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经纬客户端3月19日电 题:《陶冬:通胀预期将如何影响全球经济?》
作者 陶冬(瑞信私人银行亚太区副主席)
全球经济正面临一场迅速反弹,但是反弹基本上是靠供给端拉动的。最近,通货膨胀问题广受关注。
全球经济将大规模复苏
全球经济复苏在2020年第三季度就非常迅猛,但之后由于第二波疫情导致欧美国家经济复苏放慢。
但是,我相信从2021年第二季度开始一直到年底,全球会面临新的一次大规模经济活动的反弹。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是在供给端出现了供应链的迅速反弹。这次疫情带来经济活动、生产活动大幅放缓。一旦疫情管制措施改变之后,一定会出现V型反弹,我相信这个反弹已经开始了,到第二季度在全球范围内会更明显。
二是需求端的反弹。需求端反弹明显在全球范围内弱于供应端,这和各个国家资产负债表有直接的关系。换句话说就是看你的“钱包”有多厚。中国的消费者资产负债表相对厚一点,所以,我们看到十一黄金周、新年期间的旅游、电影都出现了比较大的反弹。美国消费者的资产负债表是比较差的,但美国政府不断“站在直升机上撒支票”,这使得美国的消费在短期消费行为上没有那么差。我相信美国消费短期相当强劲,但这种消费是通过政府“撒钱”实现的,肯定是不可持续的。
在我看来,复苏分成两部分:一是产业链修复带来的供给端复苏,这种复苏一定是V型反弹。二是当财政政策效果过去之后,资产负债表的修复所带来的消费复苏,这个过程会相当缓慢,是一个U型复苏。我个人认为,各个国家今年的复苏基本能达到疫情前90-95%的水平,接下来的5%可能需要很长的时间。
中长期看,通货膨胀缓慢上升
通货膨胀的预期最近是一个热门话题。我认为全世界范围内都会出现通货膨胀,中国稍微好一点。第一个因素是基数效应带来的通货膨胀。第二个因素是由于能源价格和原材料价格反弹所带来的成本推动上去的通货膨胀。
这些的确给市场带来焦虑,但在这个问题上,我个人认为未来恐怕未必会像现在这样大规模上升,上升之后还会再下来,中长期看应该是一个缓慢上升的过程。
对于市场的反应,相信美联储也会调整一下基调,但不会很快就做出一个基本性的变化。全球在货币政策上也会做一些调整,但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这种大的框架在可预见的将来不会改变。
为什么不会改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美国政府发出巨额的财政支出,所带来的财政赤字是二战以后前所未见的,而这么大的财政开支肯定不能够单单靠市场空间来消化,必须要有央行的行动来支持。
中国经济复苏走得比较快、比较稳。这次疫情中,中国的货币政策走出了一条和美国截然不同的道路。这对两个国家短期周期性的增长趋势,资产价格的走势都会带来重大影响。
我个人认为,中国实际上将货币和财政政策从危机应对状态,转向更加正常化的、聚焦于结构性改革和转型的政策,长远来讲是一件好事情,这可能为中国在经济结构性转型上打开了一个窗口期。(本文据陶冬在CMF宏观经济月度数据分析会第45期的发言整理,未经本人审核。)(中新经纬APP)
( HN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