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作为市场的主体,在“十四五”规划落地实施过程中将发挥着重要作用。未来,企业该如何抓住这一战略机遇期?
3月18日,中新经纬联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天眼查在北京举行第七届财经中国V论坛。论坛围绕“‘十四五’:未来的企业”这一主题展开,吸引了数十位学界、企业界人士参会,共同探讨未来企业发展新机遇。
当天,由中新经纬联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共同发起的“未来的企业”系列报道和图书出版项目也同步启动。
本届论坛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中国新闻社社长陈陆军、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社长李永强、天眼查副总裁孙健为论坛致辞。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高培勇,中国银行(601988,股吧)原行长李礼辉,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原副理事长王忠民,中国贸促会研究院副院长赵萍,中银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管涛,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王文,加多宝集团党委书记庞振国,微医互联网总医院院长、北京微医总裁范吉平,大龙网集团董事长冯剑峰带来主旨发言。蒙牛集团执行总裁李鹏程,兴业银行(601166,股吧)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京东集团副总裁、京东科技集团首席经济学家沈建光以线上视频发言的方式参与。此外还有数位行业专家、企业人士线上参与本届论坛。
数字化、跨界融合发展成为企业战略必选题
高培勇在主旨发言环节表示,2021政府工作报告提到“青山常在、生机盎然”,这里所说的“青山”就是企业,这表明“十四五”期间,中国企业将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同时,在新发展阶段下,中国企业面临的内外部环境也都发生了复杂而深刻的变化。
李礼辉认为,“十四五”时期,企业要面对两个最突出变化,一是产业链变化,二是商业模式变化。赵萍则表示,“十四五”规划中,无论是从供给端、需求端,还是从国家政策的角度,创新都被摆在了至关重要的位置。
在庞振国看来,互联网时代,新的消费习惯在悄悄诞生,就企业而言,对未来商业逻辑的判断和对商业模式的创新就变得非常重要,也成为企业能否做大做强的关键。数字经济背景的转型升级,不再是一道战略选择题,已经成为企业战略的必选题。
范吉平则认为,企业创新是一个长期存在并需要解决的问题。“未来环境、市场、技术都在变化,企业也必须拥抱变化,拥抱创新。创新的风险是最小的,因为企业不创新等于消亡。”
冯剑峰以跨境电商为例指出,数字贸易时代,产业互联网是最重要发展方向。“我们要用数字创新技术赋能每个板块,提高效率,提高中国制造的水平,争夺话语权。”
孙健认为,数字化能够为企业创造价值,归根到底是可以满足企业的刚性需求。“十四五”期间,ToB(面向企业)端的数字化将迎来重要发展阶段。ToC(面向用户)端对透明、高效的需求,将同样在ToB端得到更明显的表达。
沈建光认为,对企业来说,产业数字化孕育着巨大的机会。“产业数字化不光是赋能制造业、服务业,还将赋能基础设施、政府服务等,特别是帮助传统企业进行数字化改造方面,会催生出一大批数字化高科技企业。”
在鲁政委看来,“十四五”期间,中国企业要关注三个变化:一是数字化,二是绿色发展,三是全球化视野。
李鹏程在视频发言中表示,“中国乳业必须主动融入新时代,夯实供应链,加强创新研发,推进数字化、智能化转型。不但要将“奶瓶子”牢牢握在自己手中,更要为消费者提供更高品质、更便捷、更舒心的产品和服务。通过产业协同,助力区域经济发展,加快乳业及上下游相关产业现代化,带动全产业链的高质量发展。
统筹发展与安全、国家创新与企业创新
高培勇表示,在新发展阶段下,中国企业必须把统筹企业发展和安全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在贯彻新发展理念环节,中国企业除了注重“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还应注重“更为安全”,同时,统筹发展和安全也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基本目标。
李礼辉建议,要将国家级创新与企业级创新相结合。“国家应该进一步关照和关心企业级的创新,实践已经证明,在技术创新过程中,‘民营队’‘国家队’是可以双轮驱动的。应该更加鼓励‘民营队’,同时要为他们创造更加公平、更加宽松的营商环境,也要支持国有企业建立符合市场经济和科技规律的激励机制。”
此外,李礼辉还建议,财政杠杆与资本杠杆要相结合。财政杠杆促进企业创新,除了给钱给资源,还要给政策和优惠。“应该利用资本杠杆推动企业技术创新,资本具有逐利的天性,成熟的资本工具可以发现潜能、融通资源、创造价值,从而提高科技创新和科研成果转换的效率。”
王忠民表示,在数字经济时代,企业必须抓住数字化浪潮中最专业、最细分、最薄弱等“卡脖子”环节,这样才能走出自己的数字化路径。
赵萍建议,可以通过建设共性技术平台、组建研究院、开展融通创新等形式,把企业创新与国家创新战略结合起来。“先进制造业,九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如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绿色环保以及航空航天、海洋装备,现代服务业,及数字经济,都是‘十四五’时期企业可深入创新的领域。”
管涛则表示,“十四五”时期,企业要提高四个方面的能力:一是增强汇率风险波动管理能力,二是进出口协同发展的能力,三是增强内外销统筹发展能力,四是增强融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能力。王文认为,“十四五”期间,中国企业应坚持“四个面向”,即面向未来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活健康。
论坛最后,参会嘉宾还共同见证了“未来的企业”系列报道和图书出版项目启动。该项目拟选择各行业有代表性的知名企业,通过高层专访和实地调研,采写约40篇(组)融媒体报道稿件,并将系列报道和专家解读结集出版。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社长李永强表示,“未来的企业”系列报道和图书《未来的企业》出版项目将围绕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六大新目标,拟选取与产业及民生密切相关的板块,从企业角度反映十四五规划对中国经济与民生的影响。
李永强介绍,“未来的企业”系列报道将选定同领域中的相关代表性企业,进行深入访谈,并邀请行业专家给予解读,从而帮助受访企业以及更多的企业认清和把握“转变”的机遇,更好地借助国家经济政策不断调整自身,以适应各行业发展的新趋势,从而能够成功实现转型升级,实现创新发展、绿色发展,并且让老百姓(603883,股吧)有获得感。
财经中国V论坛是中国新闻社旗下财经媒体中新经纬举办的系列活动,已成功举办六届,分别关注了“中国‘智’造新机遇”“金融安全与创新”“全域旅游新机遇”“金融科技发展与市场监管”“人工智能:现实与图景”“可持续的新金融”等话题。
(彭立睿 HF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