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北京,记者 姜樊 高萍)讯,银保监会上周五一纸关于互联网存款业务的通知,让不少小银行在“加班”中度过了这个周末。尽管此前市场预期监管会给互联网存款留出一定空间,但出于风险的考虑,监管部门仍然果断叫停了这类业务。
财联社记者获悉,目前多家互联网平台的互联网存款产品,仅对老用户已购买的产品可见,新增产品均已全部下架。
“虽然此前已经有些心理准备,但直到现在我们也还有点儿懵。”有民营银行从业者向财联社记者表示,目前他所在的银行已经进入了“备战状态”,周末两天银行上下都在开会讨论应对方案,但目前来看,最好的办法也只有加速做自营渠道。
业内人士表示,互联网存款的新规出台,对大银行影响不大。但预计小银行的发展速度将较此前有所放缓,主要将回归稳健发展和探索业务转型。
继续上调利率 加大揽储考核
记者从多家银行了解到,仅仅一个周末的时间,部分银行已经进一步向上调整了自营渠道的存款产品利息,以吸引更多的存款用户。
财联社记者查看银行app发现,目前,已有多家银行1年期以上存款利率悄然上调到4.5%以上,其中,“周期付息”产品成为主打的存款产品。
所谓“周期付息”的存款产品,即客户存款满一个周期后,银行就按照约定的利率为这一周期付息。但存款随后将进入下一个周期。如果未满一个周期的,则按照活期存款计息。这类产品普遍最长时限为5年,支持部分支取或全部支取。
财联社记者发现,在一些小银行自营APP渠道中,这类存款利率按照天数不同而递增,其中,周期为1年左右的存款利率多在4.5%以上,个别银行这类存款利率甚至高达4.7%。在上周五互联网存款渠道被叫停之后,部分银行迅速小幅调升了利率。如某家银行“周期付息”产品中,360天、180天、90天为周期的存款利率均较上周末上调了0.1%。
“我们最近确实上调了存款利率,但这也是短期的应对策略。”一位华东地区银行业内人士向财联社记者表示,小银行如今只能做自营渠道揽存,对银行而言挑战不小。“我们在技术、运营、策划上面都得往前赶,毕竟现在可能是跑马圈地的机会。”
而华南一家城商行的工作人员对财联社记者表示,该行互联网存款整体余额占比不到20%,所以影响不大。他透露,该行对存量产品目前是逐步到期退出,大概每个月退出1.5亿左右。他表示,虽然未来还会继续加强线上渠道经营,但短期内还是要通过线下营销来补足短板。
在调升利率的同时,有银行内部人士向财联社记者透露,银行一线业务人员及线上营销人员的存款考核指标进一步上升,以应对互联网存款渠道缺失可能造成的存款规模下降。而在此之前,一些小银行的一线业务人员及线上营销人员今年的存款考核指标已经较往年有所提高。有银行一线人员甚至直言,今年考核压力较往年增加数倍,“压力大到想辞职”。
小银行正探索更多存款途径
有业内人士向财联社记者表示,从短期看,一些对互联网存款途径依赖严重的银行在转型上较为痛苦,但从长期来看这未必是件坏事。未来,银行也到了拼产品、拼服务的时代,而不是只靠流量撑门面。互联网金融监管整体趋严,利好网点布局广、自营场景搭建完善的银行。
“以前跟互联网平台合作,多少也有引流的意思,虽然不能完全把客户转化成自己的用户,但是至少能让大家知道有这么一家银行。”有银行业内人士表示,虽然目前存款已经还算够用,但是从业务端来看,毕竟少了快速揽存的渠道,未来压力会逐渐增加。
不过,也有银行表示,目前正在做战略调整,在加大自营渠道的基础上,还将进一步在新的领域拓展业务。
“从目前来看,银行未来揽存的情况并不乐观,未来存款利率可能还是会上行。”一家华北地区银行业内人士也表示,银行业正在积极探索其他的存款揽存的途径,以应对未来更加激烈的揽储竞争。
上述人士介绍,目前,银行也在尝试如场景金融的项目,即在将存款产品融入到一些高频小额的场景中,给客户一些较低收益的存款的同时,赋予客户如低价兑换商品等的服务体验。“去年已经有所尝试,但效果一般,今年我们也正在做类似的文案和计划,可能未来将进一步上马尝试。”
不仅如此,也有银行表示,除了线上线下拉存款以外,今年还将进一步申请其他资质,如结构性存款等方面的资质,以此来弥补互联网存款途径的缺失。
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表示,中小银行资本实力较弱、负债受限较多,影响其信贷投放能力,不利于服务实体经济特别是服务小微企业。资本补充是增强风险抵御和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的重要手段,因此要支持它们引进合格股东进行增资扩股,支持发行新型资本工具和二级资本工具,支持符合条件的银行在境内外上市融资。
“建议修订现行相关办法,为更多的中小银行尽快进入同业拆借市场开展流动性管理和通过发行金融债获得资金来源提供便利,缓解负债来源单一等问题。”董希淼建议,应进一步深化存款利率市场化,实施差别化政策,在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之下允许中小银行采取更有弹性的存款利率浮动空间。
互联网存款退出长期看利好小银行
“监管层针对互联网存款的管理通知出炉,自营渠道建设完善、客户资源丰富的大型银行及股份制银行来说影响不大,主要影响的是自营平台比较薄弱、吸储渠道不畅通的中小银行。”一位银行业研究人士向财联社记者表示,但从长期来看,这并不是一件坏事情。
实际上,在以往与互联网平台合作中,银行并无法直接面向客户。客户也仅仅通过某家互联网平台购买存款产品,银行无法将互联网平台上的流量,转化自身客户群体。一位银行人士直言,在互联网流量之下,银行虽然可以快速增加存款量,但这也让银行变“懒”,无法真正运营客户。
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郑忱阳也认为,新规出台后,中小银行将“自食其力”,坚守本地地位,实现区域内的“精耕细作”。而精细化客户管理、拓展自营渠道、创新存款产品、转变发展策略将是中小银行重要的“自救”方式。
“客户资源决定了中小银行的负债端竞争力。”郑忱阳表示,中小银行维系客户将从“抓大放小”粗放式管理模式向“分层分级”精细化管理模式转变,聚焦区域目标客户,提高金融服务的质效。中小银行会将发力重心集中在拓展“线上+线下”自营渠道上,利用手机银行App、微信小程序、微信公众号、抖音短视频等渠道加强社交性功能,增加客户流量,强化裂变式营销,向线上自营渠道引流,同时,通过优化调整网点布局、推进网点智慧化转型等方式提高线下实体网点拓客能力。
此外,郑忱阳表示,创新存款产品是缓解中小银行揽储压力的“利器”,借助政务、校园、银发等金融场景建设,立足本地区域的发展特色,持续加强产品创新、提升用户体验。而中小银行转变发展战略是大势所趋,合理运用灵活的体制机制和本地化区域优势,摒弃“扩地域、重规模”大而全的发展思路,追求“差异化、轻资本”小而美的成长路线是提升竞争力的根本。
(李显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