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焦虑,适老需求,智能床会替代普通硬床成为中国家庭刚需吗?

家电
2025
04/15
12:30
亚设网
分享

如今,在不少家居卖场如居然之家、美克美家等场所,智能床正在悄悄占据一隅。在北京蓝色港湾一家智能床专卖店内,导购员盛情邀约往来的消费者体验其智能床产品,据介绍他们的智能床可以通过智能感应自动适应使用者睡姿和睡眠需求温度,从而赋予用户更舒适的睡眠体验。同时根据老少中青等不同人群脊柱支撑的需求,他们还可定制软硬厚薄不同的床垫。不过,舒适体验背后是产品高昂的售价,店内一台智能床的售价可达八万余元。

和仕咨询研究中心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智能床市场规模达到30亿元,同比增长11.73%,目前智能床在中国家庭的渗透率约在0.2%;而北美地区是全球智能床第一大消费市场,2023年其市场规模达到26亿美元左右,可占到全世界智能床销售比例的47%。

睡眠焦虑,适老需求 催化智能床市场发展

通过搜索电商平台,中国家电网发现,目前我国市场上的智能床品牌已经十分丰富,产品售价更是从几千元到十余万元不等,价格差异巨大。以电商平台一款名为迪策“智能大象耳朵”的智能床为例,其电动床架的单独售价补贴后仅为1680元,增加床头、床垫后的价格约在3600元;而另一款舒福德S700+智能床的售价则达到120499元。有家居业内人士告诉中国家电网,虽然产品均标称为“智能床”,但相互间的差异很大,譬如一些产品仅有电动起降功能,而另一些产品则广泛配置了传感器、数据采集与交互等技术,可以进行睡眠监测,健康监测等功能。不过,现阶段智能床的消费认知还处于起步阶段,市场存在一些混乱现象。

家居品牌梦百合告诉中国家电网,当前,中国智能床市场虽然规模还较小,但整体发展迅速,行业具有很好的发展空间,尤其是随着AI科技的迅速发展,企业也很难预测未来整个行业规模能达到怎样的量级,毕竟床是每个家庭的必需品,而智能床是普通床具的升级替代。“梦百合始终保持一个身在局中的状态,从制造角度而言,目前在行业内我们可以说是拥有最完整产业链能力的,从艾媒咨询的数据收集看,2024年梦百合智能床销量已经跃居全国第一。”

近年来,在传统家居品牌梦百合、慕斯、丝涟、芝华仕等品牌以外,诸多生态链跨界企业也对该智能床市场跃跃欲试。以海尔为例,他们将智能床作为“智慧睡眠”场景的核心产品之一进行了布局,在AWE2025展会期间,海尔展出了旗下智能床产品,现场工作人员告诉中国家电网,“海尔智能床价格主打亲民,定价15999元,现在可享受2000元以旧换新国补,到手13999元。”现场不少参观者进行了“试睡体验”。

“在产品布局上,梦百合也进行了平价产品布局,此外我们还有适老产品、全屋智能产品等,可以说我们针对不同人群需求开发了对应产品,也充分考虑了消费者整体购买力,我们不会去做动辄十余万元的产品,行业目前也需要一些在价格上有竞争力的产品。”

中国消费者的睡眠焦虑,人口老龄化以及智能科技的发展,为智能床在中国的发展提供了机遇期。“智能床在养老、医疗等场景下的机会显著增加,而智能科技的发展,也给予我们在产品创新方面的更多借鉴和思考,智能床市场的趋势整体是上升的,叠加现在国家国补政策的支持,未来普及率有望进一步提升。”梦百合方面表示,“当然,行业也面临不小的挑战,包括渗透率低、消费者认知还有漫长道路等。当然,相比其他家居产品,智能床目前整体均价较高,这一点其实也不利于产品的普及。”

据悉,当前消费者比较青睐智能床的叫醒、按摩、打鼾干预、语音操控、智能感应夜灯等实用功能。以打鼾干预功能为例,智能床可以通过高灵敏度的声音传感器或床垫内置的震动传感器来识别打鼾声音或身体震动状态,从而智能调节床头倾斜角度,如将床头抬高5-15度,以帮助入睡者打开气道,减少打鼾。此外,一些智能床还会通过播放白噪音等来引导用户调整呼吸,缓解打鼾造成的呼吸暂停。伴随着智能传感、物联网、数据采集分析以及人机交互技术的进步,智能床将助力用户更方便,更有质量的睡眠体验。而除了对睡眠本身的干预外,现在很多企业的智能床还打通了米家或华为生态,可以接入全屋智能,通过语音实现对灯光、空调等的控制。人类有1/3的时间都是在床上度过的,睡眠体验对于生活质量影响重大,随着大众对高质量睡眠需求的增长,智能床在未来也许会成为中国家庭的普及品。

瞄准实际痛点 让智能床在生活中“可落地”

不过,由于当下大众对智能床消费认知较低,不少消费者在小红书等平台分享了使用过程的“翻车”体验。有消费者提到,购买智能床必须购买配套床垫,否则很容易出现床架与床垫“打架”现象,根本躺不下去。另外,有消费者在使用智能床的过程中遇到过停电,导致床架无法起落。还有一些消费者奔着“打鼾干预”等功能购买智能床,但是发现传感监测并不灵敏,使用者打鼾很久才有一点反应,且床垫调整后也没有啥效果。而床垫软硬不合适,驱动电机疲劳损坏等也是消费者问题反馈“重灾区”。

针对消费者上述反馈的问题,有业内专家认为,一方面智能床是一种主观体验较强的家居产品,因而对于床垫软硬等问题,需要消费者提前与商家沟通,人类对床垫的主观需求可以概括为舒适度和支撑性,既要躺上去舒服,又应该具有包裹性,贴合度高,又要有一定支撑力,行业当中比较流行的如记忆棉、乳胶等,通过合适的配比,可以做到“因人施策”的软硬适中,好产品没有那么复杂,只要充分了解用户需求,企业完全可以为他们提供更健康友好的产品。另外,针对消费者反馈的传感灵敏度、电驱疲劳等问题,还是建议消费者在能力所及范围内选购大品牌,有保障的产品,譬如大型厂家针对智能床电驱会有专业的寿命测试实验室,需要经历数万次乃至数十万次的起降实验,“一分钱一分货”往往是最简单的市场道理。而高精度传感器与企业对人体工学的研究,是产品功能“恰如其分”的保障。一些中小品牌会在产品功能宣传上抄袭模拟大品牌,但落实到实际的设计与品控上,就大相径庭了。

2025年8月1日,智能床国家标准将正式实施,这对于保障消费者权利,规范企业在研发、生产、市场端的行为具有重要意义,也将改善当前行业无序发展的环境。

梦百合方面认为,国标发布后,智能床市场的创新发展将更侧重于实际应用,行业和企业会根据人群的具体需求进行功能细分,相比于炫科技、炒概念将智能床价格炒到很高,市场将引入更多接地气的功能,比如针对老人行动不便,上下床困难,容易摔跤、卧床时间久,容易压疮等问题,梦百合开发了相应的适老化智能床产品,如垂直升降功能方便老人上下床,如整床倾斜,分散身体压力,预防压疮和食物倒流。另外,针对孕妇腰腹压力大,梦百合智能床设置了腰背托举功能,按摩功能等,以帮助他们缓解不适,舒缓心情。可以说,整个智能床市场面临挑战的同时,也在迎来无限的发展机遇。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亚设网的观点和立场。

2.jpg

关于我们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