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商报讯(记者 陶凤 吕银玲)2月8日,中国消费者协会(以下简称“中消协”)发布2021年春节消费提示,提醒消费者避免陷入商家虚假打折、低价诱惑等“套路”,并警惕预付式消费卷款跑路等情况发生。
中消协表示,今年春节黄金周各式各样的年货将成为商家促销的重点产品。面对商家的各类促销手段,消费者要擦亮双眼、保持理性,避免陷入商家虚假打折、低价诱惑等“套路”。消费者应尽量选择到正规商场、超市或电商平台等选购商品,并注重商品的品质和特色,不过分追求奢侈,不盲目“为节消费”。此外,通过电商平台进行购物的,还要注意个人信息的保护,防范因个人信息泄露带来的风险。
中国消法研究会副秘书长陈音江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也表示,消费者在节日期间购物要结合自己的实际需求,不能盲目跟风或抢购囤积,在网络直播带货宣传比较普遍的情况下,不要因主播制造的“哄抢”氛围而冲动消费。
预付式消费纠纷也是春节常发的消费问题,消费者办理预付卡后,商家或是暂停营业,或是卷款跑路,或是设置霸王条款等,消费者权益难以保障。中消协提示,春节期间,许多商家可能会推出各种各样的预付费充值活动来吸引消费者办卡。对此,消费者一定要结合商家的信誉度和自身实际需要来办理。办理预付卡时,不要一次性充值较大金额,尽量与商家签订书面合同,并仔细审阅合同条款,明确预付卡的使用范围、有效期限、功能、退卡条件和违约责任等重要事项。
陈音江还表示,“节假日一直是各种网络电信诈骗的高发期,还需要提醒消费者不要轻信来历不明的电话和手机短信,保护好个人隐私,决不向陌生人汇款、转账”。一旦发生纠纷,如何维护消费者权益?中消协提醒,在消费过程中要注意索要发票等购物凭证,当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可先与商家协商,表达合理诉求,协商不成的,可向有关行政部门或消费者组织进行投诉。
春节期间的防疫及安全工作也至关重要。中消协提醒,当前境外疫情持续蔓延,我国局部地区聚集性疫情和零星散发病例不断出现,消费者要主动了解并严格遵守国家和当地的相关防疫政策,制定科学的出行计划,尽量不去国内中高风险地区、不安排跨境出行。同时,今年建议消费者尽量减少聚餐,若选择外出就餐或者在餐厅订年夜饭的,一定要选择证照齐全、环境整洁、严格实行消杀措施的餐厅,用餐后记得索要发票或收据,确保发生消费纠纷时维权有据。无论在家还是在外聚餐,都应当积极践行“光盘行动”,根据用餐人数合理安排餐食量,自觉抵制舌尖上的浪费。
消费者在选购过年的食品时还要关注安全、健康和营养,拒绝野味,并注意食品种类的均衡。在选购时,要选择信誉良好的网店或超市,不购买无生产企业名称、无生产日期、无出厂地址的“三无”产品。按需适量购买年货,以免囤积太多造成变质和浪费。在购买进口冷链食品时,尽量不直接用手触碰,同时做好外包装消毒等防范措施,烹饪时要烧熟煮透。此外,还要认真阅读食品外包装的生产日期、保质期、保存条件等重要信息,科学保存、及时食用。
(李佳佳 HN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