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朱民:2021年起我国进入新的经济结构转换期

快报
2021
04/13
08:33
亚设网
分享

每经记者 肖世清 每经编辑 易启江

近日,在清华五道口首席经济学家论坛上,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前副总裁朱民围绕全球经济展望、中国宏观经济和政策展望等话题发表了演讲。

朱民表示:“2021年是特别重要的一年,今年的政策基点会为中国走向新的绿色可持续发展范式打下基础。所以,今年的政策目标和落地特别重要,看到总量的同时也要看到结构,推动结构的平衡,引领结构的转型,把中国经济放到绿色的、可持续的新发展模式上,这是今年宏观政策的挑战和目标。”

结构性转变主要在三方面

朱民在论坛上表示,2020年,我国是经济唯一呈正增长的大国,这是很了不起的成绩,但也应看到整个经济活动的不平衡。

对于上述提到的“不平衡”,朱民分析指出:“从总供给侧来看,工业反弹很强,服务业反弹很弱,比如,旅游业是6.6万亿元人民币的大产业,跌了近60%,餐饮业也是近6万亿的大行业,跌了三分之一左右,对和人密切接触的服务业影响很大。从总需求侧来看,去年我国投资贡献很大,占GDP的52%以上,进出口贡献占13%,消费很低,从增长的角度来说,消费还是负贡献。”

与此同时,朱民指出,疫情对经济造成结构性不平衡的时候,2021年起正在进入一个新的经济结构转换时期。他认为新的结构性转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是中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老龄化和长寿化这个结构变化是巨大的,这个结构变化从根本上改变需求、改变供给,也改变金融,因为未来养老保险会变成很大的事情。

二是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目标,这是从根本上走向绿色发展的道路,是发展方式和发展范式的改变,中国会由此告别传统的西方300多年工业革命以来的以石化燃料为基础的工业发展轨道,开始走绿色为主的发展轨道,这是史无前例的。

三是数字化转型。疫情意外地发生,中美贸易摩擦的加剧,并且转到科技摩擦、科技竞争,科技竞争变成全球竞争。同时,新基建政策的提出也是基于这样的思路,通过把经济数字化来提升我们的核心竞争力,经济走到1万美元以后面临中等收入陷阱这样的挑战用科技的办法有效予以化解。

促进再平衡和结构转型

“全球包括中国整个宏观政策的核心,既要看到总量,也要看到结构,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大的方向和变量。”朱民在论坛上表示,疫情对经济造成巨大的衰退,2020年各国政府主要关注走出疫情、推动经济反弹,所以,总量是当时的主要政策目标,但是也可以看到,史无前例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要把总量控制住。

朱民表示,疫情对经济结构客观上已经制造了一个新的不平衡,2021年需要修补疫情造成的结构性的不平衡。今年经济增长目标定到6%,这就不是过分强调总量和数量,而是看到了结构和质量的重要性,已经迈出了重要步伐。

他继续指出,全球主要经济体都在继续刺激宽松和开始收紧的转换、犹豫的阶段,市场也在不断变动,稍有风吹草动就会引起大的波动。这种情况下,保持宽裕的流动性很重要,中国利率水平现在已经开始上升,而且上升的幅度已经快于国际平均利率水平的上升。所以,货币政策还是要保持宽松,支持流动性还是很重要。

在朱民看来,和世界其他国家相比,中国在疫情中采取合理的刺激,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规模跟国际水平比,都是中等偏下,既看到了已有的风险和高债务,也看到了传导机制的重要性。所以用细微滴灌的办法逐渐推进,给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留有空间,在当前这个节点上用好这个空间,精准定位,两个方向都要布局,抓好结构转型是大事。总量不是今年最主要的政策目标。再平衡和结构恢复、发展、转型是政策的主要目标。

“2021年在中国历史上一定是重要年,因为是‘十四五’的起点年,是中期计划的起点年,也是经济结构转型的一个重要基础年,今年的政策基点会为中国走向新的绿色可持续发展范式打下基础,所以,今年的政策目标和落地就变得特别重要。看到总量的同时也要看到结构,推动结构的平衡,引领结构的转型,把中国经济放到绿色的、可持续的新发展模式中,这是今年宏观政策的挑战和目标。”朱民表示。

(李显杰 )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亚设网的观点和立场。

2.jpg

关于我们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