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邦惊诧”还是“精英双标”?华裔风投大佬吐槽中国APP侵犯个人隐私

快报
2021
03/24
22:34
亚设网
分享

“友邦惊诧”还是“精英双标”?华裔风投大佬吐槽中国APP侵犯个人隐私

近日,经纬中国创始管理合伙人张颖发布的一篇微博引发争议。张颖在微博中吐槽说,“特别特别讨厌扫码点菜,一般碰到我就直接要求服务员记录点菜,做不到或者拒绝者,我就老老实实滚蛋换餐厅,没有一丝纠结”。

最后,张颖用一句话总结,“国内用户对隐私的不敏感我不吃惊,但又很吃惊。”

“友邦惊诧”还是“精英双标”?华裔风投大佬吐槽中国APP侵犯个人隐私

张颖的这番话立刻引发网友的讨论。不少人赞同他的观点。但是有尖锐的网友不客气地说,“如果所有人都跟你一样注重隐私,你投的那些公司用户增长靠什么?”

“友邦惊诧”还是“精英双标”?华裔风投大佬吐槽中国APP侵犯个人隐私

“友邦惊诧”还是“精英双标”?华裔风投大佬吐槽中国APP侵犯个人隐私

一句话捅了马蜂窝。有好事网友去翻了翻经纬中国历年来投资的项目,发现经纬中国投资的APP不盗取个人信息的屈指可数。公开资料显示,作为经纬中国的创始管理合伙人,张颖2008年创办了经纬中国,目前投资了多达600家公司。,比较知名的包括奇虎360,ofo、陌陌,饿了么,猎豹、滴滴、猿题库、理想汽车、小鹏汽车、富途证券、有赞、36氪、链家(贝壳)和二次上市的百度。

这些公司中,大部分都曾有过违规超范围收集个人隐私的黑历史。

今年315晚会中,央视曝光在线招聘网站存在简历泄露情况,其中经纬中国投资的猎聘“荣登黑榜”。猎聘随后第一时间致歉,并表示已成立专项小组,彻查简历被不法分子非法售卖的行为。

360旗下产品就不用说了,从浏览器,到360安全卫士、360智能摄像头,都曾屡次被媒体曝光过超范围收集个人信息。

2019年7月,工信部点名批评饿了么、小红书、网易考拉等违规收集用户信息。

2019年9月,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CVERC)通报陌陌涉嫌超范围采集公民个人隐私。

2019年9月,广东省公安机关曝光了42款超范围收集用户信息的App,其中包括“贝壳找房”(链家)、“西瓜视频”等下载量较大的知名App。

2020年5月,公安机关披露违法收集公民个人信息十大案例,其中猎豹移动旗下核心产品猎豹清理大师(Clean Master)APP的隐私协议中对于索取用户通讯录、通话记录等权限的行为没有进行详细说明,北京市公安局朝阳分局已依法责令该公司改正违法行为。

2020年11月,工信部曝光第五批存在侵害用户权益行为的手机APP名单,其中从事零售的电商平台“有赞精选”因违规收集个人信息,以及APP强制、频繁、过度索取权限两项问题被点名,

经纬中国投资的公司中其他涉嫌违规收集个人信息的APP还包括:瓜子二手车、航班管家、名片全能王等。

不得不感慨,现在的网友太优秀,打脸风投大佬毫不客气,耳光太响亮。

有网友总结说,张颖的言论并不奇怪,他个人追求生活品质保护个人隐私,但投资赚钱不会计较这些,归根结底都是为了个人利益最大化,其话题本来也是谈保护自己的隐私,而不是保护公众隐私。

说到这里,需要提一下,张颖并非中国公民,而是一位美国公民。1973年出生的他,很早就跟父母移民美国,并在加州大学接受了高等教育。

全世界都知道,美国和美国人都很在乎自己的个人感受。但是,你的感受好不好,那并不是他关心的。

“友邦惊诧”还是“精英双标”?华裔风投大佬吐槽中国APP侵犯个人隐私

一位网友点评就很犀利,“(张颖)这是典型的精英阶层双标思维,大部分人的智商还是被他们碾压的。”

不得不承认,“精英“、“双标(女表)”,这两个词完美且一针见血地道出了当下很多互联网界、投资界大佬的心态。

“友邦惊诧”还是“精英双标”?华裔风投大佬吐槽中国APP侵犯个人隐私

表面上看,经纬张颖 “吃饭砸锅”不太理智,但仔细看,其实这不过是风投大佬的本色演出。经纬中国投资那么多违规收集个人信息的项目,收割了国内数亿互联网用户,虽然不太光彩,也不符合“公众利益”,但是从投资角度看,资本赚得盆满钵满,作为创始人的张颖是最大获利者,其它的又有什么要紧?!

回归到个人角色,张颖青少年时期大部分时间里,接触的都是美国文化对个人隐私的重视和保护。所以他会惊讶于“国内用户对隐私的不敏感”。

另一方面,他之所以不惊讶,也是因为他出生于中国,了解中国文化,同时作为投资人,他也见多了依靠掠夺个人信息发家的中式互联网公司,见怪不怪而已。要说张颖不清楚经纬投资的公司违规收集个人信息,那简直是嘲笑经纬的尽调能力,伤害性不大,侮辱性极强。

了解中国国情并充分利用这一国情是创业和投资大佬们成功的基本条件。

在这一点上,中国部分本土派风投很直接(谈钱就谈钱,割韭菜就割韭菜,哪怕被人骂得狗血淋头依然笑嘻嘻);海龟风投则很虚伪,喜欢一边谈价值观(某大佬曾把在中国的成功归为“价值观”的胜利),一边拼命搂钱。

嘴上一直说不要,但身体很诚实。这是披着美式光环来中国淘金的“海龟”风投大佬们的共性。

某搜索引擎大佬曾说过,中国用户愿意用隐私换便利。张颖的经纬中国想必也是这样理解中国的网民和创业公司的,不然你就无法理解,创始人如此重视个人隐私,却投资了一堆不怎么讲究商业伦理道德的公司。

“友邦惊诧”还是“精英双标”?华裔风投大佬吐槽中国APP侵犯个人隐私

所以,要警惕那些嘴上天天念叨重视个人隐私的互联网大佬,说不定他已经把你的个人信息卖了几十遍。

当然,张颖和经纬中国并非个例,就连美国风投界的圣杯-红杉资本-到了中国,也一样做了不少背离初心的投资。

想当初,红杉资本传奇创始人唐—瓦伦丁投资了谷歌、苹果、思科、雅虎、甲骨文等无数改变世界的伟大公司。但红杉中国在中国却大大降低了商业伦理道德标准。最明显的例子是在互联网金融领域,红杉中国投资了大量经不起推敲的创业公司,例如厚本金融、我来贷、前隆科技、买单侠、大数金融等,这些公司的不少都曾涉及714高炮或高利放贷、暴力催收。

当然,经纬中国在互金领域也投了不少“烂番茄”,例如暴雷的爱财有道,失联的“融誉100”,以及现金贷平台“魔法现金”,此外,经纬中国投资的91征信旗下的贷款催收平台人人催因业务违规被关停。

归根结底一句话,大佬们纵情挥镰刀,韭菜是没意见的,但要谈保护个人隐私,韭菜就忍不住要笑场了。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开甲财经。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张洋 HN080)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亚设网的观点和立场。

2.jpg

关于我们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