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冀东水泥、塔牌集团、华新水泥、海螺水泥、天山股份等多家水泥行业上市公司对外披露2020年年报及业绩快报。从披露的业绩看,多数公司业绩增长稳定,产销两旺。
业内人士指出,随着碳达峰、碳中和政策的推进,水泥行业未来或将通过压缩产量达到减排效果,水泥行业有望优先纳入全国碳交易市场。龙头企业依靠技术和资金优势,将实现产量的最大化,行业集中度有望进一步提升。
业绩较为稳定
水泥头部企业报告期内产销增长明显。以冀东水泥为例,公司2020年年报显示,公司全年共实现营业收入354.8亿元,同比增长2.82%;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8.5亿元,同比增长5.53%。
方正证券研报显示,2020年,虽然受到疫情对经营的影响,但冀东水泥产销量仍有显著增长。公司全年实现水泥产量9461万吨,同比增长12.43%;实现水泥销量9508万吨,同比增长12.21%;实现熟料产量8314万吨,同比增长11.84%;实现熟料销量1225万吨,同比增长4.94%。
部分龙头公司2020年第四季度业绩增长较好。究其原因是,南方地区第三季度雨季过后,水泥市场供需两旺,促使水泥类上市公司业绩攀升。
以海螺水泥为例。2020年,公司共实现营业收入1762.43亿元,同比增长12.23%;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351.3亿元,同比增长4.5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331.7亿元,同比增长1.38%。
对此,华西证券分析认为,2020年第四季度水泥需求恢复整体较好。第四季度,海螺水泥共实现营业收入522.59亿元,同比增长12.93%,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4.11亿元,同比增长6.48%。究其原因是,2020年第四季度,由于2020年新批复重点项目陆续开工,水泥需求在第三季度雨季后恢复良好,全国水泥产量累计同比增速由第三季度的-1.1%转正至1.6%,第四季度需求整体较为旺盛,水泥销量同比增长。
部分公司报告期内进行了大比例分红。以天山股份为例,2020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6.92亿元,同比下降10.2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5.16亿元,同比下降7.31%。公司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4.8元(含税)。
下游需求缓慢回升
中国证券报记者观察到,春节过后,下游房地产、基建开工陆续恢复,水泥需求量迎来攀升期,出货量出现较明显的抬升。
国金证券研报指出,目前,全国水泥企业出货率为55.33%,环比增加11.66个百分点;全国水泥企业库容比为59.75%,环比减少4.13个百分点。3月上旬,受持续雨水天气影响,国内水泥市场需求缓慢回升,不同地区企业出货量环比增长5%-20%,普遍达到4-7成水平,水泥价格仍然延续震荡调整走势。
短期来看,受雨水天气影响,多地开工率攀升整体较为缓慢。据百川盈孚监测,华东地区水泥行情略有松动,安徽、山东地区水泥价格走低,江苏地区同步下滑。以山东地区为例,3月以来山东地区市场启动依旧缓慢,需求恢复有限,加之局部雨水天气影响,企业出货量清淡。为提升销量,3月9日起,山东省内多数地区主导企业开始通知下调水泥价格10元至30元/吨。
百川盈孚指出,全国水泥企业复工复产明显增多,项目工程方面也在陆续开工,整体需求量得到一定缓解,但水泥价格整体以回落为主。南方地区水泥企业陆续复工,搅拌站、项目建设陆续开工,市场需求逐渐恢复,开始正常生产,但库存接近满库状态,水泥销量尚不理想。北方地区开始复苏,部分片区市场已开始淡季推涨。初步预计,3月下旬,全国水泥市场行情依旧以下滑为主,预计中南地区价格将下滑10元至20元/吨。
压缩产量实现减排
随着碳达峰、碳中和政策的推进,水泥行业未来或将通过压缩产量达到减排效果,有望优先纳入全国碳交易市场,龙头企业依靠技术和资金优势,将实现产量的最大化。
针对水泥生产企业碳减排的主要途径,中国证券报记者多方了解到,主要包括市场与产业政策结合减排及技术减排。其中,市场与产业政策结合减排方面,主要通过淘汰落后产能等手段进行碳减排;技术性减排方面,则是通过改善工艺优化指标、使用替代原燃料、添加矿化剂降低熟料烧成温度、利用水泥窑余热进行发电、新能源技术、水泥窑烟气二氧化碳捕集纯化、提高熟料品质量以及强化生产管理。水泥行业需大力推广应用节能减排技术,进而为达到碳中和目标做出积极贡献。除此之外,水泥行业还涉及政策减排,主要包括产能减量置换、错峰生产及绩效分类评级等。
长城证券研报显示,水泥行业主要依靠行业政策、减少供给减排,目前技术减排作用有限,仍需不断的发展应用。水泥不同于其他行业,目前有60%的碳排放是由石灰石分解产生,35%是煤炭,剩下是电等,通过节能带来的碳下降效果远不够。因此,要实现碳达峰,熟料的产量必须下降。
从龙头企业动作看,不少公司通过一系列手段降低碳排放实现碳中和。据长城证券监测,海螺水泥2025年预期将吨熟料二氧化碳排放较2020年下降0.0031吨,同时引进新技术将二氧化碳废气转化为二氧化碳产品。行业龙头中国建材、海螺水泥、金隅集团等在排放密度上相对其他企业略低,2019年中国建材和金隅集团碳排放密度分别为0.81和0.61,规模较小的东吴水泥碳排放密度为0.9。
(张紫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