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网 记者 钱玉娟 2月19日,早盘时股价还处于跌势的小米集团,于下午3时后出现直线拉升,涨幅一度超12%。截至收盘,小米股价虽有回落,但依然涨幅达6.42%,报30.65港元/股。
对于这一资本市场的表现,外界将之归因为“小米造车”不再是传闻。但小米集团内部人士回应称,“暂没回应,等待公告”。
富士康科技集团于1月13日宣布旗下富泰华工业(深圳)有限公司与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共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成立合资公司。此前,苹果与现代汽车接触、百度与吉利合作。
经济观察网记者看到,早在2020年12月中旬,因比亚迪(002594,股吧)电子和小米共同创立的联合实验室在比亚迪电子惠州园区落成,使得业传出小米将联合比亚迪一起造车的相关消息,彼时小米集团予以否认,官方强调联合实验室旨在充分发挥比亚迪电子的制造和检测能力,向小米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
针对外界传闻,小米集团总办副主任徐洁云曾于去年在微博中如是表示,“掌握一个原则就行:但凡说小米要造车的,都是假新闻。 ”而今小米再次因造车话题引关注,更有消息称小米创始人雷军或将亲自带队造车,对于此次传闻,记者看到,小米官方并未完全予以否认,这不禁为小米的战略规划增添了一些想象空间。
对于小米股价的拉升,互联网科技产业分析师信海光虽感到意外,但就此引发的小米造车话题,他倒觉得概率很大。
当下的产业趋势是,原来传统的造车企业,除了自己发展品牌之外,都在替各种新能源车企业等造车新势力代工。公开资料显示,除了百度和吉利合作,苹果牵手现代汽车筹谋造车外,2021年1月中旬时,富士康科技集团旗下的富泰华工业(深圳)有限公司与吉利公司也达成合作,并宣布成立合资公司为汽车及出行企业提供代工生产及定制顾问服务。
信海光认为,吉利联合富士康的举动在向外界释放一个信号,传统汽车制造厂商联合智能工厂,可以为更多新势力去代工,在他看来,这个新势力可以是百度,也可以是小米。
谈及当前科技企业“造车”风起,信海光分析称,主要得益于三方面,首先是供应链,“这在国内已经很成熟了,就连特斯拉都将之放在了中国”,然后是制造能力,纵观中国造车市场,传统制造厂商众多;再者便是包括AI或无人驾驶、智能驾驶等软件能力,这一方面对于互联网科技企业而言,不是难事。
“以前造车很难,是因为发动机不行,但是现在搞新能源车,就是跳过了发动机这一块。”信海光称,如今造新能源车,多在解决电池、操作系统等问题,“造车变得更简单了,本身不需要太高的门槛儿。”他列举了当下几个新的造车企业,并对比小米后说到,“小米造车就是理所当然的,他能干的事儿为什么不干呢?!”
对于小米官方过去对于屡屡传闻做出的回应,信海光觉得,“小米不会放弃造车的这个大风口”,只是当下小米承认造车的时机还未成熟,毕竟“造车前期需要大量工作,假如没做好就承认,再等个一两年,黄花菜都凉了。”采访中,他判断小米造车的概率很大,或在水到渠成时对外宣布。
(张洋 HN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