靠温度带来的干发效果,提升到主要依靠风量带来的干发效果,减少了高温对头发带来的损伤,由此受到了包括亚洲市场用户在内的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国产电吹风品牌想要赢得行业的话语权,过硬的技术创新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值得一提的是,在戴森对电吹风行业进行了革命性的改变后,近些年为何再没有出现类似的颠覆性创新?
月立集团有限公司营销总监厉力众认为,“传统的吹风机制造商包括松下很难跳出传统吹风机的外观设计和功能结构,再造一个戴森吹风机需要从0到1的原创性突破,一方面需要核心技术的突破,另一方面需要外观设计的突破。目前吹风机产品在马达、附加功能(负离子,水离子)等方面有所突破,但是在新型发热材料的应用等重大技术突破上仍然遇到很大瓶颈,很多新技术应用都只是小打小闹的局部功能改善和创新。”
朱人杰则认为,“戴森每年会拿出10%~15%的销售收入用于研发,而国内家电品牌的研发投入普遍低于总营收的5%,在高强度投资研发的策略下,戴森已经拥有3000多项专利和超过500项发明。颠覆行业的产品需要大量人才、时间与金钱的投入,以及充分的市场营销与消费者认可。”
当前,大量电吹风企业都在围绕着高端电吹风发力,推出的高端电吹风新品聚焦在大风量、高转速、美发护理等多种需求上,飞科、月立、直白、追觅等一大批国产品牌逐渐兴起。围绕着电吹风未来技术发展方向,厉力众认为,“一是关键零部件的进一步改善和突破,比如无刷马达和电子控制驱动系统,新型发热材料的应用,比如石墨烯发热技术等;二是结合互联网+的技术,开发手机APP应用,集成符合不同发质、风量、温度、使用时间和护理功能等个性化需求的软件应用。”
如前文所述,虽然戴森仍然占据着国内电吹风的头把交椅,但是在市场需求的推动下,国产品牌的技术研发也在不断提升,国产电吹风的销额市占率也在扩大,接下来国产电吹风应该向哪些方向发力,“首先,需要品牌从建立伊始就明确自己的高端定位,并且在营销中明确地向消费者说明。其次,需要过硬的产品品质与体验去匹配高端的价格。第三,需要充足的资本来支持品牌贯通产品、服务、渠道以及营销。最后,需要本土民族品牌践行长期主义,用坚持和专注的态度去掌握行业话语权。”朱人杰建议。
文章详情:戴森松下“打架”,国产品牌别只顾着“吃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