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经纬客户端4月18日电 18日上午,《亚洲经济前景与一体化进程》2021年度报告发布。报告指出,尽管2020年新冠疫情导致亚洲工厂部分生产网络中断,但并未使亚洲的全球价值链中心出现转移,亚洲工厂对中国的依赖程度远高于美国、日本和亚洲其他经济体。
报告显示,在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亚洲经济体经历了经济增速大幅下降,但经济表现明显好于世界其他地区。相对较好的经济表现,使亚洲经济总量占世界的份额进一步提升。按购买力平价计算,2020年亚洲经济总量占世界的份额比2019年提高0.9个百分点至47.3%。作为亚洲最大的经济体,中国领跑亚洲,2020年中国经济实现了2.3%的增长,2021年第一季度中国经济同比增长达18.3%。
报告指出,经济萎缩伴随物价下跌、失业增加、贸易与跨境投资的减少以及大宗商品价格异动。据世界贸易组织统计数据,2020年前三季度,亚洲货物贸易总额为9.16万亿美元,较2019年同期下降7.0%;但中国等少数亚洲经济体货物贸易逆势增长。据中国海关统计,2020年中国货物进出口总额达到4.65万亿美元,居全球第一位。在国际直接投资方面,亚洲吸引的外商直接投资有所减少,但相对表现突出。据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估计,2020年亚洲发展中经济体吸引的外商直接投资为4,760 亿美元,较上年下降4%,而全球外商直接投资降幅高达42%。
报告指出,受疫情冲击,亚洲经济体总体债务水平进一步攀升,金融市场出现大幅波动。为应对疫情和促进经济复苏,亚洲各经济体都出台了大规模的应急对策和经济刺激政策,推升了公共债务水平。2020年亚洲地区有41个经济体公共债务率上升。在疫情冲击下,亚洲地区各经济体的股票市场曾经历猛烈下挫,但得益于刺激政策和相对宽松的宏观环境,绝大多数经济体的股票市场出现上涨行情,且部分经济体的股票市场指数涨幅较大,并且亚洲主要经济体汇率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升值。
展望2021年,报告认为,亚洲经济将出现恢复性增长,经济增速有望达到6.5%以上,疫情仍是直接影响亚洲经济表现的主要变量。一些亚洲经济体正逐步实现新冠病毒疫苗的大规模接种,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的可能性不断增加。但是,全球疫情演变仍存在很大不确定性。如果美国和欧洲主要经济体经济仍受疫情拖累,亚洲经济增长的外部环境改善将十分有限。
此外,报告提到,2021年亚洲经济复苏还面临各种非疫情因素的影响,尤其是银行业、资本市场和外汇市场蕴含的风险不容低估,并且不排除个别经济体出现货币危机的可能性。个别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也可能因违约引发主权债务危机。
报告指出,亚洲货物贸易一体化进程持续推进。2019年一体化指数进一步增加,亚洲主要经济体对亚洲自身的贸易依存度均在近50%及以上,东盟和中国在亚洲贸易重居于核心位置。亚洲经济体之间双边贸易规模持续增加,中国和日本在亚洲贸易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尽管东南亚国家的贸易规模相对较小,但是越南等国家的贸易增速加快。
报告指出,亚洲主要经济体仍然高度依赖亚洲工厂,而且绝大多数亚洲经济体对亚洲工厂的依存度逐年递增,印度增速最快。2019年中国香港、印度尼西亚、菲律宾、韩国等对亚洲工厂依赖度最高。尽管2020年新冠疫情导致亚洲工厂部分生产网络中断,但并未使亚洲的全球价值链中心出现转移,亚洲工厂对中国的依赖程度远高于美国、日本和亚洲其他经济体。在亚洲贸易额前22位的零部件产品中,亚洲仍有18种零部件产品主要依赖中国。亚洲工厂将带动亚洲经济体率先疫后实现经济复苏。
报告指出,亚洲数字贸易日趋兴盛,得益于数字经济发展、人口数量支撑以及各经济体的积极治理,并受数字技术引领及数字企业推动。亚洲内部计算机服务和通信服务出口最为繁荣,出口额分别占世界总量三分之一和29%左右。为防控疫情和缓解疫情引发的经济冲击,数字贸易成为各国与企业主体的选择,得以快速发展。在疫情催生的众多业态模式中,远程在线办公、远程教育以及远程医疗增长最为显著。
报告还指出,亚洲经济体对服务业需求的增速高于对货物需求的增速;亚洲主要经济体之间旅游出口依存度的总体格局没有明显变化,周边经济体是主要的旅游贸易伙伴;国际资本青睐亚洲市场,加大了外国直接投资(FDI)和对金融资产组合投资的持有;亚洲金融市场融合稳步推进。(中新经纬APP)
( HN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