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了疫情冲击,站在“十四五”开局,2021年经济预期增速目标是多少?非常规的宽松宏观政策还会延续吗?哪些经济热点问题受到关注?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均给出答案。
同日,新京报举办2021全国两会经济策沙龙,邀请国家统计局原总经济师、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姚景源,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刘元春,中银国际研究公司董事长曹远征共同解读报告。
专家们表示,6%的增速是考虑各方因素后设定的科学合理目标,我国具备实现这个目标的实力。宽松政策不会随着经济复苏快速收缩,其退出的时点和节奏是影响经济稳定增长的重要因素。
刘元春:中国宏观经济政策不会随着经济复苏快速收缩
对于今年GDP增速目标的设定,刘元春表示,GDP增长目标6%以上是底线管理,也是我国运行到现代化进程、进入常态化运转所需要的增速,我国具备实现这个增速目标的实力。从“十四五”新发展格局战略部署的角度,要有保有压,考虑到不同区域、不同部门的差异,发挥各个部门的积极性,同时多目标中要更聚焦于改革,聚焦于战略部署、高质量发展,而不是简单聚焦于经济增长速度。
政府工作报告明确要求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和可持续性,财政政策上有一些调整,但没有从本质上改变积极财政政策取向。据测算,2021年财政支出总量大于去年,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今年名义GDP增速如果在12%左右的话,财政增长速度可能会达到接近10%的水平,意味着今年一般财政预算增长将达到21万亿元,这是一个增长空间。第二个增长空间,是虽然财政赤字率下降,但不意味着财政赤字规模下降。按照一般预算财政赤字8%的增速和名义GDP12%增速计算,意味着今年3.2%的财政赤字率,赤字规模将达到3.5万亿元,今年拟安排地方专项债发行规模(3.65万亿)也和去年基本相当。结合来看,今年可支配的财政收入规模非常大,这种可持续性和支出能力使我们对中国经济发展非常有信心。
很重要的第二个变化是结构性变化。去年是以疫情为核心展开结构性调整,今年以新发展格局步速作为重中之重,同时民生、抗疫作为两翼。在这种结构导向下,财政的提质增效在今年会体现很明确,乘数效应会比在疫情期间更好一点。今年货币政策一个重要目标是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兼顾经济增长和金融风险的一个平衡型选择,这个选择也不意味着我们在货币政策数量上就要有一个收缩的过程。今年名义GDP增速较以往高很多,大部分团队做的预测实际增速是8%,名义可能达到11%以上,这意味着M2和社融增速保持在目前水平是完全可能的,并且是必需的。
货币政策结构性导向也非常明确。整体来看,中国宏观经济政策不会随着经济复苏快速收缩。融资成本可能会有所上扬,如果剔除物价水平影响,实际融资成本将保持相对稳定。
姚景源:提出6%的目标 要将更多精力放在质量、效益上
姚景源表示,去年在充满不确定性的环境下,确定具体增长目标很难,当时最重要的目标是防控疫情。另一方面,我国GDP增长目标是层层加码的状态,中央定了6%,省就要8%,地市就要到10%,最终的结果很有可能是,在疫情使得经济面对重重困难的情况下,又要把各级干部和企业家推到增长速度的追求上去。
今年还是要定增长目标,一是因为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二是要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的第一阶段目标,到2035年经济总量要翻一番,每年保持在4.7%的增长速度大体可以实现这一目标。未来15年,中国要保持4.7%的增长也不是一个很轻松的任务。
去年中国经济实现了“V形反转”,在世界上主要经济体中,中国是唯一一个实现正增长的国家。今年中国经济正处在回升区间,保持增长状态没问题。一些大的国际组织预测中国今年经济增长将达到8%以上,在去年的低基数基础上,今年一季度的增长速度有可能达到两位数。尽管今年的经济增长可能超过8%,但还是将增长目标定在6%,因为中国经济现在主要的矛盾不是总量问题、速度问题,而是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问题。提出6%的目标,要让各方将更多精力放到质量和效益上,同时要让大家知道,经济工作的主要难点仍然在增长质量和效益上。另一方面,中国还是发展中国家,还是要保持发展。综合来看,这是考虑到方方面面因素之后设定的科学合理的目标。
去年我国出台了强刺激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为中国战胜疫情恢复经济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刺激性政策像生病吃药一样,药是有副作用的,任何宏观刺激措施都有副作用,但是不能因为副作用就不吃药。随着健康情况的恢复,药要减量,还要防止副作用的发展。从这个角度来说,去年为应对疫情而采取的强刺激措施,应当逐步回归到常态。
但回归不能急,政策不能急转弯。现在中国经济处于回升态势,但是经济发展还是有众多深层次矛盾和挑战,比如企业的债务问题,中小企业的现金流问题。所以,宏观政策应该逐步回归到常态,要把握好时间和力度,一方面要防范经济中的风险扩大,另一方面还是要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可持续性,让政策能够为今年的经济发展创造更为良好的环境。
曹远征:提高中低收入居民收入是未来一个基本政策方向
去年全球为对冲疫情影响出台了非常规的宽松政策,随着疫情消退,极度宽松的政策在陆续退出。退出的时点、时机及步伐是影响经济稳定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全球都在关注这一点。
需求不足是中国经济比较突出的一个问题,去年全年消费仍是负增长。曹远征提出,长期来看,提升需求依然是经济的核心问题。从过去四十年的经验来看,中国经济增长最重要的是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长保持同步,特别是中低收入居民收入增长更快,以农村居民收入增长为代表,出现了一种新的现象,就是重工业产能过剩,但轻工业、耐用消费品销售较旺。
这给了我们一个启示:中国居民主体是中低收入阶层,这一群体的收入持续增长,国内市场就可以持续扩大,也可以进一步分享给世界。提高中低收入居民收入,使他们有扩大消费的能力,这也是未来的一个基本的政策方向。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已经出现几个亮点。第一是扩大就业。就业是家庭收入的最重要来源,就业增长,家庭收入就会增长,会扩大家庭消费,于是保就业就成了保民生,扩大就业就成为促进消费的最重要工具。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1100万的就业目标,比过去几年要高一些,体现了扩大收入的意图。第二,在返贫方面有相应的措施。为了防止返贫,很多政策要持续五年,要与乡村振兴相衔接。除了增加就业提高贫困地区居民收入之外,还要加大财政投入,特别强调公共设施服务,基础设施建设从村延伸到户,提升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这将表现为隐形收入的提高。第三,从国家层面来看,社保问题是重要问题,今年政府加大国有资本划入社保力度,以此提高老年人尤其是退休人口的收入,缩小收入差距,这也是在扩大消费。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另一个重点是碳达峰、碳中和。碳达峰和碳中和是重大战略安排,也是全球性的问题。
我国提出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的目标,这创造了很大的投资空间。在2050年全球温度控制在2摄氏度的情况下,投资空间可能超过100万亿元;如果控制在1.5摄氏度,投资空间将达到138万亿元。碳达峰和碳中和的目标创造了新的投资需求,从而带动经济增长。
与此同时,在其他卡脖子技术方面中国与国际水平还存在差距,但在低碳技术方面,中国是在引领,比如光电、风电这些新能源的采用。如果能把这个潜在力量发挥出来,创造新的投资空间,就会为带动经济增长、引领全球化创造一个新的环境。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顾志娟 程维妙 侯润芳 编辑 陈莉
(张洋 HN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