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0日,北京市统计局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2020年北京市经济运行情况。据了解,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0年,北京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36102.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2%,比1至3季度提高1.1个百分点。当前,北京经济延续回升态势,在“精育白菜心”的城市战略定位下,全市居民就业形态也更加灵活,消费市场需求和模式更新颖,固定资产投资也更加关照科技和民生。
1月5日,世界银行发布全球经济展望,预计2021年全球经济增速将达4%,该数据较此前下调0.25个百分点。“数据调整是考虑到当下全球动荡源和风险点正在增多,但从动力来看,中国经济在预期中率先恢复。随着‘两区’建设及京津冀协同工作的推进,北京有基础、有条件继续延续稳步复苏态势。”北京市统计局副局长庞江倩表示。
灵活就业人员占比提高1.6个百分点
“我市就业领域目前总体稳定。”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副总队长卞晶表示。据统计,2020年全市4个季度全年调查失业率分别为4.3%、4.8%、4.5%和4.1%。具体而言,全市就业整体呈现三方面特点:就业活跃度持续回升、保障就业质量保持较高水平、新业态新模式获得成效。
疫情影响下,一季度北京城镇就业人口有所下降。但随着一系列稳就业政策落地,二、三季度城镇就业人口比同比降幅逐渐收窄,到四季度已经实现了同比提高,就业人口比提高。部分劳动者通过参加教育培训、兼职等方式来不断拓宽就业渠道。劳动力调查数据显示,2020年12月份,灵活就业人员在全市城镇就业人口中的占比较1月提高1.6个百分点。
2020年全年就业人口周工作时间基本稳定,就业人口的平均工作时间未出现大幅缩减工时的现象;企业就业人口签订劳动合同、缴纳社保和享受带薪休假工作的比重超九成,较上年分别提高了1.8个、0.15个和1.9个百分点。
由于2020年高校毕业生人数再创新高,20至24岁青年人口样本失业率一度走高。全市通过开展线上就业服务,简化优化交接手续,深化高校毕业生实名制服务和“一生一策”的帮扶等,北京生源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互联网等新经济动力持续释放,数字技术与传统服务业的融合发展带来就业形态的变化。卞晶表示,无接触的配送、短视频直播、在线教育等新就业形态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
调查数据显示,2020年全市通过互联网平台来承接业务的就业人口,占全部就业人口比重较上年提高1.3个百分点。其中,以外卖、快递、货运为主的物流服务及餐饮家政为主的生活服务,占比较上年分别提高4个和2.2个百分点。
“企业最大的固定成本是工资和社保。延迟缴纳甚至免除两个月的社保费用,是眼下最立竿见影的办法。”CEI中国企业研究所秘书长唐大杰曾表示。据了解,截至目前,北京先后出台31项援企稳岗政策措施,累计为企业减免社保费1400多亿元;通过以训稳岗,全市技能人才达347.5万人,高技能人才突破百万。
网上零售额增长超三成
“稳就业”工作疾徐有致,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也水涨船高。据住户收支与生活状况调查资料显示,2020年,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9434元,同比增长2.5%。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5602元,同比增长2.4%,这也为扩大内需,释放消费潜力持续提供了后劲。
据统计,2020年北京市场总消费额较2019年下降6.9%,降幅比前三季度收窄3.4个百分点。其中,服务性消费下降4.9%,降幅收窄2.8个百分点;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716.4亿元,下降8.9%,降幅收窄4.2个百分点。
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商品零售12844.7亿元,下降7.1%,降幅收窄3.7个百分点;餐饮收入871.7亿元,下降29.9%,降幅收窄7.8个百分点。
不过,虽然受年初疫情干扰,北京消费仍在缓慢修复期,在“扩内需”的战略基点下,全市消费回暖步伐持续加快,消费升级的势头持续加速。
据统计,全年北京市网上零售保持快速增长,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实现网上零售额4423.3亿元,增长30.1%。分商品类别来看,饮料类、通讯器材类、体育娱乐用品类均实现两位数增长,分别增长49.7%、49.2%和17.3%。
“促销费、扩内需是一场持久战,它需要消费者有稳定的收入预期作支撑,稳定的社保制度作铺垫、健全的市场经济作保障,全社会的经济发展水平作依托,缺一不可。”苏宁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付一夫认为。
科技及民生投资表现更瞩目
2020年,北京固定资产投资较2019年增长2.2%,增速较前三季度提高0.4个百分点。其中,一、二产业投资增速分别达到-22.8%、28%,第三产业投资增速从前三季度的下降0.1%转为上涨1%。
从此次发布的数据来看,高技术产业投资仍是年度拉动全市固投的重要支点。例如,在第二产业中,不同于传统制造业的缓慢修复趋势,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87.7%;第三产业中,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增速为16.5%。
“北京拥有丰富的科技资源,其研发创新也一直保持活跃。疫情发生以来,企业生产经营和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庞江倩表示。作为北京研发创新重镇,2020年中关村(000931,股吧)示范区企业研发投入保持较快增长,前11月,中关村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人员同比增长10.5%,研发费用增长23.7%,研发费用增速同比扩大7.6个百分点。
从创新产出来看,据知识产权局数据显示,前11月中关村示范区企业共申请专利9.7万件,同比增长11.7%。其中,发明专利的申请量占到了六成以上。
庞江倩表示,当前创新对全市经济发展的驱动作用更加突出。前11月,中关村示范区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企业实现技术收入增长23.3%,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4.3个百分点。技术收入在总收入中占比也达到20%。
“北京拥有大量科研院所,这些资源促使北京在互联网产业等科技领域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但要注意的是,需要更加注重京津冀整体区域资源的整合。北京发展高精尖产业过程中,虽然也一直强调京津冀协同,但资源整体配置仍以北京为龙头,借助其他两地资源优势形成合力的可操作空间依然较大。”中国商业联合会专家委员会委员赖阳表示。
此外,值得关注的是,从年内固投结构来看,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市场需求从基本生活保障转向科教文卫,“软性”投资增速也不断扩大。教育、卫生等领域投资分别增长34.9%和22.7%。基础设施投资下降了12.3%,降幅收窄7.1个百分点;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2.6%。
“当前,我们发展数字经济,加快建设高精尖经济结构,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也将为北京进一步增强经济发展的韧性和抗风险能力。下一步,’两区’建设和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推进,有望进一步扩大全市经济发展空间,北京也有基础、有条件延续稳步复苏的态势。”庞江倩说。
北京商报记者 陶凤 刘瀚琳
(李显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