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绝不倒下?

快报
2021
04/08
10:34
亚设网
分享

出品|虎嗅科技组

作者|Odin Asgard

头图|视觉中国

“先前有媒体报道,华为是不是要养猪了?这都不是真的,我们还是聚焦 ICT 基础设施。”在日前的华为 2020 年度财报发布会上,华为轮值董事长胡厚崑,如此笑着回应华为推出“华为智慧养猪解决方案”的消息。

众所周知,所谓的“华为养猪”,其实仍然是他们的老本行:通过 5G 和物联网技术,让农场主实现智慧农业,而华为也能借此赚取利润。

但华为进入养猪行业,更核心的信息其实是:他们在目前地缘政治的困境下,希望通过赋能传统行业来实现自救。换言之,华为要做到不靠手机、不靠基站,也能活下来。因此从 2020 年开始,华为就作出了各种新尝试,除了养猪之外,还有鸿蒙 OS、智能家居、华为云、智能汽车等不同的新业务。

但这些新业务能否带领华为华丽转身?

华为目前的处境

首先,我们必须了解华为目前面对的处境。

自华为去年受到进一步制裁后,已经不能生产自家的芯片,也不能继续使用 EDA 芯片设计软件,更不能使用谷歌 GMS 等手机系统生态。不过,相关限制后来获得一定程度的放宽,英特尔等美国芯片公司陆续获得供货许可,台积电也可以为华为代工 28nm 以下的成熟制程。换言之,除了手机芯片以外的产品,华为仍然有一定程度的发展空间。

但今年3月路透社传出消息,称美国针对华为的限制又再收紧,任何包括 5G、关键基础设施、企业数据中心、云计算等相关应用,均不会发放许可。如果消息属实的话,这将会影响华为几个本来尚能运转的新业务板块。

毕竟华为造车要芯片、云计算也要芯片、物联网也要芯片,受影响的绝不仅仅只有手机和基站业务。笔者曾向华为求证汽车以至云计算业务是否会受到影响,但截至发稿,华为未有任何回复。

华为绝不倒下?

华为目前的库存情况

目前可以肯定的是,华为早前已经加强备货,在刚发布的华为新一年财报里,其库存量已达多年来的历史高位(上图)。截至 2020 年 9 月,有消息称华为手机芯片“麒麟”累积了 1000 万颗的库存,预计能支撑半年;另有消息表示,华为的基站芯片天罡累积了约 200 万颗库存,英特尔的 CPU 和赛灵思 FPGA 芯片则囤了一年半至两年的数量。

因此,我们只能基于网上相传的情况,来推算华为的下一步怎样走。

华为手中握有的筹码

那目前华为手上除了原有那引以为傲的研发水平之外,还有什么牌可以打?

第一个重要的筹码,是时间。

华为和早前同样受到制裁的中兴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华为拥有庞大的芯片库存量,所以在短时间内不会陷于无法经营的局面。两年的芯片库存,说多不多,但说短也不短。在过去的两年里,据悉有多个美国供应商一直在争取放宽限制,形势也曾多次出现变化,没有人知道两年后是否还会继续受限。与此同时,华为自己也可以借这两年的缓冲期,继续寻找新的机遇。

华为绝不倒下?

第二个重要的筹码,是资金。

尽管我们上次有提到,华为的经营活动现金流曾大跌 61.5% ,现金与短期投资项目也略减 3.7%。但华为的资产负债率仍在相当健康的范围,现金与短期投资项目也有 3573 亿人民币,资金仍然相当充足。况且,华为近年囤积了大量库存,省下不少芯片采购费用,生产成本势必会大幅下滑,届时毛利率将势必上升,必然对华为的现金流带来正面影响。

此外,华为在去年以天价出售荣耀业务,这笔交易估计将于明年完成,届时华为将会有一笔巨额的非销售收入。况且华为的手机和基站业务均属重资产项目,他们在 2021 年的总资产达到 8768 亿元人民币;假设华为真的要再次断臂求生、出售业务,也能换来天文数字的非销售收入。换句话说,如果说小米准备用 100 亿美金造车的话,华为要造车更非难事。

简单来说,短期之内华为仍然会有相当充裕的时间和充足的现金流,足以支持华为作任何尝试,开拓任何有前途的新业务,借此抵销被卡脖子导致的损失。

最受影响的手机业务

华为真正要面对的问题是:他们的长远销售收入,将会随着手机业务缩减而日益减少。

众所周知,华为营收占比最大的业务,仍然是手机。手机业务是华为近年高速增长的火车头。更重要的是,手机业务产生的资金流,一直为公司的运营、研发和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持。但未来华为手机的销量将日益萎缩,使华为损失了一个重要的现金来源。

华为绝不倒下?

华为消费者业务收入增长幅度(百万人民币)

自 2014 年开始,华为的消费者业务收入,以每年不少于 40% 的增速增长,到了 2018 年,消费者业务收入已占华为每年收入的一半。从 2015 年开始,消费者业务每年为华为带来逾 2000 亿人民币的资金,在 2018~2019 两年间,每年新增收入就达千亿元。但在华为受到制裁后,手机业务却受损严重:2020 年的消费者业务增长急降至 2%,收入增幅也急降至 156 亿元人民币。

华为被迫踏下急刹车,业务增长突然停滞。

即便华为的手机芯片库存相当充足,仍然可以生产手机;但库存芯片使用的 2020 年的先进制程,捱到两年后早就落后,无法为华为手机提供足够的竞争力。华为如果要推出高端手机,并借此继续推动消费者业务的发展,就只能使用传闻中为华为特供的 4G 版本骁龙 888。

这一点,对华为来说却相当恶心。由于目前华为仍保有相当强劲的手机销售渠道,即使他们只能卖 4G 手机,估计也能大卖。但如果华为继续在国内力推 4G 手机,不但减慢了 5G 在中国的普及率、伤害运营商的 5G 业务、进而伤害华为自家的 5G 基站业务,还会伤害高度依赖 5G 发展的云计算业务。这样的话,华为的手机业务将会变成“食之无肉,弃之有味”的鸡肋。

消费生态系统的两难

虽然如此,胡厚崑在财报发布会表示,计划中的旗舰机型目前还会按照原计划推出。毕竟他们在早前刚推出了全新手机操作系统鸿蒙 OS、以及为取代 GMS 而设的 HMS 移动设备生态系统。他们也必须通过新的手机,吸引开发者继续支持这些生态系统。

自小米推出廉价手机开始,国产手机的硬件业务向来都不怎么赚钱。荣耀总裁赵明曾坦承:中国硬件公司综合硬件净利润率,能够达到 5% 的公司可以说是凤毛麟角。

事实上,手机厂商赚的利润,很大程度上来自手机背后的互联网生态。余承东去年曾表示,去年华为在相关的生态系统中,赚得高达 50 亿美元(约 328 亿元人民币)的收入,净利润更是相当高。

华为绝不倒下?

图片来源:华为

可见,手机生态才是华为消费业务当中最重要的一环。毕竟鸿蒙 OS 的分布式计算构想还是相当有意思的,而 HMS 如果能搞起来,也能获取相当大的收入。再配合原来开放给第三方厂商的 HiLink 智能家居(上图)以及可穿戴设备生态系统的组合拳,未来华为的消费生态系统,相信能为华为提供可观的长期回报。

可是正如先前我们也提过,华为的 1+8+N 的消费生态系统,本是围绕手机打造而成的一整套用户生态,但华为手机业务面临萎缩之时,1+8+N 的生态前途又如何?尽管华为曾表示,鸿蒙 OS 将于今年覆盖 2 亿台华为产品,但没有销量屡创新高的新款高端手机支持,两三年后,用户难免会更换其它品牌的手机,这些依附在华为手机上的各种生态,也将无以为继。

当华为无法源源不断推出自家的手机,他们就只能寄望于其它手机厂商参与华为的生态圈。可是,华为在 2019 年被卷入地缘政治风暴后,并没有趁着人人自危的时机游说国产手机厂商的支持,现在其他手机厂商均忙于瓜分华为的份额,更难指望他们愿意与华为合作。以中兴为例,他们早前就表示,2021 年不会采用鸿蒙 OS,更何况是其它出货量更大、实力更雄厚的手机厂商?

没有手机支持的华为智能家居,到底能走多远,实在难以预料。

因此有消息指出,华为准备用有限的芯片无限延长手机业务的生命周期,并已预留了部分麒麟 9000 芯片,用于 P50 和 Mate 50 等后续高端机型。尽管如此,华为目前毕竟芯片数量有限,加上华为已卖掉荣耀,未来华为手机的出货量难免大减,消费者业务的收入必然骤降,长远的发展空间势必受到影响。

基站业务与“愚公移山”

华为另一个最核心、也是最重要的运营商业务,其增长虽然同样受到影响而放缓,但估计不会像手机一样,在短期内出现严重的倒退。

毕竟基站业务与手机完全不同。手机的出货量是千万等级,而且每年都需要迭代,所以必须使用先进制程,才有足够的竞争力。但目前全中国 5G 基站累计才 71.8 万个,其迭代速度远远慢于手机,因此华为基站芯片 2 年的库存,足以支持其基站业务正常运转。至于两年后的情况,到底是华为会被解禁,还是会受到更大的压力?真的无人能够预测。

但华为不可能坐等天上掉馅饼。因此,早前有传华为所谓的“塔山计划”,希望在 2020 年,打造一条 45nm 的 12 寸不含美国元素的生产线。笔者先前就曾分析过,“塔山计划”难度之高,有如“愚公移山”。可是,它也绝非“缘木求鱼”或“刻舟求剑”。

因此,我们不排除华为能在 2 年后,真的能搭建一条 28nm 的生产线,为华为生产 5G 相关的芯片。

华为绝不倒下?

图片来源:光大证券

所以,塔山计划是华为不得不采取的手段,但也是最无可奈何的手段。尽管基站对芯片制程要求相对较低,但这并不代表毫无要求(上图)。两年后,当华为的芯片库存全部耗尽,即使他们真的成功搭建出完全没有美国技术的 28nm 生产线,来生产自家的芯片,但在两年后的主流基站芯片,可能已经升级至 7-10nm 级别了。

换言之,即便华为在两年后真的能生产基站芯片,但其竞争力也难免会大幅下滑。

最被低估的专利事业

由于华为的手机和基站两大业务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他们早就积极布局,要开拓新的营收板块。华为是目前 5G 专利赛道上的领导者之一,甚至在某些计算方法上,更是唯一的领导者,所以在今年年初,华为就发布了《”。无疑哈勃投资的出色业绩,一定程度上源自华为的巨额采购,但华为也会直接派技术团队,加速初创企业在技术上的成长。所以,华为仍可通过在这些企业上投入资金和技术,也能赋能行业发展,并借助这些企业的业绩增长,成为华为的另一个全新业务板块。

可见,华为无论是继续发展 5G 专利赛道,还是专注于投资有前途的企业,他们仍然可以活得很好。尽管华为已不可能保持昔日的惊人增长速度,但也绝不可能就此倒下。

而且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华为这一时之挫,也许会在短期之内阻缓了中国科技产业的发展,但长远来看,未尝不是一件好事。毕竟在近十年来,中国通信产业过度依赖华为,这不但不健康,甚至可以说是相当危险;而这次地缘政治风波,也正反映了中国科技产业所面临的问题所在。

对中国科技产业的意义

财经界向来有一句警语:“不要把鸡蛋放在同一篮子里。”意思是投资者切勿把资金 all-in 在少数的公司,而要分散投资,降低风险。

中国科技产业也有着同样的情况。众所周知,华为在中国电信产业里扮演着极重要的角色,独步全球的基站业务,在 5G 专利上与高通平分秋色,在高端手机市场力抗苹果。但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由于华为这个目标太扎眼,当受到地缘政治影响,难免首当其冲,遭到针对性打击。

如果中国科技产业仅由少数头部企业一家独大,当这些头部企业业务受到冲击,其震动波自然波及整个产业。试想想:如果国内车企最终采用华为的全栈智能汽车方案,如果华为再进一步遭受封杀,这会对中国的汽车产业带来怎样的影响?

所以在最恶劣的情况下,华为真的只能成为 IP 公司和天使投资人,他们仍能通过手上的资金和技术从另一个角度赋能行业,成为科技产业的黑土地。也许通过这样的手段,更能分散原来过度集中的科技产业,在越来越严竣的地缘政治局势下,不但更为安全,也更有利于中国的长远发展。

毕竟中国目前需要的,是有更多科技企业能成为另一个华为,而不是希望华为能成为“中国的三星”,也不需要华为成为“中国的苹果”。

(张洋 HN080)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亚设网的观点和立场。

2.jpg

关于我们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