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连续几年规模增长后,国内电动剃须刀市场首次遭遇“量额双降”,根据奥维云网线上推总数据显示,2024年线上电动剃须刀零售量、零售额规模分别为5619万台、86亿元,同比分别下滑9.5%、8.1%。这一数据背后,折射出传统电动剃须刀品类面临的市场渐趋饱和、消费疲软与技术迭代乏力等多重困境。如何打破发展僵局?近年来规模持续增长、份额不断提升的便携式电动剃须刀,会是行业结构性调整中的“破局者”吗?
便携式“出圈”
电动剃须刀行业的整体下滑,本质上是存量市场与增量需求错配的结果。一方面,传统剃须刀作为耐用品,用户换新周期普遍在3-5年,叠加经济下行压力,消费者更倾向于“将就用”而非主动升级。另一方面,品牌竞争趋于同质化,产品创新多停留在参数微调层面,未能激发用户更多换新欲望。
反观便携式电动剃须刀,通过场景重构与价值升级开辟出了新市场。如近两年随着居民出行频率提升,差旅、健身等移动场景增多,极大地催生了即时理容需求,加之礼赠经济的崛起又让便携式电动剃须刀产品从工具跃升为情感载体,销量与热度节节攀升。松下“小方盒”系列正是抓住这一机遇,凭借小巧时尚的新潮设计、不输于传统手持三刀头剃须刀的产品力(进口三刀头+高速磁悬浮马达+智能感应芯片),在500元以上便携式剃须刀市场占据领先优势,并在其整体剃须刀业务中销售占比达到25%。另外像创维美兹系列凭借小红书趋势榜单的曝光,推动礼盒装产品在情人节期间销量大幅增长;飞科与漫威蜘蛛侠联名的小飞碟剃须刀,通过IP文化符号与产品功能的融合,将剃须刀从实用品升格为“社交货币”;还有小米、素士等品牌通过抖音内容营销,将便携式电动剃须刀塑造成“潮流配饰”,吸引年轻用户为设计与社交价值买单。
从数据来看,便携式电动剃须刀已连续四年保持增长态势,至2024年,该品类线上零售量、零售额占比已分别达到28.1%、25.3%,在线上整体top20机型中占据6款。“便携式电动剃须刀轻便小巧,创造了旅行、出差、健身等新的场景化需求,加上更时尚亮眼的外观和年轻化定位,让工具型的产品更多了一定的可玩性”,在松下电动剃须刀相关负责人分析看来,有趣和有用同样重要,各大品牌在情感节点大力主推便携式的行业动态下,礼赠消费需求凸显,持续推高便携电动剃须刀的销售占比,以此去对冲经济下行对整体剃须刀市场的影响。“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在任何时代都是必不可少的,随着便携式剃须刀有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到,相信在未来2年内,它依然会是整个电动剃须刀行业增长动力的方向。”
下一个竞争焦点
便携式电动剃须刀市场前景被持续看好,不少企业与创业者已经踊跃投身进来,力求在这一热门赛道中抢占先机,奥维云网线上监测数据显示,2022年-2024年两年时间,便携式电动剃须刀市场入局品牌数量由117个增至224个,几乎翻了一番,而入局者的激增也让竞争日趋白热化。
老牌玩家如松下、飞科等凭借技术积淀加速产品迭代,松下AWE2025上展出的掌IN剃须刀ES-CM50搭载5+2精密刀头与AI感应系统,通过每秒233次的实时动力调节,在掌心大小的机身中复刻专业级剃须体验。飞科U1剃须刀以双电直驱技术实现4000转高频切割,每分钟斩断14万次胡须的性能,重新定义了便携产品的动力上限。新锐品牌则另辟蹊径,如有色、素士等品牌以“设计突围”切入市场,通过全金属机身、极简美学和差异化定价吸引年轻群体。5月末即将入场的徕芬,据了解将会把应用在磁悬浮列车领域的直线电机技术引入电动剃须刀,试图复制其在吹风机市场的“技术普惠”策略。
在这场混战中,显然各方入局者已经意识到,礼赠经济、IP联名等以满足用户情绪价值为导向的营销与外观创新手段一定程度能为产品带来增量与市场热度,但单纯依赖营销或外观创新难以在长期的市场角逐中构筑稳固的护城河,技术创新层面持续发力,才是实现突围破局、维持竞争优势的关键所在。
那么,便携式电动剃须刀的技术突围路径将如何演进?
综合AWE2025上的新品技术展示以及中国家电网的采访调研结果,有三大方向路径逐渐清晰:一是动力系统的极致化。目前市面上大部分便携式产品受限于体积,往往牺牲动力换取小巧,而今年AWE上我们看到了松下CM50高速磁悬浮马达、飞科U1双电直驱等技术创新,证明“小体积强性能”并非悖论。下一步,更高能量密度的电池材料、无刷电机与智能温控技术的结合,有望进一步突破续航与动力的平衡点。
二是智能化交互的深度渗透。当前AI技术已从简单的胡须感应迈向全场景适配,例如松下剃须刀的L9智能感应芯片能根据皮肤状态动态调整剃须力度,确保剃须过程既高效又舒适。随着AI技术深度嵌入产品研发体系并催生场景化创新,未来便携式电动剃须刀有望集成AI皮肤分析模块,通过生物特征识别技术提供个性化护理方案,最终构建涵盖剃须清洁、肤质监测、健康建议的智能生态闭环。
三是功能模块的跨界整合。如今年AWE上有色展出的多功能便携电动剃须刀,在“高尔夫球”面积大小的产品上,将剃须刀、洁面刷和鼻毛修剪器三效合一,展现出了强大的集成能力与空间利用智慧,从市场发展趋势来看,这种集成化模式已初显优势,未来便携式产品或向“多功能集成”演进,通过整合更多实用功能,如加入洁面、护肤导入甚至简单的头皮按摩、个性化造型等功能,成为男性理容的“移动工作站”。更进一步,企业可结合男性护肤趋势,开发剃须刀与保湿喷雾、舒缓凝胶等须后护理产品形成闭环消费体验。
“便携式电动剃须刀的未来发展将依赖于技术创新与场景深挖的双轮驱动”,正如有美健个护电器企业向记者所分析的,便携式电动剃须车的增长故事,本质是一场关于“用户价值重构”的竞赛。对于企业而言,跳出“剃须效率”的单一维度,在场景创新、情感价值与技术突破中寻找交集,方有望进一步打开增长新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