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美团互助正式关停仅剩3天时间。1月15日下午5点,美团互助发布公告称,将正式关停互助业务。对于关停原因,美团表示,是为继续聚焦公司主业发展。对于余额,美团表示,用户将在关停后陆续收到全额退款,且在期间符合条件的患者,美团也将继续进行理赔。 而在此之前,百度已于去年终止运营不到一年的“灯火互助”。一时激起千层浪,美团互助关停再次引发大家对网络互助的讨论。
公开资料显示,美团互助是美团于2019年6月28日上线的网络互助平台,2020年4月份公示第一位受助者案例;2020年6月份升级为首个“不限病种”的大病互助计划。自上线以来,美团互助已公示分摊18期,共帮助382位患病会员,获得互助金救治,2020年5月有超过2800万人加入,成为美团互助会员。
美团互助方面表示,关停后,公司继续聚焦主业发展,为用户和商户提供更好的产品服务。
美团互助的关停事件,也引起了监管的注意。1月22日下午,银保监会首席风险官兼新闻发言人肖远企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我们觉得美团互助偏离美团主业和逆选择风险不断增加,是其关闭的主要原因。下一步,我们还将对网络公司做互助业务进一步的关注,了解其运行的方式和风险情况,再根据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
所谓网络互助,是指一种“一人生病,众人均摊,小额保障,即收即付”的契约形态。从行业定性上看,并不属于商业保险,而是一种新型网络互助契约关系。由于入行门槛低,网络互助一度涌进大量低收入群体,也吸引诸多互联网公司入局。
从2016年互联网平台进入网络互助领域,到网络互助计划进入高速增长后陷入平稳期,其高光时期在2019年,当年京东、滴滴、苏宁、奇虎360、美团等平台先后进军网络互助,这也被认为是进军保险领域的前站。据艾媒咨询《2020上半年中国网络互助发展专题研究报告》显示:2019年,网络互助行业救助总人数超过3万人,救助总金额超50亿元,覆盖人数达1.5亿人,预计到2022年覆盖人数将达3.9亿。。
网络互助纷纷遭遇“成长的烦恼”,总结起来主要有三点原因:
其一“0元加入”等过度营销。随着互联网巨头的介入,“0元加入”等过度营销的情况频频出现,导致行业发展变形。但从本质上来讲,网络互助本质是低成本覆盖大病的基本保障,缺少多样化的选择。商业保险则可以为客户提供个性化、全方位的保障,二者互为补充,有效提高了国民保障渗透率。
其二,无限病种效应显现。“0元加入、不限病种”这样的口号在在近两年互联网巨头的互助计划推出初期是引流的利器,但实质上也是把风险转嫁给用户。由于无限病种的“宽进”门槛,使得带病加入的群体增多,带来整体报案量上升,这无疑增加了平台的管理风险,在支出金额、用户资质审核上,都可能造成风险失衡,并带来道德逆选择事件的发生,需要分摊的金额上升,进而导致更多会员退出计划。
其三,互助延迟效应显现。由于网络互助是事后分摊机制,且疾病发生率随着年龄增长逐步增加。随着时间推移和分摊金额上升,用户没有足够的了解,甚至很多用户以为是不需要分摊的,是免费的“午餐”,一些对互助机制理解有限和后续分摊费用预估不足的用户会退出,分摊金额上升又会导致更多健康人群退出,进而形成负循环。
一家网络互助平台的负责人表示,网络互助行业关键在于风控,平台最应该关注的是风险管理能力、自身服务能力等“内功”的修炼和建设,而非单纯注重流量增长。美团互助0元加入,不限病种这类是互联网思维的做法,偏离了互助的本质,造成了逆选择。看回运营了多年的其他非互联网出身的互助平台,目前费用稳定,用户人数稳定等,也是验证了网络互助是可以稳定可持续运营的,而不是一年多就收官。
(作者:叶麦穗,实习生,童嘉颖 编辑:马春园)
(冉笑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