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肖伟
2021年1月11日,湖南省长沙市政府物流与口岸办公室发布统计数据,2020年,湖南长沙始发的中欧班列开行量创新高,全年共开行528列,同比增长28.47%;货值20.61亿美元,同比增长98.58%,超额完成2020年全年目标任务。
相比海运物流,湖南长沙始发的中欧班列将运输时间从45天缩短至13天,成为连接中国内陆和欧洲及沿线市场的快捷通道。三一重工(600031,股吧)、山河智能(002097,股吧)、楚天科技(300358,股吧)、澳优乳业等企业作为重点企业获得一对一专项物流解决方案,在疫情期间跑出新速度,吹响湖南制造借力陆上通道出海的号角。
陆上通道跑出新速度
2014年10月30日,湖南长沙开出首趟“长沙至莫斯科”的中欧班列。经过6年多的市场培育,由湖南长沙始发的中欧班列呈现出运量逐年递增、稳步发展的良好态势。2020年湖南长沙始发的中欧班列发运量跻身全国中欧班列“第一方阵”,成为支撑陆港型物流枢纽之一。
一不沿海、二不沿边,这是作为内陆省份的湖南对外经贸发展的区位瓶颈。长期以来,湖南与欧洲的外贸进出口主要靠海运,中欧班列的开行为湖南进出口贸易增加了陆上新通道。
长沙货运中心国际货运营销负责人夏朝辉向《证券日报》记者介绍了湖南长沙始发中欧班列的相关情况:“如果同样是以湖南长沙为出发点,相比去往欧洲口岸的海运物流,中欧班列在运输时间上有较大优势,可将运输时间从45天缩短到最短13天左右。当前,由于疫情影响,码头工人严重不足,海运存在不确定性,面临船只无法靠岸、靠岸无法装卸、装卸无法运出等难题,而且长途海运还容易出现海水侵蚀货物等情况。中欧班列可以很好的避免以上问题,而且物流成本与海运相比约有30%的下降。综合考虑时效和成本都具有优势,越来越多的进出口企业选择中欧班列。”
《证券日报》记者了解到,疫情期间,湖南长沙始发的中欧班列基本不受影响。2020年2月份以来,湖南长沙始发的中欧班列实现每天发送1列。3月18日,湖南长沙始发的中欧班列采取了“集并运输”模式,扩大运输能力,支持企业复工复产和进出口需求。10月15日,湖南衡阳开出首趟“衡阳-比克良”班列。目前,湖南全省共有长沙、怀化、株洲、衡阳等4个城市开通中欧班列,湖南始发的中欧班列先后开通了长沙至汉堡、布达佩斯、明斯克等10条线路,物流服务覆盖30个国家,在东盟与欧亚之间架起经济快速大通道。
中欧班列优势凸显
受疫情影响,在国际客运航线停飞、公路受阻、水运停滞、口岸不畅的情况下,湖南长沙始发的中欧班列物流成本低、运输时间稳、发车频率高,物流优势日益凸显。中欧班列成为湖南上市公司国际物流通道的主心骨之一,有力保障了湖南对接全球供应链的顺畅。2020年,湖南长沙始发的中欧班列保持平均一天一班开行,更是给湖南多家出口企业吃下定心丸。
长沙市政府物流和口岸办公室主任杨莉向《证券日报》记者介绍说:“我们会同星沙海关、中南国际陆港有限公司以及铁路作业站场,为中联重科(000157,股吧)、三一重工、澳优乳业、楚天科技等重点企业一对一制定专项物流解决方案。其中,三一重工、华菱钢铁(000932,股吧)、中联重科、吉利集团等企业均有中欧专列开行。下一步,由湖南长沙始发的中欧班列将积极申报中欧班列集结中心,推动质量和数量双提升,培育班列新生态,服务湖南自贸区建设,服务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为湖南省打造内陆地区改革开放高地注入动能。”
衡阳华菱钢管有限公司工作人员表示:“我们发往俄罗斯及中亚地区的货物原本需要通过水路、铁路转至长沙北、上海港,再海运至俄罗斯海参崴港,最后经西伯利亚铁路运到俄罗斯工业地区和中亚五国。运输时间长达60天至70天,而且需要在水路、铁路之间来回切换。在中欧班列的基础上,我们开行了中欧专列,全程仅需要13天左右,极大地提高了运输效率,减少了运输成本。”
三一物流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雷勇也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以往,我们生产的大型工程机械设备需要通过海运,但是受疫情影响海运十分不便。为了保证在规定时间内交货给客户单位,我们在第一时间想到了中欧班列。我们根据铁路运输特点,重新对产品的重量、形状制定运输方案。2020年2月份,我们试运输部分产品取得成功,之后我们决定加大中欧班列运输。2020年4月份,我们的‘三一号’中欧专列首趟列车出发,顺利的把塔机、零部件直接送达中亚五国,耗时仅15天。目前,‘三一号’中欧专列已经成为我们对外出口产品的主动脉之一。”
(李显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