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是半导体元件产品的统称,也是电子设备的“心脏”。从去年年底以来,一场席卷全球的“缺芯”危机持续蔓延,汽车产业首当其冲。国内外知名汽车厂商纷纷传出因芯片供应不足而被迫停工的消息。
就在25日,特斯拉公司被曝出其位于美国加州工厂的Model 3车型生产线将停产数日,原因很可能与芯片短缺有关。那么汽车“缺芯”的困局该如何破解?今天,我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召开专题研讨会,推进汽车半导体供需对接。
01
汽车产业陷“缺芯”困局 工信部推进供需对接
△央视财经《经济信息联播》栏目视频汽车产业需求强劲,供不应求之下,半导体价格也是一路上扬,那么目前半导体生产情况如何?央视财经记者走访了多家生产企业。
△央视财经《经济信息联播》栏目视频
张鹏岗是一家半导体企业的全球销售负责人,由于近期各家车厂都在抢购半导体元器件,他从广东东莞的工厂飞到上海,就是为了协调相关车厂的半导体供应问题。
这样一个小小的半导体,正是汽车、消费电子以及工业制造必不可少的元器件,张鹏岗所在的半导体企业90%的产品都是车规级芯片。
闻泰科技(600745,股吧)安世半导体全球销售资深副总裁 张鹏岗:因为新冠病毒的影响,欧美的车厂在过去这一年关停了比较长的时间,减产大概是30%以上。但是统计数据显示,去年汽车的销量只是下降了10%,所有的车厂都要满负荷地、快速地上量生产,去填空缺。这是来自于车厂的汽车的强劲需求。
张鹏岗认为,疫情带来的供需失衡,是推升半导体价格的原因之一。从去年年底至今,半导体领域“涨声”一片,数十家半导体企业都发出了涨价通知,涨幅在15%到30%之间。除此之外,去年下半年开始的原材料涨价和消费类电子产品厂家囤货也是推高半导体价格的一个因素。
江苏捷捷微电(300623,股吧)子外贸区域经理 严晨:国际原材料的涨价,就是铜材还有封装材料的涨价,导致我们成本增加。国际巨头因为疫情开工不足,把所有的产能移到了中国来,导致我们的产能吃紧,所以我们被迫地进行了一拨涨价。对疫情的不确定因素,国内的企业包括国际的企业进行了部分的囤货也会推高需求,所以我们的价格也会有变动,预计这个过程会持续到今年上半年。
03
抢占份额 半导体企业开启扩产加速度
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的半导体整体产值达到227亿美元,而整个中国市场实际需求却高达1400亿美元左右。需求如此旺盛,半导体企业要如何应对?除了涨价,未来还有哪些打算呢?
△央视财经《经济信息联播》栏目视频
晏长春是国内一家半导体公司射频事业部的总经理,他每天到生产车间的第一件事,就是核对前一天的产量有没有达到目标。
这样的半导体元器件普通的消费者可能并不熟悉,因为作为核心部件,它都是工作在各种电器内部的线路板上,各种家用电器、电动工具、机械设备,乃至飞机汽车等,可以说只要用电的地方,都离不开它。
闻泰科技安世半导体汽车功率器件首席工程师 方舟:在汽车里,引擎、车身、底盘、雨刮、天窗、尾门这种都有电器控制,都可以用到这样的模块。
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半导体销售额为4390亿美元,即使在疫情下,相较2019年的4123亿美元,仍增长了6.5%。在需求井喷的情况下,订单拿到手软的半导体企业,纷纷开始扩产。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目前有超过40家企业正在扩产或计划扩产。但业内人士表示,半导体供应紧张的状况短期内难以缓解。
安信证券半导体分析师 马良:目前很多半导体晶圆制造企业都有产能扩张计划,但是从建设安装到达产需要比较长的周期,所以在未来1到2年内,半导体供应紧张的局面依旧难以得到缓解。
来源:央视财经(ID:cctvyscj)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证券时报网。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张洋 HN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