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晋西北都乱成一锅粥了。
滴滴、滴答、一喂、顺风、曹操、美团、高德、享道、首汽、T3、如祺......
尽管其余所有平台的市占率加一起都不够滴滴一家大,但网约车平台依然如同雨后春笋一般一个接一个涌现出来。
截至1月底,全国共有218家网约车平台公司取得网约车平台的经营许可,单就广州一座城市,就有59家网约平台。
高德地图作为导航界的巨头,工具属性令其商业化之路举步维艰。
由于其用户画像与网约车场景高度吻合,便以聚合模式切入到了这一出行战场。
最近更是琢磨起了苏秦张仪的思想,合纵连横了起来。
3月3日,高德打车联合60余家网约车平台共同成立了“免佣联盟”,一副来势汹汹的模样,又一次开始了烧钱大战。
01 古典美
“烧钱大战”——多么熟悉又陌生的词。
作为消费者,我一听到这四个字就本能兴奋。
过去十几年,我吃过一分钱的外卖,打过一块钱的出租,住过十块钱的酒店,泡过不要钱的网咖——还送可乐。
但这种美好的事情最近几年发生得越来越少。
3月3日,市场监管总局依法对美团优选、十荟团等五家社区团购企业“不正当价格行为”作出行政处罚,最高被罚款150万元人民币。
而就在同一天,咱们高德雄赳赳气昂昂地拉出一个“免佣联盟”,卯足了劲儿要给大家送温暖。
据悉,该联盟目前采用的是早高峰免佣金计划,工作日早高峰不向司机收取佣金,同时还将“探索”节假日全天免佣金及其它免佣方式。
直接受益者自然是广大司机师傅。
而根据经济学基本原理,收益上涨将直接导致供给增多,那么早高峰寒风中打不到车的消费者们,也能因此间接享受到一些好处。
作为老百姓(603883,股吧),出现了新的“薅羊毛活动”,我个人确实是幸灾乐祸,阿不,心怀感激的。
但作为一名商业媒体从业者,我不得不痛心疾首地劝一句:“收手吧,高德。外面全是成龙,还有一百个家具城。”
作为非著名鸽派右翼媒体,我历来是对“烧钱大战”持温和态度的。
在此前的反垄断大潮中还为“烧钱模式”说过不少好话,也因此挨了不少骂。
可就连我这样的人,也都很不看好高德此次的“免佣联盟”,恐怕最终会以一场毫无意义的闹剧收场。
原因有三。
其一,烧钱模式最值得肯定的地方,是在行业发展初期,迅速培养用户习惯,以人为方式来迅速催熟一个新兴行业。
从企业角度来说,也唯有新兴行业,才存在着数额庞大的潜在用户。
在这个时候,即在行业初期通过烧钱的方式极大占据用户心智,建立品牌形象,这个钱才烧得有意义。
反观高德。
眼下,网约车发展近十年,整个行业已高度成熟,无论是司机还是消费者,均已发展稳定,供需市场短期内不可能再出现爆发式新增,整个市场已进入精耕细作的存量时代。
烧钱意义不大。
其二,价格战不可持续。
如果抛开新兴市场的“点燃”,那么高德的此次突袭,其实也就是个价格战。
而价格战不可持续。
凡是跟钱挂钩的,消费者都极端精明理性。
一模一样的产品,哪怕京东比天猫便宜一毛钱,那我也会头也不回的奔向京东。
我相信各位也跟我差不多,所谓“电商平台”的用户忠诚度,恐怕大家一毛钱的交情都没有。
司机作为“服务供应商”,恐怕只会比消费者还要理性。
当“免佣联盟”停止之后,这些所谓的运力资源,又能有多少依然留在高德?
正所谓以色侍人,色衰而爱驰。
不再免费,司机自然会提起裤子向窗外理性张望,客观比较各位的订单多寡,经营状况。
这时候,平台方拼的,依旧是运营内功。
其三,价格战是对行业的一种破坏。
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上个世纪80年代的彩电企业们。
由于各家企业谁都不服,长期搞低价销售,由于利润的减少,企业相应在研发、技改、营销、管理等领域的投入节节走低。
最终整个行业一起,抱团沉入商海,将原本光明的市场拱手让给了国外品牌。
02 薅谁的羊毛?
收税是商业的最高境界。
过去十年,苹果靠着硬件设备、操作系统、移动革命,拿到了这张门票。
再往前十年,百度也曾乘着互联网的浪潮,以万物流量入口的身份,过了一段舒适的躺赚时光。
高德低头看了看自己庞大的流量池,也想收税。
收税的对象,就是前面所说的这二百多家网约车平台。
在LBS(基于位置服务)领域,由于对线下整合能力极高要求和全国各地实际情况的复杂性,因此在客观上确实涌现出了大量的创业机会,大量的小型网约车平台也随之应运而生。
这也给了高德极佳的历史机遇。
一方面,随着互联网流量成本越来越高,小平台自身推广起来难度极大。
另一方面,由于僧多粥少的客观现象,小平台若真的分散运营,那么客户也很难在这些平台上打到车。
基于该现状,聚合模式由此诞生。
但我们要清楚看到的是,以高德为代表的聚合平台本质上还是在做流量生意。
通过流量的分发,来提高行业“现有运力资源”的利用效率,但其商业模式本身并不创造新的运力资源,难以根治打车难题。
从历史潮流的大方向来看,小平台网约车注定是“生意”,而不是“事业”。
那么,在这个时间窗口里,抓紧赚钱才是各位的第一诉求。
从小平台的角度出发,我找你高德的目的,是为了让你给我导流量,然后赚了钱大家一起分。
而现在搞这个“免佣联盟”,其结果就是钱咱不赚了,我辛辛苦苦做的程序和线下整合的资源搭在里面,搞来一堆薅羊毛的司机,活儿比以前更多更累,但钱一分没得着。
拿着自己的资源给高德做数据,最后落得一个内空式的虚假繁荣,小平台很难有动力长期这么搞下去。
在商业史上,“加盟模式vs直营模式”,一直都是长期存在的二元对立。
前者灵活、迅速、成本低廉。
后者可控、稳健、长期利好。
以物流行业来类比,以高德为代表的聚合平台就好比四通一达,而滴滴这样的直营平台则更像顺丰、京东。
总体来说,加盟制更适合打天下时的“抢地盘”诉求,在发展初期可以迅速规模化。
但更长远来看,直营模式的发展上限往往会更高。
历史也已经数次证明了,加盟模式下,加盟商很容易就各自为政。
具体表现为,以自己为原点,以自身利益为半径画半圆,为短期利益而牺牲质量和品牌,进而带来总部在管理上的困难。
03 夯实内功
过去一年里,随着疫情的爆发,延迟复工开学、鼓励居家隔离等防疫措施的推广下,出行行业受到了严重打击。
其中,网约车行业、分时租赁行业、汽车分时租赁行业的活跃度分别下降了52%、13%、27%。
由于行业区域性中小企业市场风险抵御能力较弱,受制于资金流动性的困难,疫情加速淘汰了一批中小企业,进一步加速了行业的供给整合。
在疫情的加速下,出行行业已经跑步进入了下半场。
面向未来,企业的变现能力、供给能力、生态协同能力将成为移动出行的核心竞争要素。
而高德眼下所发力的,依然停留在市场启动时期的状态,沿循着“规模扩张为王”的思路,进行着自己的复古战略。
网约车成本方面,说白了,无非就是司机的时薪和车辆的消耗。
前者已压无可压,一时的促销活动,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而后者,则需要真正耐下心来,跟整个行业一起携手前进,夯实内功。
如今,移动出行已然呈现出产业链纵向一体化的趋势。
从车辆制造,到销售,到司机管理以及车后保养市场,均有着大量细碎但重要的改进空间,而网约车平台也在通过自己的影响力,同上下游企业达成合作互利。
放眼向前,电动化,智能化,自动化汹涌而来,怎么还有心思搞什么免佣啊?
如果,觉得这一点太遥远的话,那么,眼下就有许多细节性问题等待解决。
比如,预计价格和实际价格偏差过大的问题;
再比如,规则制度的明确优化,以及客服团队的培训;
以及,司机的安全意识培训,司机审核机制的完善,规章制度的人性化。
等待时间太长了怎么办?
司机找不到乘客,责任该如何界定?
能否根据算法和地图优势,持续优化行进路线?
是否在持续投入安全预警功能?
路线的偏移会否有云端报备,客服响应?
货拉拉跳窗的一声巨响,狠狠砸在了每一个出行行业人的心里。
粗放型增长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人们也厌倦了“高速发展的代价”之类的借口。
干点正事儿吧。
把免佣金省下来的钱,花到该花的地方。
END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财经琦观。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张洋 HN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