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潮拉动全国CPI由负转正。1月11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12月,全国CPI同比增速为0.2%,较11月回升0.8个百分点;环比涨0.7%,较11月回升1.2个百分点。全年CPI同比涨幅为2.5%。
本轮物价上涨主要支撑因素仍是食品价格。受寒潮带来的低温影响,鲜菜在经历了逐月下探后重回上升区间;同期,天气叠加季节因素,猪肉价格小高峰到来,拉动羊肉等肉类替代品价格一并出现回升。进入2021年,业内认为,“黑天鹅”逐步退场,CPI全年走势仍是上行。不过,随着生猪产能恢复,其又将成为掣肘年内CPI通胀的主要因素。
寒潮推高蔬菜价格
今年冬天,受极地冷空气影响,全国多地气温创下历史极值。根据中国气象局数据显示,2020年12月,全国平均温度为-3.6℃,为近七年内最低值。低温影响下,12月我国食品价格重新走高,影响CPI同比涨幅重新回正。
今年汛期过后,我国蔬菜价格冲高回落并逐月进入下降通道。但本轮寒潮对蔬菜价格影响巨大,从环比数据来看,鲜菜价格上涨8.5%,影响CPI上涨约0.22个百分点。农业农村部监测数据进一步印证了这一态势。据统计,2020年12月,农业农村部监测的28种蔬菜全国平均批发价每公斤4.91元,环比涨9.6%,同比涨7.7%;分品种看,环比价格24种上涨,4种下跌。
“寒潮对鲜菜价格的影响是最为显著的。”浙商证券首席宏观经济学家李超分析认为,鲜菜生长对气候较为敏感,寒冷天气和干旱条件会对鲜菜单产有负面影响;低温、霜冻、雨雪对运输有较大不利影响,运输成本显著增加;同时,鲜菜保质期较短,缺乏库存来缓冲供给收缩的压力,价格容易快速拉升,对CPI食品项形成2至3个月的支撑。
与鲜菜同步,鲜果与水产品价格分别上涨6.5%和1.7%,分别影响CPI上涨约0.11和0.03个百分点;蛋类价格下降10.8%,影响CPI下降约0.07个百分点。
其他七大类价格环比三涨两平两降。其中,交通和通信、居住、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分别上涨0.9%、0.1%和0.1%;衣着、医疗保健价格均持平;其他用品和服务、教育文化和娱乐价格分别下降0.4%和0.1%。
“受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影响,汽油、柴油和液化石油气价格分别上涨5.2%、5.8%和3.0%,合计影响CPI上涨约0.10个百分点。”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董莉娟表示。
猪肉、羊肉价格季节性回升
受寒潮和季节性因素的双重影响,12月猪肉价格拾级而上,带动羊肉等其他肉类替代品价格普涨。据统计,畜肉类价格上涨4.3%,影响CPI上涨约0.29个百分点。畜肉类产品中,猪肉价格上涨6.5%,影响CPI上涨约0.28个百分点。
从商务部市场监测数据来看,在11月30日至12月6日、12月7日至13日、12月14日至20日和12月21日至27日四周时间内,猪肉市场批发均价分别为41.98元/公斤、42.32元/公斤、43.55元/公斤和43.96元/公斤。
董莉娟指出,随着元旦春节到来,消费需求季节性增加,饲料成本有所上升,猪肉价格由上月下降6.5%转为上涨6.5%,羊肉价格由上月持平转为上涨2.6%。
“每年底南方开始做腊肉北方开始杀年猪。但由于制作腊肉需要一定气候条件,12月初寒潮推动南方腊肉制作高峰提前出现。12月底后的一周时间内,制作腊肉的需求量会出现下降,逐渐进入尾声阶段。”搜猪网首席分析师冯永辉认为。
值得关注的是,生猪产能确定性恢复,而近期饲料价格的上涨进一步拉升了养殖端成本,联动影响猪价走高。李超指出,我国粮食生产受“冷冬”影响较小,但寒潮引发的干旱等异常气候带来了美洲大豆、玉米产量收缩预期,国际粮食价格上涨带动我国大豆和玉米价格上涨。“我们认为,除了海外价格普涨的因素之外,国内需求旺盛而供给相对弱势的局面也对玉米、大豆和豆粕价格形成较强支撑,未来价格仍有上涨空间。”
2021年通缩可能性仍小
“我们认为,未来1至2个季度CPI仍有较强的新涨价动力。”李超认为,冬季是猪肉消费旺季,需求侧对猪肉价格有一定支撑,12月高频数据已有所体现;拉尼娜事件造成的冷冬,带来鲜菜、畜肉等食品项环比增长力度高于往常年份。
12月31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消息称,国药集团中国生物新冠灭活疫苗已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附条件上市。截至目前,我国新冠疫苗已累计接种900万剂次。李超认为,随着新冠疫苗的渐次落地,出行产业链相关的价格(宾馆、机票、旅游等)有望提振;原油、煤炭价格回升同样有利于交通项和居住项价格指数的修复。
在华创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张瑜看来,2020年,CPI在黑天鹅因素冲击下从高通胀进入通缩,前有新冠疫情,后有沙特俄罗斯原油价格战,核心CPI萎靡不振,猪、油齐跌拖累CPI一路下行。进入2021年,黑天鹅将逐个退场,CPI也有望实现低位反转,全年趋势仍是上行。
“总体上,我们预计2021年核心CPI将升至1%附近。”张瑜预测。其中,国内消费需求修复带动核心CPI回升或是最显著的因素。线下消费场景重建,需求加速修复,服务业可期待量价回升;国际需求修复仍受制于海外疫情反复问题,高不确定性限制了油价上涨空间。从供给侧来看,猪周期产能修复猪价回落则是掣肘通胀的主要因素。
“今年,全国CPI翘尾因素约回落了2.5个百分点。”财信宏观研究院副院长伍超明进一步补充,猪价下行将拖累CPI下降约1.0个百分点。
北京商报记者 陶凤 刘瀚琳
(李佳佳 HN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