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钝感之城”迈入万亿俱乐部 济南做对了什么

快报
2021
04/09
06:31
亚设网
分享

“钝感之城”迈入万亿俱乐部 济南做对了什么

图虫创意/供图

证券时报记者 吴少龙

2020年,济南跻身“万亿俱乐部”,实现历史性突破;“十三五”期间GDP年均增长7%,主要指标增速领跑全省。2020年,济南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2%,高于全国9.4个百分点,高于全省7.2个百分点;医药制造业增长31.3%,计算机通信制造业增长20.3%。

扬起经济龙头,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济南也将目标瞄准了“大强美富通”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有意思的是,这座历史悠久的名城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被人忘却,甚至默默承受不少负面的称谓。时间回拨至2008年,当时有媒体撰文形容济南“温吞、缓慢、内敛、保守”,是一座“钝感之城”。9年后,前述媒体再次将济南命名为“苟且之城”、“无感之城”,称其“不上不下,不好不坏,不吵不闹”。

不经沧桑,何来巨变?从“钝感之城”到迈入万亿俱乐部,古城重新焕发新活力,济南做了什么?做对了什么?将来还要做什么?证券时报记者近日前往古城济南,对话政府官员、企业高管、专家学者,还原这个蜕变的过程。

打破“小成即满”惯性思维

推动新旧动能转换

济南,山东省会,南依泰山,北跨黄河,背山面水,又名泉城。“家家泉水、户户垂杨”,“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融山、泉、河、湖、城于一体的济南,千百年来就是大路通南北、大河贯东西的名城,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历代文人墨客多有诗赋称颂。

作为全国唯一一个拥有全部联合国所分41个工业大类的省份,经济大省山东产业体系门类齐全,经济总量常年位居全国前三。但是,能源原材料产业占比较高,也导致山东高耗能、高排放问题突出。

济南也面临着类似的困扰。

济南工业有过辉煌,在41个工业大类中,济南拥有38个,是全国拥有工业门类最多的城市之一。济南轻骑、小鸭洗衣机等“五朵金花”曾经享誉全国。

然而,在工业结构调整和技术创新变革的大潮中,曾经的荣光先后凋零。

坐落在济南城东北、成立于1958年的济南钢铁,曾是共和国的工业脊梁,也是济南的骄傲。半个多世纪以来,济钢为济南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2006年钢产量高达1200多万吨,跻身全国十大钢厂行列,记录着一代人的豪情和荣光。

然而,去产能、转方式、促升级,是摆在济南面前的一道“必选题”。济钢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薄涛介绍:“济钢产业结构不协调、不平衡,非钢产业发展能力不足,转型发展挑战前所未有。”

2017年7月8日,济南钢铁全线停产,济钢的厂区,也一步步被铲平。工业文明时代的辉煌之作,也一步步远离。同年,济南5367家“散乱污”企业被取缔,全市污染物排放量减少15%。

随着济钢拆除,济南城东北的转身时刻来临,这也是济南转型的一个缩影。

2018年初,国务院批复《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建设总体方案》。方案提出,作为三核引领的山东新旧动能转换主引擎之一,济南高水平规划建设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集聚集约创新要素资源,发展高端新兴产业,打造开放合作新平台,建设现代绿色智慧之城,打造全国重要的区域性经济中心、物流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

2018年是济南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建设的元年,也是全市新旧动能转换破题起势之年。

“一年全面起势、三年初见成效、五年取得突破、十年塑成优势”,这是山东新旧动能转换定下的目标,同样也是济南的目标。

目标既定,济南突出发展大数据与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与高端装备、量子科技等十大产业,加快构建上中下游密切衔接、配套完善的现代产业集群,打造济南的领跑产业、龙头产业。

3年过去,成效初显,以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为代表的产业集群,给这座古老的城市带来勃勃生机。

2020年,济南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0140.91亿元,同比增长4.9%,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截至2020年末,济南“四新”经济占比达到36%,现代服务业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到61%。产业能级加快跃升,大数据与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与高端装备产业规模达到4000亿元级。

今年2月,山东省发改委公布全省首批12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名单,济南生物医药、智能制造装备两个产业集群入选。

其中,生物医药产业作为济南十大千亿产业之一,2020年全市生物医药集群集聚生物医药企业1万余家,已形成集研发、生产、外包服务、医药物流、医疗服务等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条,是国内重要的生物医药研发产业化基地。

济南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已形成以数控机床、机器人、激光装备、智能测控装置四大优势产业为引领的总体格局,构建了上游原材料和核心零部件、中游装备制造、下游行业应用的全产业链,产业链上核心产业占比超过70%。

记者获悉,济南也将以两个省级集群为引领,集中优势资源,加大重点产业链培育力度,全力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扩大能级、提质增效,打造更多具有区域影响力的新兴产业集群。

推进新旧动能转换背后是轰轰烈烈的思想解放大讨论。

作为文化大省的政治文化中心,济南深受孔孟文化熏陶,过去相当一部分济南干部小成即满,中庸守成有余,开拓创新不足。济南也认识到,比之于显性的经济发展难题,扭转过往的惯性思维才是济南开启奋进赶超征程的隐形难题。

2015年以来,济南市掀起轰轰烈烈的解放思想大讨论。找差距、出思路、想办法,碰撞出了解放思想、加快发展的智慧火花,并切实落实到行动上。

山东财经大学区域经济研究院院长董彦岭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经过这些年的发展,济南的城市发展框架功能定位已比较成熟,城市发展重点也更加明确。

见证了济南城市成长的董彦岭认为,济南不但变大了,还变美了,打个比喻,从过去的小家碧玉长成了今天的大家闺秀。

产业+金融构建发展新高地

资本市场“济南板块”初长成

经济兴,金融兴;经济强,金融强。经济是肌体,金融是血脉,两者共生共荣。

与经济发展类似,济南资本市场也有一段黯淡的时光。走过低潮,迎来爆发,资本和金融的力量已经成为济南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支撑。

济南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副局长郦弘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介绍,“近年来,济南将推进企业上市作为金融及资本市场助力新旧动能转换、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上市在为企业带来资本的同时,更为我市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新旧动能迭代转换提供了核心动力。”

“产业+金融”,为新旧动能转换注入强劲的动力,形成正向循环,构成支撑济南经济发展的闭环。

华熙生物、科兴制药等生物医药企业先后登陆资本市场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

2019年11月6日,全球玻尿酸龙头华熙生物正式在科创板上市,成为济南地区的第一家科创板公司。登陆资本市场的华熙生物,2019年营收和净利润增速均超38%;2020年尽管遭遇疫情影响,营收增速仍高达39.6%。2020年12月14日,国内重组蛋白药物龙头企业科兴制药成功登陆科创板,乘着科创的东风,科兴制药也将开启生物制药发展新篇章。

在华熙与科兴们的带动下,济南的生物医药与大健康产业已达1500亿元级别。2021年济南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提高生物医药产业竞争力,健全新药研发和成果转化扶持政策,加大新药研发奖补力度,支持医疗机构开展临床试验,促进在济落地转化。鼓励引导华熙生物等龙头企业向产业链下游延伸,推动美妆产业做大做强。

华熙生物相关负责人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作为玻尿酸龙头企业,华熙生物将继续聚焦生物科技领域,在加强研发布局的同时,持续不断地进行基础研究与应用基础研究,推动山东地方经济新旧动能加速转换,集合产业链上下游力量,共同提升优化当地经济产业结构。

星星之火,正在燎原。济南过去上市公司数量较少的状况也在改善。

2020年,济南板块在资本市场迎来集中爆发。全年济南新增上市企业数量达到8家,首发上市和过会数量超过前三年之和并创历史新高,企业上市工作呈现持续健康发展势头。

截至3月末,济南上市公司总数达到45家,首发融资总额489.27亿元,股票融资总额1155.36亿元,总市值约6300亿元。此外,还有6家企业过会待发,2家企业正在问询待审,22家企业在山东证监局备案辅导,重点后备资源企业储备达到60多家。

济南产发集团成功重组上市企业茂硕电源(002660,股吧),成为济南市属国企并购重组首例。济南高新重组天业股份和玉龙股份(601028,股吧),开拓了济南高新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资本路径。新三板企业联创集团、乾元泽孚迁入济南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并已报备精选层挂牌辅导,显示资本要素开始成为新旧动能转换新的支撑力量。

“2020年首发上市的7家企业全部集中在软件、金融、环保、医药等我市十大千亿产业,说明企业上市已在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方面迈出了富有成效的一步。”郦弘指出。

“济南作为区域性产业金融中心和资本洼地集聚效应已经形成。”郦弘还表示,为抢抓资本市场密集改革机遇,济南将倾力打造资本市场的“济南板块”,充分利用上市企业资本优势,服务济南经济社会发展,为实现“十四五”战略目标、建设新时代现代化强省会做出贡献。

全力打造“五个济南”

狠抓科创引领“牛鼻子”

蛰伏、破局、起势,济南下一步如何延续、扩大新旧动能转换的良好态势,是GDP突破万亿后的首要课题。

董彦岭表示,GDP突破万亿之后,济南应该提升自己的眼界,不仅要做山东省的省会,还要看齐北京、上海、深圳等,充当“黄河时代”的明星城市、核心城市。

未来已来,以梦为马,莫负韶华。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济南发展重点已明确:未来将以科创引领城市的发展。

济南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全力打造科创济南、智造济南、文化济南、生态济南、康养济南,加快建设“大强美富通”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为全省新旧动能转换蹚出路子,为山东半岛城市群建设当好引领,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作出示范。

“五个济南”,科创济南为首。黄河之滨将崛起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这是济南的谋划。

扁鹊的“望闻问切”四诊法开启中医先河;2000年前的汉朝,济南冶铁技术就闻名于世。创新其实一直根植济南,济南的科研院所众多,科技服务业比较发达,科技成果转化的机构较多,这是建设科创济南的优势,而科创济南的定位就是建设国家综合性科学中心,也为济南未来十到二十年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谈创新,济南高新区是绕不开的话题。2021年的济南高新区,四项重大战略机遇在此交汇,高新区、自贸试验区、综保区“三区”政策优势在此叠加。围绕“迈进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行列”的总体目标,济南高新区将突出创新驱动和高质量发展,聚焦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培育发展新兴产业,着力打造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对外开放新高地。

在建设重点产业方面,济南高新区将提升信息技术产业能级。加快推进新型创新研发平台建设;打造“中国算谷”,建设全国算力产业新高地;培育全省集成电路产业高地。培育生物医药超级生态。推进山东省互联网医保大健康平台、山东大生命科学研究院、国家(山东)暨山东自贸试验区(济南)食品药品医疗器械创新和监管服务大平台、生物医药(械)OEM超级工厂、济南扁鹊健康小镇等重点项目建设。做大做强装备制造产业。加快吉利智慧新能源整车工厂项目建设;支持美核电气加快发展,做强激光、核电产业;推动无人驾驶运营示范区策划建设,打造千亿级智能网联汽车城。高起点谋划量子产业。解决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积极承接科技创新2030“量子通信与量子计算机”重大专项;加快量子科技类及上下游企业的招引和项目落地,实现量子信息产业集聚。

作为创新主体,科创企业对济南也有新的期待。

“济南GDP突破万亿,基础设施及民生交通领域投资大幅提升,便利的生活条件对企业引进相关专业人才提供了强大的吸引力,为企业加快跨越式发展积蓄强势后劲、助力当地企业高质量发展。”科兴制药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科兴制药正处在快速发展阶段,特别是公司在科创板上市后,加大研发投入、加速创新进度是发展的重中之重,这其中离不开高端人才的引入。人才引进后相关政策扶持以及人才的后续发展,都是企业未来要考虑的问题,这其中也离不开地方人才政策的指引。”

华熙生物也有着类似的盼望,前述华熙生物相关负责人表示,华熙生物正处于企业发展的快车道上,业务发展速度极快,对于具备科技创新力以及研发能力的人才需求很大。因此,希望当地政府能够出台更多关于人才引进的相关政策,增加对外来人才的吸引力,助力当地经济发展做好企业人才储备。

“春色满园关不住”,行走在春天里的济南,新生的嫩芽爬满了枝头,清脆的鸟鸣声不绝于耳,趵突泉终日白浪翻滚,银花盛开。

济南的泉,因势而动,寻机而涌,永不停歇;机敏之中彰显执着,灵动之下藏着澎湃,孕育了济南人血脉中的宽厚、平和、坚韧。

“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老舍笔下《济南的冬天》描述的一幕正在悄然发生。当下,新济南沐泉重生,古老与现代相映,历史与未来交融,新的泉与城的故事正在上演。

记者观察

Observation

“钝感之城”迈入万亿俱乐部 济南做对了什么

“钝感之城”迈入万亿俱乐部 济南做对了什么

“钝感之城”迈入万亿俱乐部 济南做对了什么

“钝感之城”迈入万亿俱乐部 济南做对了什么

(王治强 HF013)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亚设网的观点和立场。

2.jpg

关于我们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