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相财经出品
01
4月19日,上海车展如火如荼,比亚迪(002594,股吧)、北汽、吉利等众多国内车商,都拿出了自家的新作品,大力宣传。
早在上个周末,华为就打响了中国智能汽车的新炮声。
4月17日,北汽新能源联合华为发布了极狐阿尔法S华为HI版。
这是华为参与的第一辆车,让世人见识到了华为的技术实力。
比如,快充10分钟可以增加续航197公里,比如能够在市区做到1000公里无干预的自动驾驶。
按照车商的广告,华为HI版车型从技术上说可以全程自行判断路况,并实现L4级别的自动驾驶功能。
这是号称全球首款即将量产,且可实现L4级别自动驾驶功能的车型。
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说:“这款车能够在市区做到1000公里无干预自动驾驶,这比特斯拉的好多了。”
对此,美团的老板王兴直接评价:“特斯拉终于遇到一个技术实力和忽悠能力旗鼓相当的对手了。”
为什么说忽悠能力,后面我们会说。
总而言之,华为开始进军汽车领域,直接给国内汽车股,带来了涨停潮。
4月19日开盘,汽车股集体高开,配合上海车展的造势,在资本市场秀得头皮发麻。
想一想,都L4级别了,这还得了?
过去科幻电影中的自动驾驶,就要在不远的未来普及了吗?
02
说起自动驾驶,我们首先要科普下国际上对于自动驾驶的分级标准。
如下图所示:
L1级叫做“部分驾驶辅助”,比如常见的主动巡航或车道保持。它能为驾驶员提供手或脚其中一个操作维度上的部分放松。
L2级叫做“组合驾驶辅助”,在车道线良好的封闭道路上,能够为驾驶员提供手和脚两个维度上的部分放松。
L3级叫做“有条件自动驾驶”,是指在特定道路上能够实现车辆的完全自动驾驶功能,开启后能够完全解放驾驶员的双手双脚。
现在很多电动车厂商,都宣称自己是L3级别,比如特斯拉。
抖音上经常有什么解放双手,自动从停车场召唤出车辆的视频。
但实际上,在特斯拉的说法和广告里是L3,实际使用是有条件的L2.5。
特斯拉为他的L3自动驾驶,设置严格的条件,比如路况良好等等。
而且实际中,特斯拉的自动驾驶出问题的报道也是屡见不鲜。
今天的上海车展,特斯拉展台还出现疑似车主维权事件。
一位身穿“刹车失灵”字样T恤的女士站在一辆特斯拉展车车顶,高声呼喊:“刹车失灵。”
不过很快,这位女士被保安带走……
另外,在L3的规定中,如果遇到系统无法应付的紧急情况,仍然需要驾驶员随时接管操作。
所以使用L3级系统并不能使驾驶员存在任何分神行为,比如一边玩手机,一边开车等。
L4级叫做“高度自动驾驶”,它相比L3级最大的进步是在特定道路条件上车辆系统具备安全处理一切紧急状况的能力。
能够完全解放驾驶员的双手双脚,以及对于交通环境的注意力。
而且在L4级驾驶辅助系统上,一旦发生交通事故,责任方归属不再是驾驶员而是汽车厂商。
L5级叫做“完全自动驾驶”,它相比L4级能够不受道路条件限制,在任何道路都具有自动驾驶能力,就相当于你的车自带了一位完全称职的专职司机一般,安全可靠。
这才能算得上真正意义上的自动驾驶!
华为和北汽的广告,就宣传他们的合作车是L4级,而且还恶心了下恒大,说自己不是ppt,能马上量产。
但是,这样的宣传很容易造成误读!
因为在广告小字部分还有这样一些话:
“整个软件基于L4自动驾驶架构。它基于大规模的自动驾驶系统,为L4-L2+自动驾驶提供了一个全栈解决方案,可以满足L4-L2+的平稳发展要求。”
什么意思?
就是说,这辆车还够不上真正意义上的L4,而是 “L4-”。
而且只是“基于L4自动驾驶架构”,并不是实现了L4自动驾驶。
实事求是地讲,以2021年初的技术水平,目前量产车能够达到的最高技术等级也只有L2级!
无论是特斯拉的L3,还是华为的L4。
都是宣传上的噱头!这就是前面王兴说提到的“忽悠能力”。
以当下的技术水平,我们离真正的自动驾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03
那么华为是吹牛了吗?
值得一提的是,华为研究自动驾驶系统的时候,华为创始人任正非签发了一份文件。
他在文件中强调“以后谁再建言造车,干扰公司,可调离岗位,另外寻找岗位”,并在文章底部标明,本文从发文之日起生效,有效期为3年。
相比于其他企业家,任正非十分之踏实。
在民族情绪高涨,国内企业到处嘴炮的时候,他曾“不合时宜”地说道:
“就我们公司和个别的企业比,我们认为已经没有多少差距了;但就我们国家整体和美国比,差距还很大。这与我们这些年的经济上的泡沫化有很大关系,P2P、互联网、金融、房地产、山寨商品……等泡沫,使得人们的学术思想也泡沫化了……如果大家都不认真去做理论,都去喊口号,几十年以后我们不会更加强大。所以,我们还是要踏踏实实做学问。”
说得真好,踏踏实实做学问。
今天我们的智能汽车,有了超英赶美之势,势头是好的,但太过头的后果,历史也有印证。
从去年到现在,国内的新能源股价已经严重透支,当前的资本市场,需要一瓢冷水。
Tip:
反垄断第一重锤砸向阿里,182亿罚款意味着什么?点击下方名片进入无相财经公众号,回复【罚款】即可看到无相财经的相关文章。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无相财经。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董云龙 )