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2020年12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0.2%,同比由负转正。回顾2020年,CPI呈现“前高后低”走势,从年初5.4%的高点一路下滑,至11月份降至-0.5%,12月份再次回正。2020年全年CPI同比上涨2.5%,完成了“全年保持在3.5%左右”的既定目标。
新京报讯 国家统计局1月11日公布数据,2020年全年CPI同比上涨2.5%,同比涨幅连续第三年保持“2区间”,完成了“全年保持在3.5%左右”的既定目标。
12月份CPI涨幅回正
2020年,CPI从年初5.4%的高点一路下滑至11月份的-0.5%,时隔11年再次进入负区间。12月份CPI涨幅回正,同比上涨0.2%,环比上涨0.7%。
同比来看,12月份,食品烟酒类价格上涨1.4%,影响CPI上涨约0.44个百分点。食品中,鲜菜价格上涨6.5%,影响CPI上涨约0.17个百分点;鲜果价格上涨6.5%,影响CPI上涨约0.11个百分点;水产品价格上涨1.7%,影响CPI上涨约0.03个百分点;畜肉类价格上涨0.6%,影响CPI上涨约0.04个百分点,其中猪肉价格下降1.3%,影响CPI下降约0.06个百分点;蛋类价格下降10.8%,影响CPI下降约0.07个百分点。
环比来看,12月份,食品烟酒类价格上涨2.0%,影响CPI上涨约0.63个百分点。食品中,鲜菜价格上涨8.5%,影响CPI上涨约0.22个百分点;畜肉类价格上涨4.3%,影响CPI上涨约0.29个百分点,其中猪肉价格上涨6.5%,影响CPI上涨约0.28个百分点;鲜果价格上涨3.5%,影响CPI上涨约0.06个百分点;蛋类价格上涨2.4%,影响CPI上涨约0.01个百分点;水产品价格上涨0.8%,影响CPI上涨约0.01个百分点。
连续第三年保持“2区间”
国家统计局11日公布数据显示,2020年全年CPI同比上涨2.5%,完成了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定下的“保持在3.5%左右”的既定目标。
多家分析机构认为,食品价格,特别是猪肉价格是拉动CPI的主要因素,随着猪肉价格进入下行周期,对CPI的拉动由正转负。同时,全球疫情蔓延使得国际原油价格大幅下跌,导致CPI中的交通运输项价格增速持续为负。
此外,疫情防控常态化后,国内供给恢复持续快于需求,导致除交通运输外的非食品价格呈回落态势。上述三项原因共同导致上年内CPI呈前高后低走势,连续第三年保持“2区间”。
■ 解读
“寒潮”致去年12月CPI上涨
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2020年12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CPI)由降转涨,同比上涨0.2%,环比上涨0.7%。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涨0.4%,涨幅比去年11月回落0.1个百分点。
多家分析机构认为,12月份CPI回正主要是受到寒潮影响,大幅降温给农业生产、仓储、运输等带来困难,导致成本增加,供给阶段性下降,重要民生商品价格微涨。
记者注意到,去年12月以来,食品等重要民生商品以及汽柴油等非食品价格均有不同程度上涨。其中,食品价格环比由去年11月下降2.4%转为上涨2.8%,影响CPI上涨约0.62个百分点。
市场表现也反映了上涨趋势,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去年12月份,全国猪肉批发价格为43.28元/公斤,较去年11月上涨3.85元/公斤;菜篮子产品价格指数为128.69,环比上涨8.61个百分点。
对于此次涨价,国家统计局高级统计师董莉娟表示,这主要由于各地区各部门巩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居民消费需求持续增长,同时受到特殊天气和成本上升的影响。
去年12月以来,“寒潮”侵袭我国大部地区,受持续低温天气影响,鲜菜、鲜果的生产和储运成本增加,价格分别上涨8.5%和3.5%。随着元旦春节到来,消费需求出现季节性增加,同时饲料成本有所上升,猪肉价格由去年11月下降6.5%转为上涨6.5%,羊肉价格由去年11月持平转为上涨2.6%,鸡蛋价格由去年11月下降1.6%转为上涨2.9%。
非食品价格则由去年11月环比下降0.1%转为上涨0.1%,影响CPI上涨约0.11个百分点。
其中,受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影响,汽油、柴油和液化石油气涨幅明显,价格分别上涨5.2%、5.8%和3.0%,合计影响CPI上涨约0.10个百分点。
不过,这并未改变全球疫情蔓延导致国际原油价格大幅下跌的整体局面,相比2019年同期,汽油和柴油价格仍然分别下降14.8%和16.2%。这也导致交通和通信价格持续为负,去年12月份同比下降3.1%。
■ 关注
猪肉价格连涨7周 涨幅近17%
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去年12月份,猪肉价格由上月环比下降6.5%转为上涨6.5%,为当月CPI贡献了0.28个百分点。
实际上,猪肉价格的此轮上涨并非开始于去年12月份,去年11月底开始,全国多地已经对猪肉涨价感受明显。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11月份,猪肉价格虽然整体延续了10月份的下降趋势,但环比降幅收窄了0.5个百分点。
市场表现也反映了这样的上涨趋势,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猪肉批发价格自2020年第47周(11月23日-27日)开始上涨,至2021年第1周已经连续上涨7周,从39.36元/公斤涨到45.92元/公斤,涨幅达到16.67%。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副研究员朱增勇告诉记者,始于去年11月底的这次猪肉价格上涨属于季节性上涨。11月中下旬,四川、重庆、湖北等地进入传统腌制腊肉的季节,猪肉消费需求进入高峰期,带动价格上涨。
同时,由于近期进口冻猪肉外包装上检测出新冠病毒,去年10月底开始进口冻猪肉必须在港口经过消杀才能流通,冷链物流整体受到影响,冻猪肉供应受限,对鲜猪肉的替代性减弱,推动鲜猪肉价格上涨。
同时,2020年11月底,广东、福建、江西、湖南、广西、海南等中南六省份为降低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传播风险,实行生猪“禁运”政策,且政策在去年12月初“加码”,对南方市场猪肉供应带来一定影响。
专家:猪肉价格可能在二季度明显回落
春节前猪肉价格还会再涨吗?朱增勇判断,到春节前,猪肉价格仍会处在高位,但上涨空间不大,整体接近去年同期水平。
他分析,目前来看,南方腌制腊肉的活动已经基本结束,猪肉消费需求将出现季节性回落。近期疫情在局部地区出现反复,以及近期的猪肉价格上涨,也会对消费需求产生一定抑制。同时,国家也在加大储备冻猪肉的投放,1月7日,2万吨中央储备冻猪肉投向市场,这也是2021年的首次投放。
对今年的猪肉价格,朱增勇认为,高点出现在春节前,随着消费需求季节性回落,加之生猪产能不断恢复,猪肉价格可能在今年二季度明显回落。回落会持续到6、7月份,随后或小幅反弹。整体来看,今年二季度猪肉价格有望逐渐恢复到2017年水平。
多家分析机构认为,猪肉下行周期已经开启,一般而言,从母猪补栏到生猪出栏需要一年左右的时间,2020年11月份能繁母猪存栏已连续14个月环比增加,表明猪肉供给潜能增加,未来猪肉价格下降压力加大。财信研究院宏观团队判断,预计生猪价格将由2020年34元/公斤的平均水平降至2021年的20元-23元/公斤。
新京报记者 姜慧梓
(李佳佳 HN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