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商报讯(记者 陶凤 王晨婷)3月24日,交通运输部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深入贯彻“十四五”规划,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有关情况。在发布会上,交通运输部副部长王志清介绍,我国将在三年内新增城际铁路和市域铁路运营里程3000公里,新改建高速公路里程2.5万公里,新增民用机场30个以上。
在3月15日上午举行的民航局新闻发布会上,相关负责人也曾表示,到2025年全国运输机场新增30个以上,力争全国运输机场设计容量达到20亿人次。根据《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到2035年,国家民用运输机场达到合计400个左右,这意味着未来15年间,我国平均每年要新增10个机场。
而城际铁路和市郊铁路的建设属于“新基建”七大领域之一,也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城市轨道交通的投资带动的‘乘数效应’比较大。城市轨道既可以有效支撑城市群融合发展,也可以为包括5G、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同为‘新基建’范畴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新的、更大的应用空间,可以对上述技术产业起到需求引领、协同发展的作用。”国资委机械工经管理研究院两化融合协同创新中心主任宋嘉告诉北京商报记者。
今年1月,交通运输部印发的《关于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指导意见》中制定了三年行动计划。除了扩大循环规模,畅通综合运输大通道,还包括降低循环成本等内容,交通运输部计划于三年内,从全产业链的视角,不断降低物流体系的制度成本、要素成本、税费成本和信息成本。进一步规范和降低港口航运、公路铁路等物流运输收费,全面清理和规范涉企收费。
同时,提高循环效率,构建现代物流服务体系;增强循环动能,积极推动交通运输与现代农业、先进制造业、旅游业、商贸流通业等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大力发展枢纽经济,培育和壮大交通运输新模式、新业态。
交通运输的绿色发展也是近来的热点话题。王志清表示,中央财经委第9次会议明确要求“交通领域要加快形成绿色低碳的运输方式”“鼓励绿色出行”,为交通运输绿色低碳发展提供了方向指引。交通运输部将积极推动交通运输碳达峰相关研究工作,促进交通运输全面绿色低碳转型。
在具体工作上,交通运输部将推动绿色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将生态环保理念贯穿交通基础设施规划、建设、运营和维护全过程,建设绿色交通基础设施,统筹利用综合运输通道线位、土地等资源,加大岸线、锚地等资源整合力度和利用效率。推进废旧路面、建筑垃圾、工业固废等在交通建设领域的循环利用。
同时,优化调整交通运输结构,推进大宗货物和中长距离运输的“公转铁”“公转水”,大力发展多式联运,提升集装箱铁水联运和水水中转比例,开展绿色出行创建行动,提高绿色出行比例。并加强碳排放和污染防治协同控制,加快新能源、清洁能源推广应用,推进营运车船能效提升,强化车辆排放检验与维护制度实施,深入推进实施船舶排放控制区。
值得一提的是,交通运输部还透露了铁路创新方面的进展。2019年发布的《交通强国建设纲要》明确提出,要合理统筹安排时速600公里级高速磁悬浮系统、时速400公里级高速轮轨客运列车系统、低真空管(隧)道高速列车等技术储备的研发。
交通运输部总规划师兼综合规划司司长汪洋介绍,高速磁悬浮列车具有无摩擦、爬坡能力强、节能环保等优势,目前大家都非常关注,有关方面也在积极开展研发工作,已经构建了研发、试验、试制平台,试验样车也成功试跑。
“下一阶段还需要加强技术攻关,进一步提升技术成熟度,加强经济性比较、运营可行性分析,具备条件以后,推动项目的规划建设,有关情况会及时向大家通报。”汪洋称。
(董云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