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经纬客户端2月25日电 据农业农村部网站25日消息,农业农村部发布《关于落实好党中央、国务院2021年农业农村重点工作部署的实施意见》。意见指出,实施新一轮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引导农产品(000061,股吧)流通企业、电商平台、批发市场等与脱贫地区生产经营主体精准对接,建立稳定产销对接关系;建立健全农民宅基地合理需求保障机制;积极稳妥开展农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住宅盘活利用试点工作。
意见明确,全力抓好粮食和农业生产,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奋力夺取全年粮食丰收。继续实施大豆振兴计划,稳定大豆生产。巩固南方双季稻面积,大力发展优质稻、强筋弱筋优质小麦。促进生猪等畜禽生产平稳发展。稳定生猪产业发展扶持政策,推动将养殖用地、环评承诺制、抵押贷款等政策制度化。推进渔业提质增效。推进渔港建设和管理改革,建设渔港经济区。确定新一轮海洋渔业资源总量管理目标,稳步推进限额捕捞和减船转产。
统筹抓好棉油糖等生产。建设一批果菜茶、中药材绿色标准化生产基地,推进园艺作物提质增效。加强天然橡胶生产基地建设。科学做好农业防灾减灾。统筹抓好禽流感、口蹄疫、布病等防控,实施乡镇动物防疫员特聘计划。深化农业对外合作。实施农业服务贸易促进行动,支持我国农业技术、农业机械、农业生产资料等优势服务和产品走出去,加强境外农业合作示范区建设。
意见要求,提升物质技术装备水平,强化现代农业基础支撑。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实施新一轮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以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为重点,提高投入标准和建设质量,完成1亿亩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统筹发展高效节水灌溉1500万亩。打好种业翻身仗。启动重点种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农业生物育种重大科技项目,实施新一轮畜禽水产遗传改良计划,自主培育突破性优良品种。
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实施新一轮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加大粮食生产薄弱环节、丘陵山区和绿色智能农机等机具补贴力度,推进农机报废更新。发布主要农作物、丘陵山区等技术装备薄弱环节需求目录,引导企业生产农民急用、产业急需的农机产品,加快丘陵山区农田宜机化改造。开展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创建,推广“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机械化+数字化”等服务新模式。实施深松整地作业面积1亿亩。扩大薄弱环节农机作业补贴。推进农机作业社会化服务、农机维修与配件供应、农机技能培训等产业发展,做强做大农业机械化产业群和产业链。
强化农业科技支撑服务。推动国家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引进优质创新要素资源,打造科企融合创新联合体。加快发展智慧农业。深入推进“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加快110个试点县建设。强化益农信息社服务功能,发挥电商平台作用,推动绿色优质农产品生产与消费有效对接。加快建设农业农村遥感卫星等天基设施。
意见指出,深入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持续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推行农业绿色生产方式。扶持发展植保社会化服务组织,推广绿色防控产品和技术,创建100个绿色防控示范县。开展科学安全用药技能培训,推广精准高效施药、轮换用药技术,稳妥推进高毒农药淘汰。全面实施长江“十年禁渔”。开展专项打击整治行动,确保“禁渔令”有效落实。跟踪监测退捕渔民转产转业情况,指导各地落实养老保障政策,健全就业帮扶台账,开发设置公益性岗位,支持相关产业合作社吸收退捕渔民加入。
切实加强耕地质量建设。推进退化耕地治理,建设200个集中连片示范区。实行污染耕地分类管理,治理面积5000万亩。扩大耕地轮作休耕试点范围,面积达到4000万亩。强化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建设200个秸秆综合利用重点县,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6%。加快推广应用可降解农膜,建设100个农膜回收利用县,开展农膜区域性绿色补偿制度试点,农膜回收率达到80%以上。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推进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开展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标准化试点,推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按标生产。
意见明确,大力发展乡村富民产业,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打造农业全产业链。引导农产品加工企业向县域布局,发展产地初加工、精深加工和副产物综合利用,完善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加强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建立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技术指导和经营服务体系。认定一批国家级专业产地市场,建设一批田头市场。办好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等农业展会。建设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加强资源整合、政策集成,以县为单位创建农业现代化示范区,首批创建100个左右。推动脱贫地区特色产业可持续发展。引导农产品流通企业、电商平台、批发市场等与脱贫地区生产经营主体精准对接,建立稳定产销对接关系。脱贫地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项目重点用于特色产业发展,完善小额信贷政策。
意见要求,推进乡村建设行动,建设美丽宜居乡村。重点推动中西部地区农村户用厕所改造,引导新改户用厕所入院入室。推动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配合有关部门加强农村供水、乡村清洁能源、数字乡村、村级综合服务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推动较大人口规模自然村组、抵边自然村通硬化路。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深化全国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示范,新创建一批全国示范村镇,鼓励各地开展省级示范创建。
意见提到,推进农村重点领域改革,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管理制度。将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范围扩大到乡镇层级,研究制定延包配套政策。修订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健全土地经营权流转服务体系。制定土地承包经营合同管理办法,建立农村土地承包合同日常服务管理机制。巩固用好承包地确权成果,推进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入股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强农村改革试验区建设,拓展试点试验内容,加强成果转化推广。
稳慎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在104个县(市、区)和3个地级市开展新一轮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探索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分置有效实现形式。制定宅基地管理办法,建立健全农民宅基地合理需求保障机制。完善农村宅基地统计调查制度,建设宅基地管理信息平台。积极稳妥开展农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住宅盘活利用试点工作。推动各地建立宅基地管理人员队伍。
基本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任务。修订集体经济组织财务制度和会计制度,建设全国农村集体资产监督管理平台。培育壮大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创建一批示范家庭农场和家庭农场示范县,引导组建一批家庭农场协会或联盟。大力发展农业专业化社会化服务。支持发展面向小农户和粮食等大宗农产品薄弱环节的生产托管,服务面积达到17亿亩次,建设区域性农业全产业链综合服务中心。深入推进农垦改革发展。推行稻米、生鲜乳、标杆牧场等农垦团体标准,加强公共品牌建设。
意见还提出,强化支撑保障,落实落细各项决策部署。健全乡村振兴工作推进机制,建立“十四五”农业农村规划落实机制,加强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建设,扩大农业农村有效投资,强化农业农村法治建设。(中新经纬APP)
( HN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