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2020年京东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率约为2.26%,经营利润率为2.06%,这对于2019年才扭亏为盈的京东来说或远远不够
《投资时报》研究员 王子西
“一年净利润494亿元,同比增幅达3倍”的年报数据发布后,股价却不升反降,这背后涌动着什么样的逻辑?
3月11日晚间,京东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京东,港股9618.HK、美股JD.O)公布2020年第四季度及全年业绩。公告显示,2020年京东实现收入7458.02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加29.3%;实现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494.05亿元,较上年增长305.5%。其中,商品收入和服务收入分别为6518.79亿元、939.23亿元,两者的收入比仍然延续“跷跷板效应”,呈现“此消彼长”的态势。如若再细加分析,可以发现,服务收入中的物流及其他服务收入同比增速达到72.3%,或成为京东营收增长的新引擎。
值得注意的是,2020财年,京东的履约开支增幅亦创下自2017年以来的“纪录”,由2017年的同比增幅23.45%升至2020年的31.7%,首次高出营收增速,意味着京东或加大了仓储物流相关费用。
《投资时报》研究员注意到,2020年京东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大增三倍的背后,有着其他非经营利润的极大贡献,这部分金额就达326亿元。如若剔除此增厚部分,其净利润则大幅收窄。按照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non-GAAP),2020年该公司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率约为2.26%,经营利润率(non-GAAP)为2.06%,这对于2019年才扭亏为盈的京东来说,或远远不够。
而对于下沉市场,将京喜事业部升级为“事业群”,与同样下沉的拼多多(PDD.0)、阿里巴巴(BABA.N)相比,京东的下沉速度是否足够快,也决定着其最终能否赢得“战局”。
营收利润双增背后,资本市场反应冷淡。业绩披露后,京东港股与美股股价均走低,截至3月12日收盘,其股价分别为343.4港元/股、84.02美元/股,较上一个交易日下挫 4.82%、6.65%。
京东近半年港股市场股票走势(单位:港元)
数据来源:Wind
业务收入比“此消彼长”
3月11日,京东公布截至2020年第四季度及全年的未经审计财务业绩。公告显示,2020年第四季度,该公司实现收入为2243.2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31.4%;实现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243.25亿元,同比大增569.4%;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下(non-GAAP),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则为23.86亿元,较上年同期的8.11亿元增加194.3%。仅从季度数据来看,第四季度,其业绩表现仍然延续2020年第二季度以来的增长势头,不仅收入保持“双位数”的增长,且其净利润的同比增长仍呈“倍数级”关系。全年来看,2020年京东实现收入为7458.02亿元,同比增加29.3%;实现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494.05亿元,较上年的121.84亿元增长305.5%;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non-GAAP)为168.27亿元,较2019年上升56.5个百分点。不过,在其收入增长的同时,京东的营收逻辑在悄然发生着变化。截至2020年12月31日,京东的商品收入和服务收入分别为6518.79亿元、939.23亿元,分别较2019年增长27.6%和42.0%。而《投资时报》研究员查阅往年财务数据发现,伴随业务收入的增长,该两大“业务体”的收入占比已经出现“此消彼长”的情况。2018年、2019年,其服务收入占比依次为9.94%、11.47%;其商品收入占比为90.06%、88.53%。到了2020年,“跷跷板效应”再度显现,其服务收入比上升至12.59%,商品收入比下降至87.41%,变动幅度较上年为1.12个百分点。如若细加分析,2020年第四季度,平台及广告服务收入、物流及其他服务分别为京东带来174.81亿元、146.48亿元收入,占到当季服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54.4%和45.6%。从收入比来看,两项“服务收入”不分伯仲。但从收入增速来看,物流及其他服务收入较2019年同期增幅达95.3%,而平台及广告服务收入增速仅有29.7%。全年情况也是如此,物流及其他服务、平台及广告服务收入分别为404.50亿元、534.73亿元,同比增速为72.3%、25.3%。可见,物流服务收入的大幅攀升或成为京东营收增长的新引擎。京东2020年业务收入分部情况数据来源:公司财报
经营利润率仅为2.06%
事实上,2020财年,京东的履约开支、营销开支、研发开支和一般及行政开支均较上年有所提高。
公开资料显示,京东履约开支主要包括采购、仓储、配送、客户服务及支付处理开支,截至2020年12月31日,该项开支为487.0亿元,较2019年增长31.7%。而另外三项开支依次为271.56亿元、161.49亿元和64.09亿元,同比变动幅度为22.1%、10.5%和16.7%。
粗略计算,上述四项开支总计为984.14亿元,较上年的793.11亿元增长24.1%。
从数据来看,京东的总体开支增幅低于营收的增速,但其履约开支的增幅却创下自2017年以来的“纪录”,由2017年的同比增幅23.45%升至2020年的31.7%,高出当期总收入增速2.42个百分点。这也是近四年来,该项指标首次高于总收入的增长,意味着京东或加大了仓储物流相关费用。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业绩公告中,京东表示,2020年其他非经营利润为326亿元,较2019年的54亿元,增加了5倍多。而其他净额的大幅增加主要是,上市公司的股权投资市价上升导致净收益增加,该项净收益全年为295亿元,较2019年增加260亿元。也就是说,本年度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大部分要归功于股权投资贡献,如若剔除此增厚部分,其净利润要大幅收窄。
如若按照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2020年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率(non-GAAP)约为2.26%,仅比上年增加0.4个百分点。从经营利润率来看,京东全年经营利润为123.43亿元,经营利润率为1.65%,较2019年微升0.09%;其经营利润(non-GAAAP)为153.37亿元,经营利润率(non-GAAP)为2.06%,较上年微增0.52个百分点。
也就是说,不管是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下的净利润率,还是经营利润率,两项指标均处低位,对于2018年净利润尚处亏损状态的京东而言,其持续盈利能力仍待提高。
京东2020年各项费用支出情况
数据来源:公司财报
京喜能否带来“惊喜”?
用户方面,2020年,京东年度活跃用户数为4.719亿,较2019年度的3.62亿新增近1.1亿,而其中超八成新增用户来自于下沉市场。分季度来看,2019年Q4至2020年Q4,京东年度活跃用户数依次为3.62亿、3.874亿、4.174亿、4.416亿和4.719亿。也就是说,2020年第二季度、第四季度的新增用户最多,单季度新增均为三千万左右。
实际上,作为下沉市场的主力军,2020年12月,京喜由原来零售集团下的事业部“升级”为京喜事业群,继续深耕下沉市场。根据业绩公告,“京喜事业群”整合了社交电商平台“京喜”、便利店业务“京喜通”(原京东新通路)和社区团购业务“京喜拼拼”。根据Quest Mobile数据,2020年10月,京喜月活用户数(包括小程序和APP)为1.52亿。
此外,京东还战略投资湖南兴盛优选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下称兴盛优选)约7亿美元以及批发市场运营商、香港上市企业中国地利集团,加强其下沉市场的供应链能力。根据兴盛优选官网,其是一家社区团购电商平台,目前辐射范围为湖南、湖北、广东、江西、四川和重庆等15个省、直辖市及6500多个地(县)级城市和5万多个乡镇。
但对比同样“下沉布局”的拼多多、阿里巴巴,谁能成为“下沉王者”尚言时过早。至少目前来看,在活跃用户数量方面,京东还不占据优势。
根据公开资料,截至2020年12月31日,阿里巴巴中国零售市场年度活跃买家为7.79亿;2020年12月,其中国零售市场移动月活用户为9.02亿。而淘宝特价版全年活跃买家数量超过1亿;2020年12月,其月活用户也突破1亿。由于拼多多2020年业绩尚未公布,根据其三季度数据,截至2020年9月末,拼多多移动端月活为6.43亿,比2019年同期的近4.30亿增长50%。
对比可知,京东活跃买家较两家公司还存在差距,其下沉速度能否达到预期,或直接影响其下沉战局。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投资时报。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李显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